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发面蒸馍贴花花
农历腊月二十八了,年味越来越浓。今天又有哪些习俗呢?
一、发面、蒸馒头
我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民间传统风俗,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户户要准备过年吃的鸡鸭鱼等肉类,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蒸馒头了。蒸馒头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
常言到“三里不通俗,十里改规矩”。腊月二十八这天全国各地风俗有所不同,这天有的地方开始发面,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蒸馍。北京人在这天是“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一般是这天晚上把面发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即开始蒸馒头。而山西太原这天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南也是“二十八,蒸馍炸疙瘩”。但无论哪天蒸,蒸多少都要根据全家正月初一到初五的食用量,这叫做“隔年吃”,表示家有余粮,年年富足。这是因为旧俗初一到初五之间忌做蒸、炒等事,在于“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听起来好像争争吵吵似的,不吉利,所以为了新的一年的幸福和美,各地都习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把年后几天吃的馒头提前准备好。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的俗语对于北方地区很贴切,但在南方地区并不适用。众所周知,北方人爱吃面食,而南方人喜欢吃米。腊月二十八这天,正当北方人热火朝天蒸馒头的时候,南方打年糕的汉子也登场了。年糕一般用当年出产的粳米或者是糯米制作,“年糕”有年年升高之意,是过节期间的节庆食品,因此备受欢迎,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前准备好。年糕并不像北方的馒头用来做主食,南方的年糕最早主要是用来祭祀。在除夕祭祖的时候,一定要端上年糕请祖先品尝,请祖宗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产丰收。
另外,河北则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蒸枣花”,作为除夕晚上祭祖的供品。湖北十堰地区“腊月二十八,家家动酥炸”,就是酥炸菜,把食物放进煮沸的油锅里炸好存放起来,实际上是提前动手做年菜。酥炸菜可拼凉盘,丢汤锅。十堰年俗中的“春酒宴”很讲究,除了菜多、花样多,还要简便省时。酥炸菜能变花样,可以临时拼凑,缺少不得。
而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前者源于当时元朝军队经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便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将猪肉切块煮熟,二十八凌晨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直到正月初一才回到家里,然后邻里乡亲之间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等;安徽省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据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地主,为方便雇佣的仆人大年三十之前回家过年,于是就提前在二十八过年,否则在除夕夜,年饭就没有人伺候了。饭后发工资打发仆人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发,一般到傍晚才能到家。
二、贴年画、春联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蒸馍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窗花等。“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自古以来,中国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有压邪驱鬼的神奇作用。《典术》曰:“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厌伏邪气,制百鬼。今人门上用桃符辟邪,以此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桃符》云:“《汉旧仪》东海度朔山有大桃,蟠屈千里。其北有鬼门,二神守之,曰神荼、郁垒,主领众鬼。黄帝因立桃板于门,画二神以御凶鬼。”意识是说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到了五代,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公元964年除夕,孟昶因不满意一位学士在桃符板上的题字,于是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句式工整、吉祥喜庆的诗句。
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此后,桃符上除了辟邪之语外,还可写上迎春纳余的吉祥祝福。有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张贴春联的习俗。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必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开始流行于世,成为广大民众迎新辞旧不可或缺的民俗。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春联,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张贴春联不可随意,在过去也是有讲究的。春联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两两相对,所以张贴的时候要先右后左、先外后内,即在张贴春联的时候要先贴右边的,再贴左边的;先贴大门口的,然后再贴院内的,并且大多数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八下午张贴。
长按二维码,倾情关注。
谭论古今:tanlun-gujin
为您提供从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中汲取为当今服务的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当今服务的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祝您一切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