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中的多组分反应
旧闻重发,温故知新
α-卤代羰基化合物与硫氢化钠在原位反应产生的α-巯基羰基化合物直接与另一羰基化合物组分和氨反应生成噻唑啉的反应。1956年由德国化学家 Friedrich Asinger 在苏联发现。反应中生成的α-巯基羰基化合物会和按反应生成α-巯基亚胺,因此可以得到α-巯基亚胺的反应都可以通过此反应得到产物。
此反应是酸催化的三组分反应,醛,ß-酮酯和脲反应生成二氢嘧啶酮。二氢嘧啶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药中间体。
由羰基化合物、氰化钾(KCN)和碳酸铵[(NH4)2CO3]或者氰醇和碳酸铵制备乙内酰脲的反应被称为Bucherer–Bergs反应。此反应属于多组分反应(MCR)。氰醇和碳酸铵也可以进行此反应。
由酮,α-活性亚甲基腈和单质硫在碱性催化下制备氨基噻吩的方法。
五、Gröbcke-Blackburn-Bienaymé胺基咪唑合成反应
2-氨基吡啶,2-氨基嘧啶,2-氨基吡嗪或2-氨基噻吩等含有H2N-C=N结构化合物,醛和异腈一锅法缩合得到氨基咪唑的反应。此反应是多组分反应,机理与Ugi反应类似。
醛,β-酮酯和氨缩合得到1,4-二氢吡啶的反应。Hantzsch1,4-二氢吡啶在有机催化反应中是非常常用的还原剂。得到二氢吡啶衍生物,再用氧化剂(亚硝酸或铁氰化钾)氧化得到吡啶衍生物。这是一个用于合成吡啶同系物很普遍的反应。
α-卤代甲基酮,β-酮基酯和氨缩合得到吡咯的反应。
1952年, M. I. Kabachinik等人报道了三组分合成α-胺基膦酸的反应。酸催化下,伯胺或仲胺,醛酮和亚膦酸二烷基酯进行三组分反应得到α-胺基膦酸。底物除了亚膦酸二烷基酯,亚膦酸和膦酸三烷基酯也能进行此反应。常见的催化剂有,三氟甲磺酸的镧系金属盐(Sc, Yb, Sm, In)或Al, Co, Ni的酞菁络合物。
八、李朝军三组分反应
李朝军三组分反应是指在过渡金属催化下醛-炔-胺三组分直接脱水缩合得到丙炔胺的反应,反应通常在水中进行。
胺,醛和带有酸性较强的亚甲基的化合物进行三组分的胺甲基化反应。
羧酸,C-异氰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三组分缩合得到α-酰氧基酰胺的反应,此反应与 Ugi反应类似。
十一、Pauson-Khand反应,Pauson-Khand环戊酮合成
1973年,I.U.Khand 和 P.L. Pauson报道了各种炔烃六羰基化钴络合物在烃类溶剂或醚中与烯烃反应得到很高产率的环戊烯酮的反应,P.L. Pauson的研究团队在上世纪70年代对此反应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81年Schore 等报道了分子内的 Pauson-Khand 反应,避开了反应区域选择性的问题,使反应实用性大大提高。1990年Schreiber 和 Jeong 小组发现一些氧化胺类,如NMO和TMANO能明显促进反应的进行,使反应温度降至室温,反应时间缩短,产率增加。
十二、Petasis反应
由芳基或烯基硼酸,羰基化合物和胺三组分反应制备苄基或烯丙基胺得到反应,此反应也被称为硼酸Mannich反应或Petasis硼酸Mannich反应。此反应机理和Mannich反应类似。
氰化钠,醛酮和胺进行缩合得到α -氨基腈,水解得到α -氨基酸的反应。由于氰化钠毒性太大,而且溶解度不好,常用氰基磷酸二乙酯和丙酮氰醇作为氰源。
十四、Ugi反应
羧酸,C-异腈,胺和羰基化合物进行四组分缩合得到二酰胺(二肽)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苯胺,醛和丙酮酸进行三组分缩合得到喹啉-4-甲酸的反应。
醛亚胺和对甲苯磺酰基甲基异腈(TosMIC)在碱性条件下关环制备咪唑的反应。由于亚胺的活性比醛高很多,此反应后来拓展到直接用醛和胺反应得到亚胺后直接与TosMIC一锅法关环的三组分反应(VL-3CR)。
十七、Pavorov反应
Povarov反应是一种反电子流向的氮杂DA反应(iEDDA),以N-芳基亚胺作为二烯体,以富电子烯烃作为亲二烯体进行[4 + 2]环加成得到四氢喹啉类产物或取代喹啉类的反应。N-芳基亚胺通常为芳醛的亚胺,此反应也可以一锅法三组分进行反应。
1,2-二羰基化合物,氨和醛进行三组分缩合得到咪唑的反应。最常用的二羰基化合物是乙二醛,1,2-二酮或醛酮也能反应合成各种咪唑.[1] 。此反应以 Heinrich Debus[2]和Bronisław Leonard Radziszewski[3][4] 命名。
此反应中把一倍当量的氨替换为其他取代胺,可以高产率的得到N-取代的咪唑。[5]
酚与芳香醛和伯胺作用得到 α-氨基苯甲酚类。这个反应可以视为苯酚的Mannich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