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0428魏东:后“新课标”时代的作文应试策略

新课标作文的命题特点与应考策略

2016年4月28日晚八点创意作文私享会

主讲人:魏东

河北石家庄市省级示范高中高级教师

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晚上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高考作文那点事儿,才疏学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妥之处,多多包涵。

话不繁叙,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今天主要想说一说“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与应考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一些简单教学的方法。

一、作文命题特点:偏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01

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卷,其作文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偏重于心灵,精神或者说哲理层面,

一类偏重于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

后期的作文训练主要是多关注时事问题。

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卷,其作文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偏重于心灵,精神或者说哲理层面,

一类偏重于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

前者在写作题材上自由度更大一些,后者虽说体裁不限,但更倾向于写说理论说型文章(有人习惯称之为时评型作文)。就15年高考作文而言,象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上海卷的“心中坚硬的东西”;浙江卷的“心声与心画”,湖南卷的“大树的旅行”,湖北卷的“泉水与喷泉”等,属于前者——偏重于心灵、精神或哲理层面。(大家可以百度一下15年的各套作文题)

新课标一卷二卷“女儿举报父亲”和“谁最有风采”属于偏重社会问题型作文。从所给材料到设题都有极强的社会问题针对性,重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

新课标一卷以一封信的形式出现——作文要求书信体形式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大概有三次,而近二十来年是第一次;大家要注意的不是作文要求的形式,而是这种形式背后出题人的意图——特别强的社会问题针对性,避免空谈——务实性很重要。

或许新课标卷今年还会是这种和社会问题关系比较密切的材料作文。后期的作文训练主要是多关注时事问题。去年的高考作文材料大约是出现在15年5月9日的事件,除了08年,以512汶川地震为材料的作文,大概是近年来离高考最新近的社会事件。

这两类作文——关心心灵与精神世界,哲理层面型的作文,与关心社会问题型作文(或者叫时评性强的作文吧),表面上看是有所区分的,其实是一个表与里的关系。心灵精神哲学层面,是一个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体现一个学生的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而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则是前者之用,体现一个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与角度,也体现一个学生的世界观。比如说全国一卷作文,我们写信写给谁,写什么内容,是写爱,还是写法律还是写对文化的反思,体现一个学生思维的角度与深度。

针对这种作文情况,备考时很有必要面要进行一些母题训练,比如爱、诚信、责任、、坚守、善、信仰、创新(变革)等等应该弘扬的价值观。所以对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参考研究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我说的第一个方面,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新课标卷一些新的变化。

二、“新”的写作要求变化

02

作文的评分标准分“三项四等”——内容、表达、特征三方面各赋20分,每一方面又分四等,5分一等。

注意题干关键词对作文写作的引导性。

在15年新课标卷中作文要求出现了重要的变化,全国一卷中要求出现了一个新用词——“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请注意“综合”两个字。

而新课标二卷中,变化更突出——“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有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大家可以比较往年的新课标一卷作文材料要求,一般是“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很明显大家可以发现,这里出现的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的词语是“综合”,“权衡”与“选择”。——“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当然“思考”这个词语也很重要。作文当然都需要思考,但是15年个作文要求的思考有一个限定——思考是建立在也是体现在“综合”、“权衡”之后的“选择”之中的。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新”。

我参加过几次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

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分“三项四等”——内容、表达、特征三方面各赋20分,每一方面又分四等,5分一等。而作文立意在内容表达方面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说得重一点,立意可能直接关系到一个考生的作文等级归属。我们现在一般不说跑题,而是说一级立意,二级立意、三级立意。

别的省高考作文评卷细则我不清楚,但按照惯例,我们(河北)省阅卷细则中有一个要求,就是如果内容项被定在三等,那么表达和特征项一般不能在一等打分,这叫“不能跨等打分”。举例子,说得非专业一点,或者说白了就是如果以立意为主要参考的内容项在三等得最高分10分,那么另两项最高打到第二等最高分15分,这样这篇作文最高得40分。当然实际得分也就在35分上下了,而且更可能是靠下。

