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传》:我和张翼德没半毛钱关系,我真的不是他儿子!

这是《真·三国志》第 24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张翼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蜀汉将领。

小时候看到张翼,就联想到了张飞,字翼德(演义),还以为此人是张飞的儿子,后来查了一下,才发现不是。但是,此人来头不小,据《三国志》记载,此人乃“张良”的后人。

张翼的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很有声望政绩。

218年,刘备率军攻打汉中,张翼也随军出征,与赵云一起在汉中之战中大破曹军,也算是立下了功劳,而后逐渐升迁,升到了蜀郡太守。

231年,庲降都督李恢逝世,朝廷就让张翼接替了他的官职,出震南中。但是张翼执法严厉,深得诸葛亮的深邃,这就引起当地的南蛮所不满。于是233年,首领刘胄起兵造反,张翼当仁不让地出兵平叛。然而,贼兵还没破,朝廷就征召张翼回朝,可能也是听说了张翼此人严刑峻法,但是对于投降过来的南蛮部族,应该采取怀柔的政策。

大家都觉得既然圣旨来了,那就应该听从朝廷的征召,火速返回朝廷请罪,也别管超速会吃多少罚单了。但是张翼却说:刘胄叛乱,因我而起,我是因为不称职所以才被朝廷征召回去的,这点我其实是知道的。但是接替我的人还没到达,而现在贼兵就在城外,我此刻应该擦下屁股,囤积粮草,作为讨灭叛贼的物资,怎么可以因为被免除官职的缘故而荒废国家的政事呢?对了,给新来的那人说下,让他去换辆车,特么的太慢了!

于是张翼继续统领事务,毫不松懈,直到他的下一任都督马忠到了之后,才返回朝廷。马忠依靠张翼打下的基础得以击杀刘胄,讨平叛乱,诸葛亮在得知此事后对张翼大加赞赏。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北伐,走斜谷小道,以张翼为前部都督,领扶风郡太守。没几个月,诸葛亮病逝,蜀军徐徐撤回成都,拜张翼为前领军,并追封之前讨伐刘胄的功劳,赐予张翼关内侯的爵位。

238年,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后升迁为建威督,授予节符,并进封为都亭侯,拜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很快就到了255年,春天的某一天,姜维在朝廷上提议再一次出兵伐魏,而唯有张翼投了反对票,他说:此时国家弱小,正如诸葛丞相所言,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我们应该休养生息,再做打算,不应该滥用武力,劳民伤财啊。

然而姜维没有听从张翼的建议,还让张翼将今早反对的言论删掉。

到了夏天,姜维率领张翼等人出兵,出奇不意,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军队。王经于是就撤了,退回狄道城,魏军死伤惨重。姜维就觉得此刻应该趁胜追击,不料张翼又一次投了反对票,他说:可以了,我们大军深入,再深入下去恐怕会前功尽弃,毁了之前的胜利。

姜维大怒,不听劝谏,说:你胆小你留下,老子纵是一死,也要攻灭曹魏。

于是姜维就将王经包围在狄道城内,而后魏将陈泰和邓艾前来救援,蜀军最终难以攻克,不久后,就撤军了。

自从张翼与姜维两人政见不合后,姜维就不喜欢张翼了,但是每次出征,都勉强张翼一起随行,张翼也不得已而一同前往。这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率军出战,留着一个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人,难道不怕他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吗?然而我深入分析一下之后,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首先,实在是蜀中无大将,毕竟张翼也是一个人才,打仗还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姜维出征前板着手指头算来算去,除了廖化夏侯霸马忠等人,实在是找不到别人了,而别人都有事,就张翼整天闲着,此其一也。

其二,姜维虽说与张翼在出征这件事上不是一条心的,但是,他们对于蜀国的忠诚上,都是日月可鉴,彼此知晓的。况且,张翼也并非等闲之辈,姜维出征前,也肯定会想到种种不测,此人深得诸葛师傅的真传,严刑峻法而又谨慎。留着张翼在身边,万一要是大军溃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259年,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官位与右车骑将军廖化相等。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大败诸葛瞻,自此,通往成都的道路亮起了绿灯。后主刘禅在黄皓等人的劝说下,未发一枪子弹就投降了。不久后,跟姜维在一起的张翼收到了后主群发的消息:我已GG

万般无奈,张翼和姜维向钟会举起了小白旗。

264年,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被乱兵所杀。至于张翼有没有参与到钟会的谋反,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

不过以张翼的为人来看,我觉得张翼不会参与,因为钟会谋反,怎一个快字了得,而张翼是谨慎之人,就算是得知了钟会的计划,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心向往之,也未必会认同他们的做法。

张翼是蜀汉后期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据传是张良的十世孙,深得诸葛真传,执法严明,带兵谨慎。虽说死得很悲催,但,张家还是有后人的,张翼之子张微,后为西晋广汉太守,从中也可以看出,张翼并未参与谋反。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对于张翼,您还有什么看法与想说的呢

欢迎在底部留言留下您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编撰这部《真·三国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