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韦曲街道水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潏河东岸。距长安城区2公里。4个村民小组,440户,1780人,220亩耕地。高姓约占60%,兼有徐、侯、康等姓氏。
据村西海莲寺铁钟记载,村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以村原有一杏园得名杏园村。清顺治元年(1644),潏河泛滥,村被水淹没,迁西北约500米处重建,得名“水没村”。后村民避此名不详,由“水没村”谐音为水磨村。村南有宋代以后陆续修建的水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新修筑,筑堤材料为石碌碡得名碌碡堰。长安有“冲开碌碡堰,淹了长安县”的谚语。现在此堰仍为重要的防洪工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村还是一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绝大多数村民没有摆脱贫困的穷村。村内不但没有一条好路,村外东西南北更无一条像样的出村路。雨雪天道路泥泞,若遇婚丧大事,只好在拖拉机上加挂两匹骡马,才能勉强前行。
1996年始,村两委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首先筹集资金10万元,苦干一个月,修成一条宽10米,长1000米的砂石路。2002年集资200多万元,对村内的40多条大小街巷进行水泥硬化。2005年投资近30万元,修通500米的排污管道。同时对主要街道,分不同树种进行高档次绿化,使绿化面积达30%以上。安装路灯88盏,各路段安放垃圾桶。道路卫生长年固定8人管理清扫,保证村容村貌的整体干净、卫生。
村里的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文化娱乐和租房服务业等纷纷开展起来。
村子过去分为村和堡两部分,上下落差15米以上。堡子没有水井,200多户村民常年在村里挑水吃。村两委会聘请市、县规划建设部门通过论证,决定对堡子的村民实行统一搬迁。为此,组织专家科学设计规划。地基、街房统一结构,分户施工;在搬迁工程的实施中,搬迁户共集资达1000多万元。经过3年努力,搬迁工程于2001年基本完成,节约出土地20多亩。2003年又筹资30万元,对全村的低压线路全面改造。2005年投资60多万元,修建起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的村东大门和北大门。2006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下,实施村住宅新区工程。该小区占地40亩,共建住宅楼8栋,其中2栋为11层,其余为6层,共316户。2009年6月,整个工程完满竣工。
投资20多万元,建起64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包括党员活动室、干部会议室、村民图书室和群众娱乐室。配备有篮球、乒乓球及多种健身器械。还对锣鼓队的装备进行了更新提高。
多方集资130多万元,将原堡子的宅基地削低5米多,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楼。进行了高档次的绿化,校内操场、运动设施、深井、供水、微机等一应俱全,达到全区的一流水平,解决了本村和附近几个新村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2003年投资140万元,请西安现代建筑设计院设计,建成占地14亩的陕西省首个村办公益墓园。
将各家原来的旱厕所全部改为了冲洗式水厕所。
现已由祖祖辈辈经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全村现在各种运输机车90多辆,大型运载机15台,有100多户从事饮食、旅馆、商业等三产服务业。并涌现了惠宾酒店、盛祥泡馍馆、天和面馆、阳光会所等一批知名品牌。在种植业方面,建有两个总面积300多亩的大型苗圃。养殖业方面,2007年投资300万元,建成占地80亩的建红种猪养殖基地,年为社会提供优良种猪9000多头,被确定为西安市农业科技养殖示范项目。另外,还招商引进恒远机械厂、信合汽修厂、西部驾校、长安戏校等多个项目。
村西有被称为潏河湾人间仙境的海莲寺,因为海莲寺的初建时间虽无可靠记载,但水磨村建于明万历元年的时间却镌刻在寺院的大铁钟上。
村人爱敲锣鼓,该村的锣鼓队先后荣获省、市、区“鼓王”的桂冠。
经过多年努力,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被授予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