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通天大道的铺路人——记中国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院士
卫星与网络
(原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12年6月)
他是一名航天人。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只做过一件事,那就是实用弹道工程设计。他的付出,为我国弹道式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被业内公认为中国弹道设计的开拓者。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只当过一次官,那就是航天系统中最基层的班组长。这个班组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班组,也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班组”。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亦是全国劳动模范,但他更喜欢称自己为“平民院士”。
他叫余梦伦,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航天飞行力学专家和火箭弹道设计专家。
父亲和名师为他树立的榜样
1936年11月8日,在上海一条普通的弄堂里,一个余姓人家迎来了一条旺盛的小生命。这是一个男孩子,欣喜中的父亲为他取名为余梦伦。
余家的原籍是浙江余姚,祖辈都是与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临海的家乡地少人多,余梦伦的祖父早早就离开家乡到上海闯荡。随后,他的父亲也来到上海,成为一家西药房的学徒,并且很快站稳了脚。
在余梦伦眼里,父亲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只上过几年私塾,刚到西药房既不懂药学知识也不会英语。但是余梦伦的父亲边上班边学习,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英语学得很好,而且考取了药剂师证书。在余梦伦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到处都是英文的医学书,他那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的父亲用亲身行动告诉孩子们努力奋斗会换来什么样的结果。
余梦伦的父亲后来自己开了药房,解放后成为一家公私合营大药房的公方经理。余梦伦一直非常钦佩自己的父亲,他从小就视父亲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即使成为院士,余梦伦也总是由衷地说自己没有像父亲那样做得那么好。
少年时代的余梦伦学习不错,但因为有严重的口吃而得不到老师的重视。他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老师课堂提问,他明明是知道答案的,却因为口吃说不出来。老师不耐烦了,说,“你不懂就算了吧!”。这件事给了余梦伦不小的打击,从此以后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了。或许因为性格原因,余梦伦更喜欢在在数字世界里寻觅自己的快乐。在一条条公式和那些由数字组成的纵横迷宫中,他尽情地享受着攻关的愉悦,并且从不感到寂寞。
对数字的喜爱和坐得住的性格,为余梦伦后来始终如一地从事弹道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5年,18岁的余梦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三年后专攻计算数学。北京大学有着丰沃的学术土壤,余梦伦像一棵挺拔的树苗,吸吮着浓郁的学术营养在这里茁壮成长起来。五十多年后,他还清楚记得后来担任校长的周培源和丁石孙两位先生给他们上课的情景,“周先生教我们理论力学,他感冒了流着鼻涕还在课堂上认真地给我们讲解。丁石孙先生教我们线性代数时也特别认真。在大学的几年里,我从未见过老师在课堂上训斥学生,他们对学生的热心程度确实是令我们非常感动。”他也记得钱学森先生去北大做报告的往事,“学生们每当知道有钱先生的报告,就是不吃饭也要提前跑去占座。”
北京大学教给了余梦伦更多的知识也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后来,余梦伦在他的班组里发扬了老师的精神,提倡“以朴素的思想锻炼人,以宽容的心态容纳人,以严格的作风要求人,在生活上给人以关怀和照顾,在工作上给人以耐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他的表率作用,使得多年来“余梦伦班组” 的每位组员都能够与集体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北大,余梦伦受到多方面的熏陶,从那时起他培养起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几十年的科研工作,每当脑子累的时候,音乐都成为他不可或缺的调剂良药。
扎根航天领域 开拓通天大道
1960年,余梦伦从北京大学毕业,走进刚刚组建三年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当时,大学生分配工作,不像现在可以自由选择。那时候,就是系里把几个人叫去,说,‘某某,根据上级决定你们俩要到哪里工作,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单位来车,接你们过去。’,就像这样。”余梦伦回忆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属部队编制,余梦伦从一个文弱学生一下变成了威武军人。
“我当了五年的兵,但是没有拿过枪。”他呵呵笑着聊起往事。
直到穿上军装,余梦伦还不清楚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和搞卫星火箭有多大关系。他的武器是一台老旧的手摇计算机,每天坐在角落的位置里,有需要计算的就拿来给他,他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送上准确的答案。这,即是余梦伦步入导弹火箭弹道设计领域之始。
