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阻碍孩子建立数学思维

以前听过一个非常具有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故事:
一个想要做面子的人,把面放进去之后;加水,结果,水多了,面稀了;然后问老妈,老妈说,加些面,他就又加了面,结果面多了,水少了;那就又加面……,一通操作下来,盘儿满了,面却还没有弄合适,傻眼了。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像,咱来听听:
晚上我会下班晚点儿哈,不要等我吃饭!
多喝点热水!
少放点儿盐!
能不能开慢点儿!
再添点儿茶!
今儿多买点菜,有客人来!
早点来哈!
再等我一会儿,马上下来!
……
孩子天天听见的就是这样描述的世界,做为家长还希望孩子建立起数学思维,那数学思维到哪里去建立呢,当然就不是生活中嘛,那是学校应该培养孩子的。
可是,知道吗,数学是用来定量描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它不是用来建立空中楼阁的,它是用来建造真正大楼的。
想像一下,水泥多了,加点水,水多了,再多一些水泥……,这样的公司,建起来的大楼你会花大价钱买吗?
昨天一个妈妈问我,做为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学数学?
我当时在血液中心,没有及时回复,不过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广泛的问题不是吗。
小学还要好一些,靠各种学科统一的方法,那就是强灌加多背诵,再多刷题,就能够得到好一些的分数。
不过,到了初中,高中,不少孩子的数学就成为了他们的噩梦。这是我上次从何老师那里听来的,弯弯的同学中间,要知道她们班可是好班哦,已经出现了数学得分非常低的孩子,能够进入她们学校,说明数学成绩在小学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为啥到了初中就这样子了呢,因为,靠背公式,套公式就一定会是这样子的结果,当然了,也有极少数孩子靠大量的刷题,也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从而以高分进入高中,但是,这会花掉多少宝贵的时光呀。
所以:
如果你真心想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不需要把他送到什么学而思这样的地方去学什么奥数,特别是小学,好在,这个机会现在不多了。
那怎么办呢?
我特别推荐的是,不要把这样的指望放到学校里,特别是自己的孩子特别没有数学思维和孩子的孩子特别优秀,都不能够指望学校。
把孩子平时的生活环境多量化一些,比如:
观察水表、气表、电表并弄明白上面写的那些标注是什么意思?
观察一下,一天、一周、一月下来,这些表的示数变化,它们说明了啥?
知道自己常用的杯子,能够装多少体积(毫升)的水,这些水是多少质量?
知道加一勺盐,大概是多少克?
买回来的西瓜是多少斤,它的单价是多少?
为什么家里的冰箱上面一般是4度,下面要放到负16或者负18度,这个度是什么东西,它怎么来的?
……
再尝试多这样讲话,哪怕一开始不太习惯,其实习惯就好了:
今天上学把你那个500毫升的水杯拿上,在里面装450克的水,并加上1克盐,因为今天天气预报是39度,会出汗,要喝淡盐水,补充失去的电解质,下午妈妈17:25到学校门口等你出来,不要晚于17:35出来,因为我们要去看18:20的《长津湖》……。
宝宝,去看下电表抄下这个月的数,减去上个月的,一度电(千瓦时)0.65元,算一下一共多少钱,然后,拿上钱去超市把钱交了。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位,一些简单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
宝宝,医生让爸爸吃5毫克这种药,你看一下我应该吃几片儿?
……
只要从小你的孩子是这样长大的,放心,他的数学思维在进入学校之后,一定是位列超前的。
不过呢,咱也都知道,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
直到清朝的后期,我们的学堂里教学生,还都在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说的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而对于量化的描述自然的学科,几乎认为没有好了。到了清末被人给狠狠的揍了,才知道原来不能够这样干,于是开始心里有“数”了。
不过,积了几千年的习性哪里有这么快改变的呢,所以,民国几十年,并没有改变太多,好在有一些改变。
新中国成立之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了现代化的教学,数理化成为了重中之重,经过七十多年教学,现在的成年人,不识字的人能够见到,不过也不多了。但是,量化的去描述我们的生活,这种生活习惯可能就只有在菜市场听人讲价的时候,才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了。其他时候都是专业人士在工作的时候才会用到了。
这造成了什么样子的后果呢,几乎所有的高精尖的技术,我们都还在跟随与模仿,一旦别人不爽,就会感觉到卡脖子。
和吴京航看激光飞秒手术,手术医生两三分钟就完成了手术,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个手术主要的任务是那台由德国蔡司公司制造的医用手术设备完成的。医生只是完成在眼球上切一个口,把里面已经由机器切割完成的角膜取出来而已。这样的机器,我们何时才能够生产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东西的复杂程度虽然比华为都想要的阿斯麦光刻机要少一点,不过,却同样精度很高。只要是做得起这样的手术的人,一定不会去选择精度低的设备的。
而德国人为何能够制造这样的设备呢,有兴趣话,可以当个笑话去看一下德国人怎么做菜的,然后,你就会体会到,什么程度的量化描述生活,才能够让整个孩子生活的环境熏陶出数学思维的孩子。
德国人做饭,让我想起我去喝一个兄弟的茶:
他首先把水(品牌我不记得了)烧到精确的85摄氏度,拿出电子称,称出一泡茶的量,放入泡茶杯,倒入85度的水,倒计时秒,然后,倒出第一泡的茶水放一边……。
呵呵,他是一位药剂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