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药——济世良谷(绿豆)

舌尖上的中药——济世良谷(绿豆)

微信号:谭论古今

加关注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夏日炎炎,暑气愈重,防暑是重中之重。这个夏天,我们该如何来防暑,今天舌尖上中药隆重向你推荐消暑神豆——绿豆。

来,先上碗绿豆汤,你选哪一款。

薏仁绿豆汤

原料:绿豆250克,薏仁米50克,青梅、金桔饼、佛手糖萝卜、京糕条各25克,白糖500克,糖水莲子40粒,金丝蜜枣10粒,糖桂花10克,玫瑰花2朵。

特点:这样做出来的绿豆汤豆色鲜艳、清凉解暑,为夏令消暑佳品。果料不齐,也可用其他类似的东西代替,效果亦佳。  

百合绿豆汤

制作 1. 绿豆去掉杂质洗净; 2. 百合剥开洗净; 3. 绿豆放入锅中,加入500克清水烧开; 4. 转用小火煮至绿豆开花,放入百合,继续煮; 5. 到绿豆,百合熟烂时,放入白糖,待糖化开,盛入汤碗即可。

特点:入口香甜,解暑佳品。 

薄荷绿豆汤

做法 1. 绿豆放入清水500克煮好。 2. 薄荷干用水冲洗,加水约1大碗,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煮沸冷却,过滤,再与冷却的绿豆汤混合搅匀。

南瓜绿豆汤

制作 1.绿豆洗净,南瓜去皮切块(切块不是片哦) 2.高压锅内放入水,放入洗净的绿豆大火煮沸后,盖阀冒气后,转小火。煮10分钟,关火。 3.待高压锅冒完气(大约10分钟),不爱吃绿豆皮的朋友,可以把浮在上面的豆皮去掉。但我要败火,所以不去皮。 4.放入切好的南瓜,再次开大火,高压锅盖阀冒气后,可以关火了。 5.待高压锅冒完气,如当时喝,不放糖已经很甜。如要放冰箱还是依个人口味加糖,放冰箱储存,随喝随取,冰凉解渴。

海带绿豆汤

制作 1.将绿豆洗净、海带切丝。 2.将海带、绿豆、甜杏仁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并加入布包玫瑰花。 3.将海带、绿豆煮熟后,将玫瑰花取出,加入红糖即可。 口感 汤味鲜浓,微咸,清新可口。 常喝海带绿豆汤可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疗疮除痘。 

冬瓜绿豆

原料 冬瓜200克,绿豆100克。 辅料 姜片10克,葱段30克,盐3克。 做法 1.冬瓜去皮,去瓤,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绿豆淘洗干净,备用。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绿豆,大火煮开,转中火煮至豆软,放入切好的冬瓜块,煮至冬瓜块软而不烂,撒入盐,搅匀即可。

绿豆

绿豆又叫青小豆,古名菉豆、植豆,具有粮食、蔬菜、绿肥和医药等用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 《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云:“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 ,极言其效。”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

绿豆不仅种子有药用价值,它的花还能解酒毒,叶主治呕吐下。

绿豆不仅能做成夏日消暑神汤,他还能被做成其他美食,请君一尝。

1、绿豆糕

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属消暑小食。相传我国古代先民,为寻求平安健康,端午节时会食用的一种食物绿豆主要原料是煮熟的绿豆粉、 蒸熟的山芋粉(或小麦粉、豌豆粉)、 植物油(芝麻油)、熟猪油、绵白糖、糖玫瑰花、黑枣肉、桂花糖等。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明目退翳等功效。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2、绿豆沙

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暑食品。清热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湿。有西瓜绿豆沙,酸奶绿豆沙等。

3、绿豆饭

原料 绿豆50克、粳米200克。

功效 清热解毒,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食用。四季均宜。

4、绿豆粥

用绿豆和稻米为主要材料混合熬制而成的粥。

稻米绿豆粥

石膏绿豆粥

红绿豆粥

草莓绿豆粥

香蕉绿豆粥

5、绿豆粉

绿豆粉,亦叫米粉。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又分为盘子粉和锅粑粉。

绿豆解毒

绿豆不仅是美食,也是解毒高手。

遇到有机磷农药中毒、铅中毒、鼠药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错药等情况,在医院抢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绿豆汤进行紧急处理,经常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经常食用绿豆来解毒保健。

据中医记载:

解烧酒毒∶绿豆粉荡皮,多食之即解。

解鸩酒毒∶绿豆粉三合。水调服。 
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 
解诸药毒已死,但心头温者∶用绿豆粉调水服。(《卫生易简方》)。

粽情一夏

图文|谭论古今团队

编辑|谭论古今编辑部

投稿|1115702100@qq.com

微信|谭论古今(gujinzhongwailunt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