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如此不要脸?晁盖众好汉劫法场救宋江,他却不顾兄弟们的死活
【出处】《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故事背景】宋江写浔阳楼写了反书,《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结果被黄文炳发现,然后就汇报给蔡九知府,蔡九知府就让戴宗去抓拿宋江,戴宗跟宋江是好友,并不想抓拿宋江,所以就出计,让宋江装疯卖傻,结果还是被黄文炳识破了。
因为是谋反的事情,事关重大,蔡九知府也得请示蔡京,所以就派戴宗去送信,戴宗送信途中在朱贵的酒店吃饭,被朱贵下蒙汗药迷倒,然后朱贵知道是戴宗后,就请戴宗到梁山。然后吴用军师出计,将计就计写了个假书信回去,虽然蒙骗了蔡九知府,却骗不过黄文炳,然后蔡九知府详细问戴宗当时的情况,结果戴宗答不出来。
因为戴宗说不出当时的情况,蔡九知府就知道戴宗、宋江与梁山的强盗有联系,蔡九知府为了断绝后患,准备押戴宗、宋江去砍首。
因仿冒的书信仿真度不高,吴用怕欺骗不过蔡九知府,所以就准备第二计划,安排众好汉去劫法场,才救得宋江了,众好汉救得宋江,宋江却说恨黄文炳那厮挑拨离间,差点害了我们性命,此仇如何不报?然后请求众好汉去杀黄文炳,以消宋江的恶气。
晁盖说,我们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不能再使第二次了,建议先回梁上,等大队人马过来再报仇。花荣也说因人生地不熟,不好找黄文炳。
【解析】晁盖作为梁山一把手,亲自带头带领众好汉去劫法场,方才救得宋江,可谓相当讲义气,宋江却为了自己的私人仇恨,竟然让梁山好汉帮忙杀了黄文炳再离开,从这点看就可以看出宋江相当自私。
梁山好汉不顾路途遥远来到江州,为救宋江不惜劫法场,那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而且只有150人左右,在敌众我寡救得宋江已经是万幸了,此时最正确的做法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而宋江为了杀黄文炳,竟然让众好汉杀了黄文炳才离开,这可是把众好汉推向悬崖边缘,城中可是有五七千正规军,你梁山才150人左右,可谓是以卵击石,稍有不慎将会全军覆没。宋江为达到报仇的目的,竟然拿梁山150人的性命当儿戏,可见宋江极度自私。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目前应该要保护兄弟们的性命,而不是急着报仇。其实报仇也简单,等日后派人暗中结果黄文炳就可以了,或者趁黄文炳不注意的时候下毒,这样就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结果黄文炳。
晁盖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提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仇,也未为晚
晁盖说上述这番话,其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现在我们劫持法场,官府肯定拉起警告了,已经在派兵抓我们了,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抓紧时候撤退,等官府的人马一到,随时有可能被抓拿归案,梁山众好汉只要被抓,绝对得判死刑。
梁山众人现在只有150人,官府可是有五七千正规军,敌众我寡,胜算不大。所以晁盖就说,先回山寨,到时候率领大队人马,再带上学究、公孙二先生、林冲、秦明等武极高强的人来报仇也不晚。
识时务者为俊杰,晁盖分析了当时的局势,知道梁山只有区区150人,跟官府斗就是以卵击石。但晁盖作为好汉,而且是梁山的一把手,是不能说出泄气的话,否则会被其他好汉看不起,所以就说了上述那番话,意思是暗示宋江赶紧走,宋江为报私仇,假装听不懂话中的意思,搞得晁盖很是尴尬。
花荣道:哥哥见得是。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境,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花荣原是清风寨的武知寨,熟悉官府系统,知道官府的厉害的,所以并不建议去刺杀黄文炳,所以就以无人识得路为由,暗示宋江先不要报仇,抓紧时候走,否则大家就走不了了。
无奈宋江过于自私,且报仇心切,听不进兄弟们的劝说,还是要杀了黄文炳才离开,宋江直接来个道德绑架,搞得众好汉相当被动。我们不去杀黄文炳显得不近人情,去杀黄文炳风险又极大,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搞得好汉们左右为难。
梁山众人表面都很镇定,其实心里面都慌得很,只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敢表露出来而已。比方说一般的小偷,偷东西的时候心里面都很慌,只要发觉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就撤退,更何苦梁山众人劫持法场?所以说梁山众人异地劫持法场,大家心里都很慌,都想马上撤退,但又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来。
宋江为了报私仇,不顾兄弟们的死活,可谓极度自私,但宋江却企图通过话术掩盖自己的私心。
【职场智谋:专注研究分析各种套路,领略套路招式,避免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