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郭旭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十一个年头了,再有两个多月就到了他的忌日,一直想给爷爷写点文字,但几次提笔都不知从何写起,爷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似乎找不到什么亮点可以讴歌,也就一拖再拖,延捱至今。

近日闲暇为一些平台写了几篇文章,追忆了过去身边的一些人和事,从对他们的追忆中感受到,既使最平凡的人,在他的身上也会闪耀些许的人性光芒,何况是我的嫡亲爷爷。深夜细想,爷爷一生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能走出这些磨折,圆满地走完自己九十岁的生命历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豁达的心态,是走不过来的,这不就是爷爷最耀眼的光辉点吗?打开了思路的窗口,爷爷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几十年共同生活的碎片化情景,又连在一起,还原出一个勤劳善良,坚强而又乐观的爷爷。

爷爷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祖父是清末的秀才,一个落魄的读书人,一生勤学善良,除了开馆教学,再就是从事阴阳堪舆,是我们那一代有名的“东门大先生”。他的大伯父、二伯父、父亲都是受过良好国学教育的人,二伯父还是我们当地著名的医生。爷爷和我二爷(也就是他的堂弟),从小就跟着祖父念书。爷爷天资拙朴,记忆力不好,老是背诵不了那些经典文章,经常被严格的祖父用烟锅敲得满头疙瘩。他那时虽然老挨祖父责罚,但仍然感到很幸福,因为祖父的长烟锅就伸在他的课桌前,他可以随时给祖父装上旱烟沫,用火镰点燃,让祖父吧嗒着给学童授课,时不时还有村民敬奉先生的糖货果子之类的吃货,祖孙三人可以幸福分享,这在当时是一般孩子没条件享用的稀罕物。

可惜好景不长,遭遇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庄傢绝收,祖父又带着他和我二爷逃荒安口窑(在今天甘肃的华亭县,那里是清朝时的陇窑,聚集了大批的窑工和商贩),在那里设馆教学,他们弟兄两继续读书,暂避饥荒。谁料不到一年,霍乱流行,病势汹汹,祖孙三人不幸都被感染,祖父年老体弱客死学馆,兄弟二人病卧在床,举目无亲,凄凉悲催,善良的当地居民出于对读书人的崇敬把老夫子草草掩埋,让他弟兄两回家报信。听爷爷讲,当时他十三岁,我二爷十一岁,兄弟两个上吐下泻,头肿的眼睛都睁不开,最要命的是发病时,腿筋猛抽,小腿肚子打转,所以那病又叫转筋霍乱,剧烈的疼痛超出了常人所承受的极限。坚强的兄弟两硬是挺了过来,逃出了鬼门关,拄着木棍拖着病体,一路讨饭,走走停停,用了将近一月才走到乾州城,遇到我们村的一个人,用车子把他们推回家中。数十年后,爷爷提起这个段痛苦的经历,还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充满着痛苦的回忆。

民国十八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旱灾,雪灾、疫病,蝗灾接连发生,对关中地区的经济破坏巨大,人口损失严重,许多村庄空空如也,正所谓“千村辟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爷爷的祖父病殁于安口窑,他的二伯父在彬州(今咸阳彬县)开药房悬壶济世,也感染上了霍乱病,客死他乡。年馑过后,他的父亲出于对父、兄客死异乡的伤痛,卖掉了六十亩地,把两副灵柩搬回家,在民国二十一年举行了声震方圆数十里的隆重葬礼,特请乾州城名厨‘肥团娃“主厨,流水席招待宾客六天,雇请乾州城基督教会的西洋乐队,本县有名的吹手班子,秦腔名角给葬礼助兴。直到晚年爷爷还时常回忆起当年礼宾司仪头戴礼帽眼镜、身穿长衫赞礼时的情景,拖着长长的腔调宣读祭文“呜呼哀哉---,伏惟尚飨”的语调。
此后爷爷和二爷结束了读书生涯,过起了起鸡起、打半夜辛苦的农耕生活。一个十多口人的大家庭(爷爷的父母、大伯母、二伯母、收留的堂五爸遗孀五娘、五娘的儿子、爷爷的弟弟、妹妹们,还有我婆,我二婆),一百多亩地,几头大牲口,家大业大,人多事杂,一年四季挑水磨面、牲口的铡草垫圈、拉土起粪、四季农活,满满当当,即使农闲还要做些小生意,每年夏忙结束,两个爷爷都要大病一场,其中辛苦,难以言表,繁重的农家生活养成了爷爷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一九五五年的一个清晨,爷爷和二爷计划套车拉土, 勤谨的爷爷一个人提前拿着镢头去挖土,由于天黑看不清三向,爷爷被垮塌的土崖掩埋了,当我二爷带着人把他刨出来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浑身几处粉碎性骨折,多少人都担心他这次凶多吉少难逃一劫,顽强的爷爷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活了过来,亲戚帮忙请来了永寿云里一位骨科老医生,用祖传的秘方给他治疗,爷爷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三年,才逐渐恢复了健康,病体初愈爷爷就上了大北沟工地,每天为民工挑水买菜做后勤。

