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S,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主播:大宝
本书有两位作者,默娜·B.舒尔博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特里萨·弗伊·迪吉若尼莫则参与创作了十几部养育孩子方面的著作。两人共同协作,通过大量的实践举例,为读者介绍了“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简称ICPS)训练计划,旨在教会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这种训练方法获得了四项美国国家级大奖。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是适合3-7岁儿童的ICPS入门训练,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掌握关键字词、体会并判断感受和ICPS的应用。
①
『掌握关键字词』
学会独立思考是现代人的必修课,但我们不必非得等到孩子高中毕业的时候才告诉TA要思考未来,运用ICPS训练方法,从3岁开始就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首先在看图识字阶段,可以用六组字词培养孩子的初级思考能力,分别为:是/不(没)、和/或者(还是)、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稍后)、相同/不同。从理解每一组字词的意思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孩子实现独立思考。
理解意思:橙子和柚子,它们形状相同,但味道不同。让孩子知道“相同”和“不同”的意思。
日常运用:“外面在下雨,我们是现在出去还是稍后出去?”和孩子一起讨论答案和后果,鼓励孩子进行分析。
引发思考:“怎样才能让爸爸高兴起来?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孩子主动找到不同答案,让孩子明白相同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练习,4岁的孩子就能够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啦。
②
『体会并判断感受』
孩子们只有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才能够在学校、家里或者与同伴玩耍等,在这些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场合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可以把这个训练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001 体会感受。引导孩子体会什么是“开心”“伤心”“沮丧”“骄傲”等,比如自己被表扬后的感受是开心,被批评后感受是伤心和沮丧。
002 判断感受。让孩子谈论使自己生气、沮丧、骄傲或开心的事情,然后通过讲故事或举例,让TA分析他人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的感受,如小明收到礼物后会“开心”,考了第一名后可能会“骄傲”。
学会判断感受的同时,要引导孩子找到更多的判断途径。比如开心可以“看”到(笑脸),也可以“听”到(笑声),还可以直接去问(对方)。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003 讨论感受。和孩子一起讨论自己和别人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但在讨论时不要进行评判,避免说类似“这有什么好计较的?”“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样的评判语,会让孩子关闭自己的情感之门。
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问题或者困惑,要允许孩子有恰当的情绪宣泄渠道,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③
『ICPS的应用』
孩子年龄越大,ICPS训练越深入,对家长的要求也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始终遵循解决问题的正确流程:
首先遇到问题时要先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出了什么问题”;
然后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同时让孩子说说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最后引导孩子思考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想到的是个好办法,那就鼓励TA去试试。如果不是,你可以继续引导TA想不同的办法。尤其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替”孩子思考,记住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教会孩子思考才是ICPS训练的核心。
比如你希望孩子系上安全带,那问题的重点不是他要不要系上安全带,而是如何看待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可以举例或讲故事,引导孩子分析不系安全带的各种后果);当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你希望孩子收拾房间,那么是否要收拾房间就不是重点问题,怎样收拾才是关键问题。
总结一下,ICPS“我能解决问题”训练方法可以通过日常的对话、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从小开始进行刻意练习,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到人有不同感受、认识到解决问题不止有一种方法,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人协作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