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王阳明:发心纯良,结果也是纯良的,就是知行合一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小恩,“涌泉报”其实是一种礼尚往来,谢完了,两不相欠,即便从此陌路也无所谓。
你在我干渴的时候给了我一滴水喝,我发达之后还了“涌泉”,这够多了吧?
“涌泉” 成了一种观念,“涌泉报”也成了最常用的感恩套路。
实在没有办法拿出涌泉报怎么办呢?
跪地叩头,或者许诺下空洞的话:“先生大恩大德我今生今世如不能报答,来世结草衔环也要报答”,其实说者和听者都不一定相信有来世,只是话一定要这么说,才感人肺腑。
古代江湖上的一句行话:大恩不言谢。为什么大恩反而不言谢了呢?因为你无法谢,也就是说用谢根本无法表达人家的大恩。
那么面对再大的恩怎么办,此生无法报答, “涌泉报”显然不足以对等偿还了。
那该怎么报答呢?多少钱财都无法报答了,只有用自己的命来报答才算公平交易。自己肯定不想死,那只有要对方死,于是报答大恩、深恩却变成了“恩将仇报”,杀了他,此所谓深恩几于仇也。
唐朝有个岭南节度使,名叫李勉,在开封尉任上时,曾放走了一个囚于狱中的刺客。数年后,李勉客游河北,偶然遇到这位当年的囚徒。
故囚见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不由分说将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并私下和结发妻子商量:“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子说:“偿还千匹乎?”故囚说,不行不行,一千匹布不足以报答救命之恩恩。
妻子又说:“两千匹可乎?” 故囚仍然摇头还不够。
妻子就说:“若此,不如杀之!”幸得此家仆人密告,李勉才免于一死。
唯有杀之方可报答,这故事很令人吃惊。报答,报答,把人家活活报死了。
简直要笑出眼泪来了。笑啊笑啊,就成哭了;
大恩成仇欠了人家的情,就商量报答,结果把人给杀了啊,非杀之不足以报答。
人性中关于大恩成仇,受方一般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你欠老刘一百块钱,你出去帮人刷一天盘子基本就可以从此扯平;
你欠老刘一万块钱,你少喝茶少喝酒节衣缩食苦一年,也差不多能两不相欠,从此扯平;
问题是你现在欠老刘你一个亿,这辈子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太可能还得上,你怎么办?
你是选择苦自己一辈子并且天天面对一个债主,还是让老刘从你的世界里消失?相忘于江湖的可操作办法很简单,要么让这个人从自己的世界消失,要么让这个人从世界里消失。
这,就是人性的晦涩!善良是需要智慧的,或者说善良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善良的前提是对善恶是非的明察与辨析,对人性的洞悉。低智商的善良等同于愚蠢。
于没有责任心巨婴心态的人,你要清楚你做事的度在什么地方,不可逾越,一旦溢出,必然是一场噩梦。因为没有责任意识的人,多是些依附性人格的巨婴。
他们需要你抱着走,时不时的还要喂几口奶水,就这他们还要无理取闹撒泼打滚。
你必须时时刻刻照顾他的感受,一旦停下来,你赋予多少爱就有多少恨的反噬。
所以愚蠢绝不是善良,比如网络上曾经发生的事件,有人将陆龟抛入江中,可怜的陆龟挣扎求生 ,几次拼着老命爬回来,都被当事人果断抛出。
并发微博称:小乌龟们好象通人性一样,放进江里又游回来,反反复复不愿望离开,一直趴在石头上看着我们,直到我们离开,动物都有一份感恩的心,更何况人呢……
把伤害说得如此动情。
只有人类,才会愚蠢到感动自己。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在此的释义只有一句:开始的发心是纯良的,结束的结果也是纯良的就是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将自身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献给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的身上获得了很好的阐释。
他的一些核心理念,比如由浅入深、因人施教、志向等,直到如今,大家仍在沿用,迫不得已证实他思想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因此他名垂千古,受梁启超等文人雅士崇敬也是有其原因的。
若大家所有人都能像王阳明一般生而无愧于爸爸妈妈,死亦无愧于众生,直到人生终点仍在无私奉献自身。
那大家也就无悔来这世界上一遭,社会发展也将因有大家而更幸福。
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从凡至圣,读王阳明,可提升经验,捕获聪慧。想学习培训王阳明,我觉得最值得学习的便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儿叙述了他艰辛的一生,也有许多王阳明不处世所熟悉的关键点,能够令人更为全方位地掌握王阳明传奇一生。
王阳明的心学对工作中生活有非常的指导作用,看王阳明一生的起起落落,理解他的思想洗涤心灵,能使你在人生低谷期、起起落落之时,看透得与失宠辱,从而迈向“知行合一”。
这本书另一本是《传习录》,那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精粹和关键,里边根据一些有意思的记述,讲出王阳明心学的关键哲学思想,是科学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趋势的主要材料。这本书讲的是王阳明的一生,在其中包括他一生的感受,使你知道什么是心学,学得大量人生的聪慧。
人生多学习培训王阳明,便能少走一段弯道,不妨一试呢?
心学的杰出之处有别于成功语录或是励志鸡汤,它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同时拿去实践活动,没有一切试错成本,你悟到,操纵自身的行动,进而迈向成功之道。
王阳明说人生是一场修习,如果你觉得情绪不如意时,何不静下来,渐渐地的赏读王阳明,也许你能有一定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