好书·新书丨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
《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 杜卿 译
作者简介
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1923—2016),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世界级诗人,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翻译家。他早年的创作颇受超现实主义影响,但很快与之拉开距离,拒绝“图像”和“概念”,力倡“在场”,回到有限性的真实世界之中。兰波则是他诗人生涯十分关键的思考坐标。
博纳富瓦早期的三部诗集《反柏拉图》(1947)、《杜弗的动与静》(1953)和《昨日,荒漠一片》(1958),见证了他诸般挣扎的危机时刻:对图像世界的暴烈批判,对被语言遗弃的世界的哀悼。直到完成《刻字的石头》(1965)和《在门槛的圈套中》(1975)这两部诗集,他才进入平静、质朴的下一阶段。
《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初版于1961年,正好处在这两个阶段的过渡期。书中兰波的声音和博纳富瓦自己的声音是不可分的:博纳富瓦对兰波生涯的回顾,也是对自己先前求索的总结、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展望。
编辑推荐
《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如果没有这本在对兰波精神的描摹方面如此准确且卓越的书,我们对兰波的阅读将大为失色。
伊夫·博纳富瓦在开篇提示我们:
为了理解兰波,让我们阅读兰波吧——将他的声音从混杂的诸多声音中分离出来。不用去远方、不用去别处寻找兰波亲口对我们说的话。
鲜有作家像他一样如此热忱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想要通过认识自我来改变自身,成为另一个人。因此,让我们严肃地对待这最为严肃的追求。
我建议我们去找回一种声音——识破它的意愿,重现它的腔调,尤其是这些激荡,这无从模仿的纯洁,这些胜利,这些破碎。
书评
这本书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博纳富瓦梳理的是兰波精神发展的轨迹。
·现实主义
博纳富瓦力图说明兰波诗中的图像并非诺斯替主义的幻象:从最早的《感觉》等诗开始,他便引入了对此时此地的在场的感知;在《太阳与肉身》等诗中,他早已展现向着他人的飞跃。他用“言语炼金术”找寻的异象(vision)虽然位于感性世界之外,但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对“'自在的存在’的感知”。
总之,兰波诗学的出发点是一种现实主义。他对巴黎公社的关注,对“客观诗学”的宣扬,对超越个体语言以进入普遍性的狂热,都表现出了他对改造社会现实、用“新的爱情”来重塑人与人的关系、重建词语与世界的联系的意愿。
·存在主义
兰波是在矛盾中屡战屡败的悲剧英雄。他选择在诗歌中找寻绝对的自由,但却永远躲不过语言的异化:“诗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对整一性的追求,最后却只让我们与其他存在分离,恢复我们本以为消除了的二元性。或许,诗从来都只是一条死路。只有在承认失败时,它才能找到真实。”
这并非一种悲观主义,这更接近存在主义的腔调:诗人的义务,是真正认清诗歌的“不可能”,并把这种不可能当作目标,永远行进在永不可能完成的创作之路上。兰波随后的非洲人生,并非断裂,而是延伸,甚至,他对诗歌的拒绝才是一种真正的见证,他归于安静的时刻才是他最雄辩的时刻。
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编辑: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