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老克勒陈建复传奇之一·半个世纪的珍藏·咖啡物语》

上海滩老克勒陈建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      首席摄影师     摄影作品曾屡获国际大奖    除摄影职业外对咖啡的见识有很长的历史和有较深的研究,还原创和改制了许多非常独特具有知识产权的咖啡器具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想法
我喜欢上海的理由,顶顶重要的一条就是
我喜欢上海的老克勒
上海话,”克勒“肯定源于英文
英文中的“Carat”一词,就是我们说的钻石的重量单位
一个克拉等于200毫克
在老上海,3克拉以上的钻石是非常昂贵的
每当珠宝店里能见到这样“好货色”,老师傅就会一翘大拇指:'迭个老克勒’
后来,这个词就专门用来比喻那些见世面兼有现代意识和绅士风范的老白领
他们衣着讲究,气质不俗,有艺术审美眼光
在生活情调和文化品位上有很高的追求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总在悉心打造自己的高品质生活
他们就住在某一幢公寓里
就住在某一处弄堂石库门里
不张扬,不显山露水,过着低调的有品味的精致生活
却在岁月的沉淀中悄然地熠熠生辉
最近,采访摄影家陈建复先生
他凭着半个多世纪的别具创意的轻奢主义生活
对“老克勒”三字,鲜明生动地标注了极好的定义……
今天呈现仅仅是老克勒传奇的第一篇章:
《上海老克勒陈建复传奇之一·半个世纪的珍藏·咖啡物语》
这是几件五十多年前的咖啡和器具
左边是一件早期非常流行的现煮咖啡的咖啡壶
陈建复喝现煮咖啡就是从这个咖啡壶开始的
为了模仿有钱人家的“小资”生活,专门从咖啡馆买来人家煮过一次的咖啡渣(每斤一毛五分钱)
放在里面加水重新煮,虽然味道很淡,但还有咖啡香,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右边的一套咖啡杯碟是当时“出口转内销”的商品
中间最前面几块类似方糖的是当年上海咖啡厂出品的“咖啡茶”,相当于现在的速溶咖啡
外面是糖,里面是咖啡粉末,使用时只要用开水冲泡就是一杯咖啡
这是一款陈建复早年从古董店淘回的意大利手工咖啡豆研磨机
为了这件“宝贝”,当时是他从每月只有几十块的工资收入中“节衣缩食”换来的
这件1米高的咖啡机是咖啡机中的庞然大物
是陈建复根据欧洲一家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咖啡馆里的“镇馆之宝”,一比一原样复制打造成功的
而出
这家咖啡馆早年是哲学家叔本华,音乐家瓦格纳、李斯特、门德尔松等著名人物经常光顾的地方
这是一件非常简便的手冲咖啡装置
这个类似摄影师拍照用的三脚架是陈建复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受到启发而原创的
它可以根据咖啡杯碟的高低大小而调节三个脚的长短和角度,使用非常方便
这是一件现煮咖啡用的酒精炉
陈建复利用了卫生洁具换下的废旧另件组合而成
应该也是咖啡器具的一项原创作品
这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用羊皮制作的咖啡杯碟,这又是一项原创杰作
这是陈建复正在用羊皮制作咖啡杯碟的工作照
从英国带回的一套咖啡杯碟由于外包装是一个大纸盒
陈建复感觉有点“屈尊”它了,所以专门为它量身定做了一个颜值皮盒
这也说明他对咖啡的情结不仅是它的品质、味道、加工过程
还包括对器具的讲究……至今他还不能接受有些咖啡馆用纸杯或塑料杯的做法
喝咖啡与喝酒同样,不一样的酒应该用不一样的酒杯
“卡布奇诺”、“拿铁”、“Espresso”、“美式”……都应使用相应的咖啡杯碟
这件用扳手工具制作的咖啡器具完全具有知识产权,也许能申请专利了
扳手头部夹住了一个“摩卡”蒸馏咖啡壶,底下一盏蜡烛灯
在昏暗的环境下享用,会是格外有情调
利用吃西餐用的研磨黑胡椒粉的研磨器
改制成一个微型咖啡豆研磨器
也算是一项发明
即使外出也能喝到正宗手磨咖啡
这是一套旅行用的意大利Espresso咖啡器具
里面存放一个手动压缩咖啡机,一个保温杯,一个咖啡粉储存罐,二个浓缩咖啡杯
这个手压咖啡机压出的咖啡香浓味美,上面还漂浮着一层金黄色的咖啡油脂,
陈建复为此特意制作了一个皮盒,足见他的咖啡瘾和对咖啡品质的要求
这又是一件自创的利用梨型玻璃分离器制作的小型水滴式咖啡机
用这种每分钟40滴制作出来的咖啡由于咖啡因较低,喝起来格外爽口,通常以制作冰咖啡为主
在国外喝这种咖啡都要提前预约,价格也是普通咖啡的三倍左右
用天平称来称咖啡豆份量制作咖啡可见对专业的要求
左边的是一台欧洲早年的机械称,从西班牙古董店购得
中间的是在新西兰跳蚤市场淘得的一个天平称
右边是陈建复自己改制的天平称
这是一件情侣式手冲式咖啡具
置放咖啡漏斗的亚克力材质架是自制的
这又是一件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咖啡杯碟
用酸枝红木制成的,也许是世界少有的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
诗与美照联姻的公众号巜安徳列的天空》一天一期,受众日益广泛。
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