1960年11月5日,参加工作不到三个月的余梦伦目睹东风一号导弹胜利发射成功,这让他备受鼓舞,很快提出了三维弹道运动方程。这一方程改进了弹道设计方法,保证了落点精度,为我国的火箭弹道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位24岁的年轻科学才俊在以后的弹道设计中不断迸射出智慧的光芒。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余梦伦开始参与卫星的弹道设计,他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为我国多个型号的运载火箭设计出了最美丽的“空中轨迹”。
弹道设计,通俗地讲就是为运载火箭设计飞行轨迹,包括确定火箭起飞的地点、方式、速度,提高飞行的高度、速度、有效载荷等等。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是火箭核心参数的基因和灵魂,由于精度要求高和计算量大,弹道设计被称之为火箭发射设计中“总体中的总体”。余梦伦正是这样一个“总体中的总体”技术中的核心人物。如何不打偏,如何打得远,如何设计出既省时又能提升火箭运载能力的优化弹道,这即是他半个多世纪都在为之奋斗的科技目标,而他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令国人为之骄傲的辉煌硕果。
上世纪70年代初,他提出小推力弹道方案,采用推力程序优化法为我国发射返回式卫星研究出最佳弹道,使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25%。这项突破性技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余梦伦也在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4年,我国需要发射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综合当时的特殊情况,设计出来的弹道方案均不理想,要么对村民生命安全有威胁,要么不在测控范围内。余梦伦提出用“迭代算法”设计优化的停泊轨道方案并合理选择了停泊轨道的远地点位置,他和班组里成员一起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拿出一条最优弹道,成功解决我国首次同步通信卫星发射轨道设计问题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和测量系统之间的矛盾。。
1985年,他首次提出高空风弹道修正的方案,为解决高空风对火箭飞行的影响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余梦伦以自己的原始研制记录,有力批驳了美国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谓“中国在卫星发射服务中从美国获取了高空风弹道修正黑路”的传言。
上世纪60年代末,在远程火箭研制中,他首先提出了改行程关机为速度关机的方案和模拟再入环境的低弹道方案,解决了远程火箭国内试验弹道设计的难题,为有限耐程范围内进行远程火简明飞行试验提供了有效的飞行弹道方案,加速了我国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接受发射国外卫星的重任后,出现了当时火箭产生的运载能力不足打不动美国卫星的问题,余梦伦大胆提出火箭总体参数和弹道的一体化设计的弹道方案,为18个月如期拿出合格的火箭实现对外发射合同争取了时间。这个被称之为大型捆绑火箭的设计方法为发射外星打下基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次次智慧的拼搏,一项项傲人的业绩。余梦伦于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航天系统中由基层工作做起最终成为院士的唯一。
渐渐地,余梦伦对弹道设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为了他热爱的弹道设计工作多次放弃了工作调动机会,“换岗就可能脱离弹道设计工作,所以,我没有考虑过要调动工作。”他坦率地说,“我喜欢这个岗位,热爱这份工作。”
“我时常觉得,能够进入航天领域工作,是一种幸福。”对余梦伦而言,那些一般人看来枯燥的数字、繁琐的计算和弧线形的美丽轨迹,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过硬数字铸就的胆量
“弹道设计,让我忘记劳累。虽然在编程和建模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带来的成就感,又会让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余梦伦常这样说。
的确,余梦伦是用数字征服太空的人,他对事业的孜孜追求体现在他扎实的业务功底上。几十年来,在参与设计的火箭轨道的过程中,做过多少次计算,编过多少个程序,做个多少个建模,对余梦伦来说,早已是无法计算,但那每一串数字背后,都蕴藏着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精准的数据,令余梦伦在危机时刻能果断抉择,避免了一次火箭坠毁事故的发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准备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亚太一号A卫星,由于此前另一颗卫星的发射失利,对此次预定发射任务造成影响。发射前,美方突然提出在发射场的安全飞行问题,并表示问题解决前,不会来华参与发射工作。对此,余梦伦对飞行弹道安全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分析,提出了新的安全飞行方案。在赴美谈判的过程中,余梦伦以其充分的理论根据、详实精确的数据和大量图表赢得了美国专家的认可,发射亚太一号A卫星的任务终于得以继续执行。
为了确保安全,发射前试验队领导决定,弹道设计人员必须与基地安控指挥协同工作。余梦伦受命承担重任,并与基地安控总指挥约定了安控炸毁判决操作程序:一旦火箭出现故障,当飞行轨迹达到炸毁站时,由他举手示意即可对火箭发出炸毁指令。
