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发面蒸馍贴花花

农历腊月二十八了,年味越来越浓。今天又有哪些习俗呢?

一、发面、蒸馒头

我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民间传统风俗,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户户要准备过年吃的鸡鸭鱼等肉类,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蒸馒头了。蒸馒头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

常言到“三里不通俗,十里改规矩”。腊月二十八这天全国各地风俗有所不同,这天有的地方开始发面,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蒸馍。北京人在这天是“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一般是这天晚上把面发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即开始蒸馒头。而山西太原这天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南也是“二十八,蒸馍炸疙瘩”。但无论哪天蒸,蒸多少都要根据全家正月初一到初五的食用量,这叫做“隔年吃”,表示家有余粮,年年富足。这是因为旧俗初一到初五之间忌做蒸、炒等事,在于“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听起来好像争争吵吵似的,不吉利,所以为了新的一年的幸福和美,各地都习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把年后几天吃的馒头提前准备好。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的俗语对于北方地区很贴切,但在南方地区并不适用。众所周知,北方人爱吃面食,而南方人喜欢吃米。腊月二十八这天,正当北方人热火朝天蒸馒头的时候,南方打年糕的汉子也登场了。年糕一般用当年出产的粳米或者是糯米制作,“年糕”有年年升高之意,是过节期间的节庆食品,因此备受欢迎,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前准备好。年糕并不像北方的馒头用来做主食,南方的年糕最早主要是用来祭祀。在除夕祭祖的时候,一定要端上年糕请祖先品尝,请祖宗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产丰收。

另外,河北则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蒸枣花”,作为除夕晚上祭祖的供品。湖北十堰地区“腊月二十八,家家动酥炸”,就是酥炸菜,把食物放进煮沸的油锅里炸好存放起来,实际上是提前动手做年菜。酥炸菜可拼凉盘,丢汤锅。十堰年俗中的“春酒宴”很讲究,除了菜多、花样多,还要简便省时。酥炸菜能变花样,可以临时拼凑,缺少不得。

而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前者源于当时元朝军队经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便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将猪肉切块煮熟,二十八凌晨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直到正月初一才回到家里,然后邻里乡亲之间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等;安徽省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据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地主,为方便雇佣的仆人大年三十之前回家过年,于是就提前在二十八过年,否则在除夕夜,年饭就没有人伺候了。饭后发工资打发仆人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发,一般到傍晚才能到家。

二、贴年画、春联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蒸馍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窗花等。“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自古以来,中国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有压邪驱鬼的神奇作用。《典术》曰:“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厌伏邪气,制百鬼。今人门上用桃符辟邪,以此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桃符》云:“《汉旧仪》东海度朔山有大桃,蟠屈千里。其北有鬼门,二神守之,曰神荼、郁垒,主领众鬼。黄帝因立桃板于门,画二神以御凶鬼。”意识是说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到了五代,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公元964年除夕,孟昶因不满意一位学士在桃符板上的题字,于是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句式工整、吉祥喜庆的诗句。

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此后,桃符上除了辟邪之语外,还可写上迎春纳余的吉祥祝福。有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张贴春联的习俗。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必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开始流行于世,成为广大民众迎新辞旧不可或缺的民俗。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春联,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张贴春联不可随意,在过去也是有讲究的。春联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两两相对,所以张贴的时候要先右后左、先外后内,即在张贴春联的时候要先贴右边的,再贴左边的;先贴大门口的,然后再贴院内的,并且大多数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八下午张贴。

长按二维码,倾情关注。

谭论古今:tanlun-gujin

为您提供从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中汲取为当今服务的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当今服务的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祝您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0)

相关推荐

  • 门神和春联的由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民俗习惯.其中,贴门神和春联就是最重要的两项习俗.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门神是唐朝名将尉迟恭和秦琼.但是在真实 ...

  • 民俗趣谈:《山海经》里的民俗,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距离新春佳节只有三天了!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有: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根据民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 ...

  • 古时年味浓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1-05 08:56 吴婷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叫做"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确立在汉武帝太初元年. 古时如何过年?又有哪 ...

  •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今日宜把面发

    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 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要发面 ...

  • 腊月二十八,发面贴画画!贴''福''要听冯骥才的话!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 ...

  • 腊月二十八蒸枣花, 老妈做花样面食诱娃儿快快回家

    旅行青蛙火爆朋友圈,一时间让朋友圈的女性朋友都当了妈,一颗颗"老母心"天天念叨着自己的蛙儿子,想起了这句:儿行千里母担忧,惟愿平安此所求.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在外上学的时候,那会没有手 ...

  • 腊月二十八了,你还知道正月不发面的禁忌吗?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腊有两种解释: 一.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二.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 因为生在黑龙江的关系吧,在我的大脑里,腊与朔相联.寒冬腊月,朔 ...

  • 腊月二十八,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贴花花.什么是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 ...

  • 山村大妈蒸馍用一老物件,用泥烧成,以前家家都有,现在已很少见

    近日,摄影师和朋友相约着到晋南中条山游玩,因为没有目的,就随意沿着一条曲折的山路进了山.约摸着驱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在路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零零散散的几座院落隐藏在山间的绿树之中,显得非 ...

  • 810期A || 张婉茹作品:蒸馍/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字,但我清楚,一个小小的蒸馍,对母亲却意味着很多,既有她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对逝去亲人的 ...

  • 【年事】腊月二十八,你在哪里发财呀?

    腊月二十八,你在哪里发财呀?    在我的老家鄂东浠水,腊月二十八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的早餐,一般人家会有一个团圆饭,这顿饭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还福,也叫发财! 把这一顿早餐称作发财,自有它的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