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旧事(续篇)• 耕读传家】/ 朱彦晖
城西旧事(续篇)
朱彦晖
民国时期,永兴县城西是居民居住最多的区域,也是街市最繁华的地段,自然故事就多了。这里追述流传较广的几段陈年旧事,以飨读者。
·耕读传家
县城里有张王李赵四大家族,数城西的张家最有名气。家大业大,人口众多,从老太太到最小的重孙,共三十八口人。最近一家人都忙着为最小的重孙筹办结婚大事。
婚礼的日子定在正月十八日。这是县城空前绝后的盛大喜庆的一场婚礼,共发出请柬四百五十封。
宽大的四合院和偏院,红色的篷布下共摆放着三十张席桌。在大儿子的总领下,各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婚礼过后,婚宴举行了三天六餐。和其他人家不同的是除正式的亲朋好友外,大门口张贴着大红邀请柬:凡是沿街乞讨者,免费请吃三天,每天两餐。此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全县城。张家的举动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说起这张家,历史还挺深的。张尚谦是位有名的私塾教书先生,书读五车,满腹经纶,是一位立德重教,明理修身的典型。他的妻子吴巧兰更是一位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名门闺秀。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可是好景不长,第四个儿子出生后,张尚谦却因急症而故,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正当吴巧兰走投无路之时,凭着她出众的美貌,让富商贾德望垂涎三尺,不久贾德望便和吴巧兰睡到一个炕上了。外边虽然风言风语,但贾德望在枕头边对吴巧兰说:“不用怕,我的钱就是你的钱,我供给你四个儿子念书成人。”四个儿子都很争气,个个成材出人头地。吴巧兰把总管家事的重担交给了大儿子张志英,二儿子张志荣在县城经管京货商铺,三儿子张志贤继承父亲当教书先生,四儿子张志高在专员公署任职。
吴巧兰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妇人,特别注重对家人的教育,给全家人制定了“立德施善,敬业养习,明理修身,尊祖重教”的家训家规。四个儿子及他们的妻室儿女都以身作则。按家训家规做人做事,不得有半点之差。
张家大门上大红灯笼高高挂,黑底金字“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就是老太太亲手书写。大堂客厅正中悬挂着丈夫的遗训“立德敬业”的牌匾也是吴老太太亲手所写。
张家共雇佣着四个种地的长工,京货商铺雇佣者两个伙计。老太太经常教育家人说:“是长工养活着我们全家,要尊重他们,关照他们。”
有个长工的妻子得了很严重的一种不知什么名字的病,老太太得知后,叫长工把妻子接到家里来,请先生给诊断治病,花费全由张家支付。病好后,这名长工给老太太跪下说:“谢谢老太太救命之恩,当牛做马我都愿意为张家效劳。”
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张家都要把伙计、长工的全家请到家里来盛宴招待。老太太亲自为长工们夹菜敬酒。张家把长工当亲人对待,长工们都十分感激,尽力为张家做活做事。
经过十多年的操持,在吴老太太的教导下,张家逐渐富裕起来,成为了高居王李赵三家之上的首富。
世道败坏,土匪横行,富豪大家为了防止土匪来袭,都雇佣了护家的夜间巡防。
树大招风,张家还是遭遇了一次土匪的抢劫。土匪深夜闯进院子,绑架了总管张志英,把他吊在房梁上坐飞机,勒索五百大洋。长工们手拿器械,拼死相救。但是土匪有枪,打伤了三个长工。
吴老太太凭着她的聪明才智,一方面暗中派人去报告四儿子,让他派员解救,一方面和土匪周旋,拖延时间。
“你们在外边闯荡,也不容易,五百大洋不多,全给你。但是你们得先把人放下来,不得伤人又要钱。”
“只要给钱咋都行。”土匪把吊在房梁上的大儿子放下来。
“吩咐厨房炒几个菜,招待这几个伙计,再把酒拿来。”吴老太太说。
“酒我们不喝,喝醉了,你就把我们收拾了?”
“好,不喝酒,你们好好吃菜。”
“赶快取钱”,土匪催着要钱。
“五百大洋不是个小数目,我已吩咐尽快给你们筹钱。”土匪大口大口吃着菜。
此时,四儿子动用了警察局警员,他们带着枪已经暗中包围了客厅,一声令下,警员冲进去很快治服了六个土匪,押回局里去了。(连载未完)
End
作者简介:朱彦晖,彬州市退休教师。擅长书画。曾有多篇散文小说发表。耄耋老人依然热爱写作,只为乐在其中。
●
主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一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