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卫星互联网热潮下的冷思考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20年07月刊
今年4月,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立即让卫星互联网成为众所瞩目的概念,炙手可热。尤其是对于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航天企业来说, 在不温不火、方向迷茫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前景下,卫星互联网建设的重磅推出,不仅让民营航天企业有了现实的目标,更令其发展在政策、社会环境、资本的大力支持的预期下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卫星互联网建设对于商业航天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资本,对于卫星互联网的热情也许并不逊于2、30年前互联网浪潮初期的激烈躁动,这自然不是坏事,但在这种热情下不能忽视商业航天尤其是民营航天企业在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由此推演的实践路径,并有效规避误区,避免盲动和虚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卫星互联网作为战略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卫星互联网建设本身的公益性和不以盈利为目标的特征。而这一属性与商业航天以盈利为目标的本质属性并不契合。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基础性建设无利可图,但本大利小,回报周期漫长,并非一般创业企业可以承受或愿意承受的。那么,民营航天企业在卫星互联网产业中应该如何发力,突破点又在哪里?
对此,我们不妨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一些借鉴和启发。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遵循了一条由国企完成基础建设,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完成生态建设的路径。而生态建设的关键就是抓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众化消费市场和应用的普及化,有了这两点,便有了BAT的崛起,美团、京东、拼多多以及无数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对互联网生态的全面塑造。如今的互联网巨头,哪一个不是从七八个人、十来条枪的弱小起步,而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抓住了一个个大众化消费的痛点并通过普及化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因此,对于卫星互联网而言,从商业航天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是其建设问题,而是其应用和市场的问题。就像北斗,没有任何一个民营企业能够或者愿意潜心去做整个系统的建设,即使都知道北斗的生态和市场是真正广阔的蓝海和能够发挥用武之地的方向。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卫星互联网上,我们常常是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作为对标,其实,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星链”计划背后的因素很复杂,军事、政治、商业各方面考量都有。但仅从商业角度来看,前景并不明朗,成败尚未可知。
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在保证国家战略资源(如卫星频轨资源)竞争安全的前提下,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也就是我们提倡的航天+,航天技术的大众应用,新应用,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由消费端倒推商业航天,由局部突破带动全局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盲目的发卫星、建星座,这种情况早已有之,现在借卫星互联网之势,更需冷静谋略和理性判断。对于商业航天来说,踏踏实实做好市场拓展和应用开发,远比发几颗卫星有价值得多。如,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把重点放在了应用市场的开拓上。目前,该公司星座建设、应用市场开拓和市场推广,三管齐下,成果显著。
总之,对于中国商业航天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两个核心:大众化的消费和普及化的应用,戒急、戒浮、戒虚、戒热闹一时,如此方能把握这一轮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机遇,造就不逊于上一轮消费互联网发展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