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50章,老子讲保全生命的道理,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国学#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

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善于保养自己的人,他们都不入死境,这是因为,他们不重视生死,顺应自然规律,自生自灭,他们看淡生死,把生死看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到一样,从无到有,最终又归于无,唯有精神永生,只要坚守出生时的本性,就能不入死境,就能为后世树立榜样,从而不朽。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一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很多人谈之而色变,生怕触及到这一话题,当有人谈到这一话题的时候,他马上阴沉着脸,连忙转移话题。但从生到死都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是自然规律,也是无法避开的,所以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清净之朴、纯真自然、看开世间一切。

在老子看来,生活在世间的所有人中,能长寿的人只占十分之三,还有十分之三的人不会长寿,另外十分之三的人他们本来可以长寿的,但由于私心杂念太重,欲望太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从而变得郁郁寡欢、忙忙碌碌、以至于提前透支身体,违背了自然规律,从而导致自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其中,也包含有的人看到了人生的短暂,生怕自己过早离开,于是各种营养品齐上阵,实行各种补,最终导致营养过剩或者药物中毒而离开人世,历史上这样的帝王将相数不胜数。

接下来,老子对善于养生的人做了个比喻,即在陆地上遇到凶猛的野兽,他们也没有害怕的概念,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开生死,所以面对猛兽也不好心生恐惧,这说明他们的心静如止水,这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同样,他们即使实在战场上也是如此,丝毫没有贪生怕死之意,面对敌人也是毫不畏惧,始终冲锋在前,这也为自己活下来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克劳塞维茨说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综上所述,一个人走在人生道路上,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如何的艰难险阻,或者是一马平川,我们都要无所畏惧,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真正的养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善于养生的人,他们顺应天道,依照自然规律行事,不为外界所干扰。我们回到老子所处的那个年代,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动战争,而战争胜负难料,所以不能以战止战,以暴力来阻止暴力,而是应该以和为贵,这样才能保全生命。

最后,我们要知道,天底下的万物无不出生入死,生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人生的价值不是生与死,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要懂得看淡一切,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去追寻一份快乐,一份淡泊与宁静,不要去追求那些虚名和利益,这才是人生活着的真实意义。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读后感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 " ...

  • 《道德经》:老子讲了一条基本规律,会用的人悟性很高

    <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文字,有一条基本规律贯穿其中,即:矛盾的对立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和祸,是矛盾对立的两极:福满到极点,会转化为 ...

  • 道德经50章译文/原文:出生入死的滚滚洪流?何为善摄生者?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章\无 ...

  • 亲子共读 道德经 50章 谈养生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65-67章 老子的三宝

    65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①: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②.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①贼 ...

  • 道德经:老子讲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故事,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读懂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 ...

  • 《道德经》第四讲 第三章 感悟《一》

    原文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 《道德经》第七讲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

  • 《道德经》第十讲第九章《执持盈满

    <道德经>第十讲第九章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 ...

  • 《道德经》第八讲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