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菊花的一首诗《九月十日即事》,只有20字,却道出俗人眼中不曾有过的菊花
文/顾无
【引觞漫谈】
每逢佳节,都是诗人们抒发诗兴的好时机,一方面佳节作为一种文化因素自然会带动诗人的心情或喜或悲;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许多各色各样的习俗,在进行这些习俗的时候,诗人也会凭借自己对世界的敏感,感受到这样那样的情绪,发而为言,就是一首切近现实的诗歌。
刚刚过完中秋和国庆双节,10月25号就要到重阳节了,朋友们的老家中,重阳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呀?
九月初九重阳节,之所以叫做重阳,是因为九是数之级,在《易》中代表着阳数,九月初九是两个九,所以叫重阳,涵意是非常好的,是吉祥的日子。古代的人们在这天,主要有登高祈福,赏菊,佩插茱萸,祭祀,宴饮等习俗。
发展到现在,重阳节又成为了敬老节,登高赏秋与尊老敬老就成为了当代重阳节的两大主题。
关于重阳节,诗歌中写到的很多,如诗佛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写下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再如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毛主席也写过有关重阳的诗句,大家知道是哪一句吗,可以发在评论区!
【临其诗境】
今天来看李白的“重阳诗”,李白的重阳诗与其他人的风格完全不同,其他人都是以重阳起兴,归结到自己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上,这也是诗人创作的一般思路,睹物而生情。
可是李白毕竟是诗仙,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他的眼中,“万物皆有灵”,这本来是上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因为头脑发育还不完整,所以带有“以己观物”的特点。
李白却将这一点继承了下来,不过李白的继承中也有创新,万事万物有灵,但它们的情感,都是与李白自己相一致的,也就是所谓的“物皆着我之色彩”。
所以他写重阳节,不从节日出发,也不从自己出发,甚至也不写重阳节当天,而是写九月初十。九月初十在唐宋时期被称为小重阳,人们依然会登高采菊来庆祝,李白就在第二次登高的时候,以一颗极为敏感的诗人之心,察觉到了菊花之中所蕴含的诗意,写下了这首《九月十日即事》,角度之新颖,可以说千载独一。
【经典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条分缕析】
诗歌的内容很简单,只有20个字。
第一句写的是场景与创作背景。昨天是重阳节,人们在登高赏玩之后,今天又要再登高一次。
不过毕竟是佳节胜事,有着美好的涵意,人们自然是不会嫌累,抱怨的。所以到了九月初十,还是高高兴兴的登高赏秋,吟诗作赋,与几个知己好友共同举杯。
“今朝更举觞”,李白也在这一庆祝的人群之中,这时候的他还在和人喝酒。可是放下酒杯,李白突然注意到了一个被冷落的意象,菊花。
菊花自陶渊明以来,成为隐者的代名词,“花之隐逸者也”,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采菊作乐成为一种风气,而原本正竟势开放的菊花经过人们连续两天的采摘赏玩变得凋零不堪。
这样的场景激发了李白的一颗自然之心,他从菊花的角度看待人世间的佳节。俗世中的人们欢欢喜喜庆祝两天,对于菊花来说这却是两天的灾难。菊花为什么这么凄惨呢,连续遭受了两次重阳,两次采撷之苦。
诗到这里也就收尾,即事之诗,事已经写完,也就再无赘笔。有人解读这首诗,认为菊花遭受两重阳的现实,也是李白想到了自己两入长安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的事情。第一次游历长安,见识到了官场黑暗,政治险恶;第二次进长安做官,不到两年被“赐金放还”,这样的理解见仁见智,我认为是有些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