一般来说考生能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主要内涵的立意为一级立意;抓住部分材料或含意可能成为二级立意,而抓住细枝末节可能归为三级甚至四级立意。

但是,我们原来的作文还有一个要求是“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这样其实就产生了一个模糊概念,——抓住部分含意进行立意,也可谓是一种角度,也可能成为一级立意。当然这种情况判卷时在制定评分细则的时候可能多有争议与争论,然后达成共识;而15年的作文要求里明确指出“综合”“权衡”与“选择”,那么就十分明确的要求考生注意思考材料的整体性,而不能仅仅是某个关键词,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行文在如何体现出考生对材料的整体关照很重,不应该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否则可能影响立意的归等。

也就是说如果课标二卷还是采取传统的问法——“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与“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是不一样的。传统问法,我们或许可以就创新、爱岗敬业、留住美等某一方面写开去;或许会有争议的声音。但按照课标二卷的要求,如果只就某一方面写开去,显然没有到位的按照作文要求去做。

所以,新课标二卷的这一作文要求的变化应该特别引起我们高三师生的注意。

同时还要注意新课标一二卷卷中这个作文中新出现了一个“提问”——新课标一卷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二卷是“你认为谁更有风采?”这种类似的提问在近十年的地方高考试卷中偶有出现,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15年两套新课标卷中都出现了提问,确实应引起注意。

有人综合以上所述这些特征称这种作文叫“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无关紧要,能否准确立意才重要,继续以新课标二卷这个典型的材料作文来说如何根据这些新变化来合理立意吧。

这个材料的写作要求是“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有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个材料的写作其实要回答选择谁,为什么?

考生的文章写成后要让读者看出你回答了这个问题。选择某人,肯定赞扬某种品质:例如创新、笃学、贡献。爱岗敬业,平凡与不凡。给世人美的享受,留住乡愁等等。作文能由小见大,从某一个人身上挖掘出某种或某些方面的品格的价值,成为一个民族应树立的榜样,社会应弘扬的正能量。

而如果只就品质论品质而不回答问题,譬如如只以“创新”为题,大谈特谈创新的意义,显然就是抓住材料局部立意了。

如果抓住“摄影”立意,只谈摄影的意义,摄影能让我们放松心情,治疗忧伤,摄影能让我们欣赏美,就可能更加跑偏。

很多非一线的教师可能觉得这很可笑,但这确实是我们学生作文的情况。

当然可能更多的是考生只就某一个人物譬如大李或小刘去写,只写一人不及其余,不能体现考生的综合权衡和选择。如果我们百度一下我们也会发现网上有一些这个题目的优秀作文,也是这样写的,综合看这样的文章也可能进入优秀之列,应该是在表达与特征上进入一等,得的分较高,但立意上是不到位的。所以,这一点必需引起老师和考生的注意,遇到这样的作文,这样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白。

三、思维训练

03

语文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理解与思维能力;而学生作文体现出的行文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是因为我们所谓的作文训练,往往是训练搬材料,拼作文。而不是训练思维,让学生真正的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思考是对文意的理解与把握。思维主要是我们对阐明立意方式的思考,或者说是如何表达这种思考。这两者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的作文是深刻还是肤浅

当然审题立意,学生能否准确合理的把握一级立意,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思考能力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要重点谈的第三个方面是,思维训练。

我一直认为语文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理解与思维能力。大的方面说语文是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小的方面说是对题意的理解与思考。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件,我们如何理解如何评价,这本身就是一种语文思维。而作为语文思维的考察,我们会把这些事件转化成试题文本,这需要我们从日常发生的事件中提取有价值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面我们说了高考作文的分项分等打分。就其中以立意为重中之重的内容项四等,确实充分反映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水平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高考作文阅卷经验的老师一般都会深有感触的是,我们的高考作文,跑偏的不少,精彩的很少,而大部分的考生文章千篇一律,千文一面。说明我们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基本在同一水平;我们学生作文体现出的行文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这一点大家晓得!我不说了。