我们家有一个地窑园子,里边有几孔窑洞,过去堆放牲口饲草和家里柴火,为了我叔父他们居住,爷爷在参加生产队劳动之余,天天拉着架子车,拉土填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完成了这个浩大工程,填实了地窑,在我们周围村民中广受赞誉。爷爷因为常年的艰苦劳动后背累得弯曲变形,别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拱弓腰”,虽然不雅,但爷爷的勤苦耐劳可见一斑。

解放后,我们家被评为上中农,政治上受到打压,社会的变迁也激发了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原本世代和睦相处的亲戚党方变成了新社会的积极分子(其中大多数是过去经常受我们家资助的),控诉他们旧社会所受的所谓压迫和剥削,说我们家是”漏划地主“,每逢运动就逼爷爷认捐,要粮食,要银元,公开扬言”我要靠老大吃饭呢“,逼得爷爷几番欲寻短见。有一个人偷了生产队的棉花,却蓄意栽赃给爷爷,在我家的后墙跟撒上棉花,墙头的树捎挂上棉花,多亏了当时一位驻队干部看出破绽,才洗脱嫌疑,没有被冤屈。这种“一升米结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的善变人性,使爷爷更加体会到人心险恶,世态炎凉的残酷。大跃进时大办食堂,我们家的祖屋被占用做了我们东社的食堂,一家人被逐出祖屋,借住邻居家,十几口人老老少少,栖居他人屋檐之下,这种无奈、无助的精神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

爷爷一生忠厚孝顺,从不违拗长辈们的意志,在那个旧式的大家庭里,谨承孝悌,方正规矩。生活上他唯一的嗜好就是辣椒,吃饭辣子要放得红红的,吃馍要蘸饱辣子。

有一次和我曾祖父在一个盘里吃饭,爷爷多放了几筷子辣子,严苛的曾祖父生气的把一整碟辣子倒入爷爷碗中,爷爷一声不吭,坚持把那碗饭吃完,强烈的刺激使他从此落下眼疾,一直到老。
一九六二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送走了我的曾祖父(那时候我五爷在大连当兵),又一直奉养我曾祖母到终。在我幼小的记忆里,爷爷经常拉着架子车,拉着曾祖母和我看戏、看社火,走亲戚,他是一头的汗,一身的累,却没有一丝的抱怨,曾祖母的晚年,在全家人连玉米都吃不饱的日子里,为了给老人家补充营养,给我曾祖母偏吃另喝,照顾起居,恪尽孝道,让老人家幸福的走过八十三个春秋,寿终正寝。

晚年的爷爷继承母亲遗愿信奉基督教,尽管年岁大了,接受能力有限,但他用心至诚,礼拜、祷告,从不懈怠,成了虔诚的基督教徒,有时候还带着重孙们去教堂,聆听主的福音。把我们宗教之家的传统维系下来,现在我母亲、二娘、五娘都是基督信徒。

爷爷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没有心机,没有是非,不会花言巧语,不会投机取巧,勤勤恳恳,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行为端正,俯仰无愧,虽数罹大难而不死,竟寿逾九秩而善终。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丝毫的遗憾,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没有任何的闲言碎语,赢得了忠厚好人的名声(记得有一次我岁娘和他开玩笑说:“你四个儿子,咋没娶一个外地媳妇,都是你这个好人名声把人哄了”)。他去世后,南上座村外家的表侄们请来了二十多人的锣鼓队,给他的葬礼助兴,礼送这位受人尊敬的前辈。

爷爷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年轻时虽然历经磨难,但一直健康的活到九十岁,到老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康,红光满面,很少拖累家人和子女。俗语云“前人积德,后人福德”,爷爷养育了四个儿子,膝前孙子重孙一大堆,后辈儿孙个个敦厚诚敬,学业优秀,安居乐业,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四世同堂,福寿双全。一个人能活到这个境界,茫茫俗世,又能有多少人做到?

