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是个伪命题
读研的时候,看到别人说在哪接受学术训练,一直都很疑惑。因为不太清楚,受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当然,挨训的经历倒很充分。导师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总会捎带一句,“这是我训得最多的学生”。听得更多的则是“要快点成长起来呀!”。
记得刚拿到驾照的时候,发过一个微博。大概是说,拿到它比拿到任何一个毕业证都兴奋。那应该是对技能训练的一次真实体验。
再后来,跟汪老师混了一段时间。看他培训,给他做助理。待我独立培训,他帮我改设计,解疑虑。那应该是对培训训练的一次真实体验。
再回过头来看读研的经历,接受的学术训练就不太充分,或者比较片面。因此,学位论文的写作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所接受的训练主要是在信息检索、翻译、文献综述及文档、PPT展示等工具层面。在文献阅读本身及研究方法的训练方面则严重不足。
即便工具层面的成长,也是相对完整的训练而非“快速成长”的期望带来的。
中心有重视前沿信息和英语的传统,而且经常会做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各种软磨硬泡,信息检索方面的训练可能是最充分的。
由于中心翻译机会较多,因此体验到了完整的“传帮带”:著作文章各种翻译,翻译出来,师姐带我通宵改。回头等我主持了,我再带师妹改。翻译便成为读研期间唯一自信的项目。
许俊老师开了一门课,要求大家提交文献综述。到期之后,上交的寥寥无几。无奈,他请王冬青老师给我们补了一节综述课。自此,我才搞明白了文献综述的套路。
导师对文档格式和引文规范非常重视,交他的文档各种示范改。
Seminar一直是中心的保留活动,总离不开PPT展示。因此做PPT、做演示就是常干的事。虽然经得多,但零敲碎打,唯一长进的就是当众演讲没那么紧张了。收获反倒不如后面的两次经历:跟贾老师一起完整过了两个PPT,调整里边的图文搭配、表述逻辑。
现在说回文献阅读和研究方法。虽然我们有文献选读和研究方法课,但都称不上训练。
每次课每人/组分别汇报不同主题,火力分散,互不了解,根本形成不了有效讨论。过了也就过了。
研究方法只是简介数据收集方法或者统计方法,而没有分析视角或方法论层面的讲解和演练。不能理解问题和方法的互动,而偏执地去扯谁更重要的问题。
因此,虽然下载了大把电子文献,也发表了一些论文,可还是拿不出像样的研究命题。
“快速成长”的期望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焦虑。最后还是用最笨的方法,核心文献打印出来,跑到没有网络的图书馆,逐词逐句地看人家怎么弄的,才缓解了“看了无数文献,依旧屁嘛不懂”的空虚和焦躁。
没有那个基础和能力,“快速成长”只会让自己手足无措,无限焦虑。没有训练,能让自己跳出来的,还是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