总之概括起来说,我们学生的考试作文“立意层度角度趋同,行文思路趋同”。而这两方面的趋同,不是向高水平的趋同,而是一般或向下水平的趋同。就河北省作文平均分每年大概在42分上下。

说明我们的学生思考思维能力大多处在同一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或者说明我们的老师可能把大部分学生框定在了这一水平。

这个原因是复杂的。

但这里我想说的一个方面是我们的高考作文教学习惯于以大量准备素材的方式应对高考

我们备考作文给学生们准备素材本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很多老师在给学生素材的时候不是引导学生思考素材,而是告诉学生这一则素材可以论坚强、论诚信、论梦想、论自信、论创新等等。

老师企图用大量的素材涵盖可能会考的各个方面的主题。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固定化了,遇到作文,不去思考材料内在的东西,不懂得思辨,而是去找有没有这方面的素材,有了就感觉很幸运,终于让我碰上了,于是把材料搬过来,自我感觉良好;如果没有可用之材料,就感到很不幸,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去生拼硬凑,最后攒成一篇文章。

所以,我们所谓的作文训练,往往是训练搬材料,拼作文。而不是训练思维,让学生真正的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活用材料,甚至不用材料,纯用思辨。所以学生写作文基本上不过脑子,或者说思维钝化了。学生不会思考,只会搬运,没的可搬,就胡编乱造。

学生习惯用感动中国人物或者时下最新的人物事迹。两个字——求新。似乎大家都以为求新就高明了。其实多的还是搬材料,换汤不换药,这本质上还是学生们思维方式是固化的,没有变化的,没有提升的。病因是一样的。

所以,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思维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思考是对文意的理解与把握。思维主要是我们对阐明立意方式的思考,或者说是如何表达这种思考。这两者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的作文是深刻还是肤浅;我们的作文形式——也就是体裁与构思,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论文还是诗歌;是平行论述,还是对比论述,是举例论证还是说理思辨。

四、应试策略之我见

策略一:“一材多用法”,思维多做训练;

策略二:“一文多类型示范”,指向明显做训练;

策略三:“行文构思思维转换”

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道理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而我们一线老师可能更关心具体的操作问题。我自己也不敢说有什么高明的技巧,就姑妄说之吧。

语文功夫真的多在平时,除了平时语文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外,就作文指导而言,“一材多用法”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思维训练法。一材多用也可以叫材料迁移,同一则材料可以多个话题进行指导训练。一材多用就是让学生思考一个素材与不同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我的经验是许多时候学生作文不是写不到,而是想不到。比如15新课标二卷“谁最有风采”与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再与天津卷的“范儿”——只要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些个题目其实内涵具有相通性,有些素材是可以通用的。老师可以单就这种迁移做一定的训练。

其次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与指导中要特别注意“一文多类型示范”。很多老师一般都会将不同体材的范文展示跟学生,我要强调的这种多类型示范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意识的,有指向性的“多类型示范”。我们可以将作文有系统的分成平行结构型、正反结构型、递进结构型、情景模式型、小说形式型、故事新编型,抒情散文型。

每次作文训练(或者说周考月考作文)择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归类,并让学生圈点批注,自行揣摩,或者彼此交流,说说自己的借鉴和自己的作文问题,让找到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表达方式。

另外要注意让学生将所有印发的作文与自己写的作文一起,不断整理成册。让学生能关照自己的写作变化轨迹。

当然,老师也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一些“行文构思思维转换”方面的练习。譬如引导学生从大思路立意,小思路切入进行作文构思。将大思路转换成以小见大的形式。当然这对学生的要求就高一些了,可能有些时候是立意决定了写作形式。有必要的时候,老师如果能下水示范可能会更好一些。

临近高考,时间紧促,一时转型可能不容易,只希望能给有瓶颈想突破的师生以建议。

说了很多,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都是个人的浅见,希望对大家能有一定的启发,荒谬的地方大家一笑过之,当然更希望大家多多批评。

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