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他生活的将近一个世纪里,经历了天灾人祸,战乱匪患、政治变迁,他没有所谓的阶级意识,只是抱定了庄稼人就应该勤恳俭朴、踏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都保持了一个传统农民所秉持的美德,没有怨天尤人,活得泰然满足,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爷爷也经常回顾自己的一生,多次对我说“我一辈子就是个苦命人,只能出力下苦,你五爷(爷爷的弟弟)是个有福的人,轻松了一辈子,十六岁从学校当兵,当了一辈子干部,没下过一天苦(方言音fu四声)“,这就是爷爷对人生的认识和总结。

希望我们后代都能不忘 爷爷,学习爷爷,传承家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三日于汉中

作者简介

郭旭,白身布衣也,乾县西阳坊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一事无成,已过知天命之年,率真之气尚存,天性如此,无奈何也。常以“非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自慰,常忆过往之事,感念滴水恩情,不求闻达,聊自慰耳。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0)

相关推荐

  • 【山西】王士敏丨散文/奶奶从怀庆府走来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士敏:山西垣曲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散文>.<散文福地>编委.运城市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主席,垣曲县舜文化研究 ...

  • 为什么汪文宣比我爷爷大了十岁? | 杨早·早茶夜读415

    415丨寒夜 杨早金句 或许就只是为了有能力 去听见前人们的一声叹息吧 为什么汪文宣比我爷爷大了十岁? 文/ 杨早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我是杨早. 又到了周末.这周我们共读的小说是巴金 ...

  • ​家 脉

    家 脉 文/孟计青                              (一)        二十五年前,我的父母都健在.一天,村里和我们家平日捱与挺好的一个人,来到我在县城开的卖副食的小门市, ...

  • 【林欣晟】我懂得了孝

    我懂得了孝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八班 林欣晟 指导老师:郑英 我见过电视中婆媳关系水火不容,真令人无法想象:也见过现实中的婆媳关系,是那么水乳相融,真令人羡慕不已啊! 周五的早餐时,奶奶无意中透露了他们 ...

  • 堂伯父的风雨人生(下)

    1953年农历6月,堂伯父突然归来.祖父迎着他,把他让进家门.只见他一身戎装,腰别配枪,器宇轩昂,比1945年2月离家出走时还结实了许多. 祖父扳着堂伯父的双肩,左看右看,又绕着堂伯父转了一圈儿.祖父 ...

  • 风清气正80年代:著名演员郭旭新与他的初恋妻子,后来怎样了

    郭旭新 上世纪80年代,著名演员郭旭新家喻户晓,红极一时.他主演的<他们在相爱><蹉跎岁月><山重水复><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疯狂歌女> ...

  • 年度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郭旭峰

    郭旭锋,笔名郭峰,汉族,生于河南省襄城县.2016年北京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首届山水画创作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云岫雅集]山水画工作室导师,北京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创作员.现居 ...

  • 郭旭光:治眼睑水肿验方

    验方1 熟地.何首乌.益母草.白术.茯苓.泽泻各20克,薏苡仁.木通.陈皮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2 党参.当归.黄芪.白术各20克,白芍.薏苡仁.云苓.木通.陈皮各10克.水煎服 ...

  • 郭旭生教授:功能型乳酸菌与优质、安全青贮饲料生产

    郭旭生教授:功能型乳酸菌与优质.安全青贮饲料生产 郭旭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饲草加工与利用研究 现任兰州大学益生菌与生物饲料研究中心主任 第十九届国际青贮饲料大会主席(2021年) 国际青贮科 ...

  • 郭旭华书法作品欣赏

    她是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潘主兰先生的得意继承人,潘主兰先生毕生致力于甲骨文字的研究,创作了大量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其运笔如刀,造诣湛深.1991年师从潘老师学习甲骨文以来,郭旭华用功颇勤,甲骨文书法深的老师 ...

  • 辽媒宣!高诗岩 郭旭换朱荣振成定局,辽宁男篮吹响重建号角

    北京时间9月12日讯,据<沈阳日报>报道,辽篮山东球员交易完成签约.辽宁用高诗岩.郭旭两名球员交换山东中锋朱荣振,转会为租借形式,租借期两年.据悉,高诗岩.郭旭将于下周二前往山东队报到,而 ...

  • 老中医郭旭坤治鼻炎用的是这两个方

    鼻子发痒,流涕不止,喷嚏连连,涕止鼻塞,一天二三十次.甚是难受.虽在临床诊治过敏疾患甚多,但未曾得之.故而细心体会本病之细节以"感同",借此机会希望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症.    ...

  • 【郭旭坤:封髓丹+金铃子散+黄芪补骨脂-治鼻炎】

    鼻子发痒,流涕不止,喷嚏连连,涕止鼻塞,一天二三十次.甚是难受. 此症古时又称"脑漏",名称描述甚是贴切,漏而不止是其主症. 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吾之体质,自小偏弱,加之运动量少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郭旭峰原创散文《老房间,旧庭院》

     老房间,旧庭院 (散文)                                          文/郭旭峰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使它显得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