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飨宴】明代青花瓷造形制作与痕迹

明代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长足发展,无论官窑或民窑,其造形大致均可划归为传统型与新样式两类。前者以传统器类为蓝本具体形制略加变化,后者则因应统治阶层品味及外来文化影响而生。

明代青花瓷造形的制作主要采用模印法及拉坯法,加工方式或直接延用传统工序,或就新样式重新设计改良。

梅瓶的造形制作

梅瓶是中国陶瓷器传统品类之一。明代梅瓶多具盖、身两部,盖呈覆杯状,顶端凸立宝珠钮,传世中极易佚失;身作圆体状,口小外撇,颈短内束,肩扩成弧,腹长而收,底有饼形浅圈足。

图1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梅瓶

明代青花梅瓶的造形制作与元代大致相同,即将梅瓶由上至下划分为瓶头、肩部、腹中、腹下及底足五部,分段压模、逐段相接成形。为防止入窑烧制中上宽下窄的瓶身因不耐高温发生坍塌,在分段压模时通常会将瓶头、肩部胎体处理的较薄,而腹中、腹下及底足胎体则略为厚实。

图2 明代梅瓶分段模印示意图

图3 明万历 青花孔雀纹梅瓶

因采用五段式压模接合法制作,其胎体内壁通常可见弦纹,各部黏合处遗留接痕与裂纹,底足内缘亦有积泥现象等,与元代青花梅瓶基本一致,可谓上承元末之传统。

葫芦扁瓶的造形制作

葫芦扁瓶始见于明代洪武时期,盛行于永乐、宣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明代青花葫芦扁瓶正面形似葫芦,小圆口、鼓瓶头、短束颈、扁圆腹、绶带耳,为受西亚伊斯兰文化影响出现的器物。

图4 明宣德 青花葫芦扁瓶

这类葫芦扁瓶由外模法制作,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里中空、上下无底、器壁由窄渐宽再收窄的圆鼓瓶头以及中部收腰、横断面略呈方形的管状颈部;另一部分是扁圆腹,扁圆腹又可分作上下两段,上段为扁体、方口的半圆罩状体,下段为扁体、椭圆(或长方)底的半圆盆状物。而两绶带形双耳则先以外模法制成长条状泥片状,当头、颈及腹部黏接为一体后,再弯曲作适当弧度黏结于颈侧及肩部,以完成整体造形。

图5 明代扁瓶分段模印示意图

从采用分段模印组接而成的明代青花葫芦扁瓶残片可知,其胎体内壁常见有泥浆突出且不平整的黏接痕迹,即便是经过修坯打磨的外壁,也可经由触摸与细察探知瓶头、颈部及腹壁等处接痕。

长方炉的造形制作

青花长方炉是宣德时期特有品类,数量虽不多,但形制大小十分接近,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长方形的炉口、腰部外扩的箱形炉身以及如意边形的底座。

图6 明宣德 青花双凤纹长方炉

长方形炉口的制作会先用模印法加工十二片长度不同的泥板,其中四片梯形泥板首尾相接形成一长方形边框,另八块或长或短的长方形泥板垂直黏接于边框周围构成中空的立体炉口;箱形炉身由模印法制成的两内部中空、上下无底的灯罩式物体反向黏接构成;而底座则是先压制一略大于炉身下缘的长方形泥板,并采模印法加工八个足部零件,依照两两对称形式,将其黏接于泥板边缘,形成如意边形的底座;最后将炉口、炉身及底座黏接,即完成长方炉的造形制作。

图7 明代长方炉分段模印示意图

青花长方炉是景德镇御窑厂为皇室所制作的官窑器物,不仅在入窑烧制时必须使用单独的匣钵承装,为避免胎体在瓷化过程中发生坍塌或变形等问题另设计并使用一些支撑窑具:长方炉内部支柱与长方炉底部支垫。前者为四根断面呈长方形的泥条,以两根为一组,分别支撑在长方炉内部两侧的中间处,为避免沾黏,支柱与胎体接触处并不施釉;后者为长方形饼状,上面分布有二十四个突起的圆头支钉,用来隔离匣钵。至长方炉烧制完成,去除炉底支垫,炉底即会留有二十四个圆形支钉痕,在敲掉炉体内部支柱后,炉口内部与长方炉内底处也会遗下八个不施釉的、长方形的露胎痕迹。除此之外,由于采用模印法分段制作,长方炉虽经修坯,但仍可见分段接合痕迹,尤以炉身中部横向接合纹最为明显,其他黏接痕迹则可由炉体内壁探知。

图8明代长方炉窑具使用示意图

图9青花双凤纹长方炉底部

高足碗的造形制作

明代青花高足碗敞口,斜壁,以柔缓弧度向下圆收,底部矗立一高足,内中空,底外撇,造形颇为优美。

圖10 明成化 青花高足碗

这种青花高足碗的加工方式与葫芦扁瓶相似,可分为两部分:上部碗体与底部高足。碗体部分先由拉坯法制作一个敞口、斜壁的雏形,再将其压印于预先备妥的内模以紧实碗壁、均匀形状;高足部分因体量不大,以模印法加工似有不易,加之当时已采用拉坯法制作小型瓷罐,因此推测其可能也是由拉坯法制作而成。

图11 明代高足碗分段模印示意图

青花高足碗的制作虽由碗体与高足两部分构成且需经拉坯成形和模印定形两道工序,但由于其结构相对单纯,无论是拉坯过程中产生的弦纹,还是碗体与高足黏接处的泥浆,均可于修坯过程中消除净尽,因此除部分接痕隐约可见之外,其内外器表均颇为匀整。

明代青花瓷成形工艺是在元代基础上顺应新样式、新需求的出现发展而来,体型大且具变化品类延续元代分段模印组接方式、小型圆体与局部零件采用拉坯法制作的作风,使其在造形制作方面表现出因器制宜的多样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