在预定的时间里,卫星即将升空。“十、九、八、七、六、五、 四、三、 二、 一”,随着一声发射号令,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再次点火腾飞冲向云端。余梦伦和所有的发射人员一起紧紧地盯着监控屏幕。5秒过去,正常;10秒过去,正常……然而20 秒过后,火箭的安全控制系统突然显示“飞行异常”。“一瞬间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时候,余梦伦集中精力注视着摇测和外测显示数据和曲线,并果断做出火箭飞行轨道正常的判断,他那只示意火箭炸毁的手一直没有抬起来,火箭按预定程序继续飞行。最后,长征火箭准确无误地将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余梦伦班组”永远的组长
班组,对于中国人是一个毫不陌生的词汇。在航天系统中,班组是最小的科研攻关单位。
在航天系统的院士中很少有人像余梦伦一样,几十年都扎根于一个班组之中,成为这个班组几代人的科技导师和精神偶像。在中国科技界,也没有班组用一位院士的名字命名,“余梦伦班组”,就是对余梦伦几十年扎根基层的一个肯定。
“你的导师是谁,你的师傅是谁,如果追根溯源,都可以追到余梦伦老师那里。”“余梦伦班组”的一位博士生成员这样说。在余梦伦的言传身教下,这个团队的年轻成员学会了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业务能力去铺设每一条通天大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十一室一组即是“余梦伦班组”,它的学名全称是“弹道、制导及精度分析工程组”。这个班组成立于1965年,那时候余梦伦和他的战友刚刚集体转业到地方。
从成立第一天,余梦伦就在这个班组中,20年之后,他成为这个班组的第五任班组长。从创建元老到真正离开,余梦伦在这个班组中工作了?年,他在弹道设计中的很多成绩都离不开这个班组的宽厚背景。2009年1月9日,余梦伦曾经工作过的班组——航天一院一部十一室一组被正式授牌为“余梦伦班组”,这是首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科研类班组。
余梦伦是个谦虚的人,每每提起“余梦伦班组”班组,他必定要讲起这个班组的第一任组长——中国第一代火炮弹道专家方俊奎。方俊奎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6年投身于航天事业。“是他筹建了这个弹道组,他是我们的弹道策略的奠基人、创始人。”余梦伦不止一次地强调。方俊奎是在职业生涯中对余梦伦影响较大的一个人,也是让他十分敬佩的前辈科学家。
谈到班组,余梦伦有说不尽的感情。他会屈指数起那些因为过度劳累而早逝的亲密战友,亦会带着着欣慰的笑容聊起那些自己培养的年轻骨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组的团结、和谐,大家都在这个环境里去努力,不计较小事,所以工作起来,我觉得很愉快。”余梦伦深情地说。
如今,余梦伦成了负责把关总体部弹道设计的权威专家,有了自己的院士工作室,但时不时地,他还会来到“余梦伦班组”,和那些“70后”“80后”的年轻人一起埋头于弹道设计的计算。作为“余梦伦班组”的终身名誉班组长,他的心永远和自己的班组连在一起。
“自强、自立、自信,一辈子没有想过要当官,安心搞我的战略。”这就是余梦伦对自己一生的简单总结。
“我最幸福的人生状态是永远工作在科研一线,而组织给我的最奢侈的奖励是,用我的名字命名一个班组。” 余梦伦如是说。
余梦伦在弹道设计方面的主要贡献有:
◎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三维弹道运动方程。这一方程改进了弹道设计方法,保证了落点精度,为我国的火箭弹道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改射程关机为速度关机的方案和模拟再入环境的低弹道方案,解决了远程火箭国内试验弹道设计难题,为有限耐程范围内进行远程火箭明飞行试验提供了有效的飞行弹道方案,加速了我国远程火箭飞行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提出小推力弹道方案。这一方案为我国发射返回式卫星研究出最佳弹道,使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25%。
◎上世纪70年代提出停泊轨道方案并合理选择了停泊轨道的远地点位置,成功解决我国首次同步通信卫星发射轨道设计问题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和测量系统之间的矛盾。
◎上世纪80年代提出高空风弹道修正的方案,为解决高空风对火箭飞行的影响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应用于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
◎上世纪90年代提出捆绑火箭CZ-2E总体基本参数和飞行弹道方案,为优化火箭运载能力提出弹道和总体参数一体化设计方法,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为发射外星提供了技术保障。
◎上世纪90年代参加国家863大型运载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提出多种大型运载火箭方案和发动机参数要求以及大型运载火箭发展途径。
◎近20年来,致力于我国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方案论证和弹道设计工作,提出了CZ-2F发射神舟飞船的弹道方案,参加了首发火箭飞行安控方案的设计和飞行试验。
他的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余梦伦院士对“余梦伦班组”年轻一代的深切寄语。
余梦伦,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
原籍浙江余姚,1936年11月8日出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那时起,余梦伦一直从事火箭弹道的研究设计工作。五十多年来,余梦伦在弹道设计领域硕果卓著,他是公认的中国弹道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也被外方誉为中国弹道设计首席专家。
1979年,余梦伦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1月9日,他长期工作过的班组——航天一院一部十一室一组被正式授牌为“余梦伦班组”,这是中国科技界首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科研类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