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 | 程燕:“扁”字考——兼谈多元结构的会意字

“扁”字考

——兼谈多元结构的会意字

程燕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要:“扁”除了从 “户”从“册”的会意结构外,在战国文字中还有另一种会意结构:从“首”从“册”,表示题于门户之署文。清华简“扁”及从“扁”旁之字从“自”,乃“首”之讹形。秦文字中从“自”从“

”的偏旁皆为“扁”。另外,“翩”传抄古文“

”应分析为从“羽”“扁”省声。战国文字中这类多元结构的会意字可以为我们考释文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扁 会意 楚简 秦文字

一、从“户”从“册”会意的“扁”

众所周知,“扁”是个构形非常明确的会意字。《说文》:“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王筠《句读》:“题署也。”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扁”字载于西周晚期青铜器師

簋上,凡两见:

《集成》4311

铭文辞例作:

余令(命)女(汝)死(尸)我家,

(总)

(司)我西扁(偏)、東扁(偏)。

“扁”读“偏”。“西扁、东扁”,封邑的西鄙、东鄙。《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杜预《注》:“东偏,东鄙也。”[1]

“扁”,秦汉文字中数见,略选几例列举如下:

云梦·秦律130[2]  

北大贰·老子207.2[3]

马王堆帛书·九370  

马王堆帛书·九遣一261[4]

秦汉简牍中的“扁”用法较为灵活,或用为“偏”,或用为“遍”,或用为“辩”。在此不一一列举,可参看白于蓝先生的《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5]

二、楚文字中的“扁”及相关字

楚简文字中有以下诸字:

新蔡简零115,22:是

而口亦不为大訽(詬),勿卹,亡(無)咎。

何琳仪师考释如下:

原篆上从“首”,下从“册”声。即“

”(左从“册”右从“页”)之异文,见《吕氏春秋·知士》“太子之不仁过

涿”,注“

涿,不仁之人也”。简文

疑读“赜”。《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释文“赜,九家作册”。《释名·释书契》“册,赜也。”是其佐证。《小尔雅·广诂》“赜,深也。”

,原篆左从“土”,右从“

”声。字已见中山王方壶,不过壶铭“

”从“立”,战国文字“土”与“立”往往通用。诸家多读“

闢封疆”之“

”为“创”。简文“

”意谓头部“深创”。[6]

宋华强先生认为何师分析“

”从“册”得声是有道理的,读“

”为“创”可能是对的。他怀疑“

”当读为“刺创”或“刺戕”,“

”从“册”得声,“册”是初母锡部字,“刺”是清母锡部字,韵部相同,声母都属齿音;“策”“刺”同谐“朿”声,“册”“策”古音声韵并同,通用之例甚多,故“

”可读为“刺”。“

”左旁两横长度相同,应该是“士”,大概是“壮”的异体。“而口”,疑读为“尔口”。“是”,疑读为副词“寔”,表示对动作行为或事态的强调。“亦”为转折副词。整个占辞大概是说:卦象显示你的口将会受到伤害,但也不会带来大的耻辱,不要忧虑,没有凶咎。[7]

按,我们认为“

”应是一个从“

(首)”从“册”的会意字,会题于门户之署文之意,即上文所说“扁”。此字的辨识难度在于会意偏旁用“

(首)”,而不是“户”。我们猜测用“首”的意图是在强调“扁”之册题于门堂之额首。《双研斋》:“门堂题字通谓之扁,文士疑其不典,乃易其名曰榜,曰额,其实扁字非不典也。《说文》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许书自叙云,自尔秦书有八体,六曰署书。萧子良云,署书,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案此即扁之权舆,署门户之文谓之扁。然则今之门堂题字正当作扁,不必代以它也。”[8]由此可知,“扁”的造字之义就是额匾,“匾”是其后起字。

新蔡简文“扁”可读“偏”,有“小”之义,恰与下文“大”形成对比。“

”读为“创”,“是”读为“寔”。占辞“寔偏创尔口亦不为大诟”意谓对你的口有小创伤,但不会造成大的耻辱。

除了从字面本身的意思理解外,我们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㖃,口戕口。’”孙诒让曰:“㖃与诟声同字通。”卢辩曰:“口戕口,言口能害口也。”[9]简文与《大戴礼记》的这句话意思相似,意谓这是小小的口伤,即言语上的失误,并不会造成大的耻辱。这种解释可能更好。

何师文中提到的《吕氏春秋·知士》“

”,极有可能也是“扁”。“扁”,姓也。《集韵》:“扁亦姓。”《万姓统谱》“扁,渤海,又以望出南阳。”

去年公布的清华简第十辑又出现了一个和此字相似的字形: 

清华十《四告》16:

(遍)卲(昭)

(祷)

(任)

注释未对此字特别说明,只是在释文后括注了“遍”来说明此字在简文中的用法。此字亦是从“首”从“册”的会意字“扁”之变体,只是上部从“自”,乃“首”之讹。“扁”读作“遍”。“任”,指先任。《集韵》:“徧,《说文》'匝也’。或从辵。”《助字辨略》“遍,犹悉也。”《说文》:“祷,告事求福也。”《广雅·释诂四》:“祷,谢也。”疏证:“谢亦告也。”“遍昭祷任”指一一昭告于先任。简文“敢用一丁

(脯)白豚,先用

(芳)鬯,

(遍)卲(昭)

(禱)

(任)”与《尚书·汤誓》“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句式相似。

此“扁”字形体的确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越公其事》中一个有争议的字:

清华七《越公》46:則

(憂)慼不悆(豫)

这个被整理者释为“忧”的字与楚简文字“忧”形体不类,已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

网友“斯行之”将此字隶定作“

”。认为“心”上实际是“

”。具体论述如下:

整个字应该分析为下从心、上从“

”。刘钊先生曾对“瘪”字的源流进行考证,指出“瘪”字的声符“

”本来应该作“

”形,从“仑(侖)”是讹变的写法,可惜当时未能见到单独成字的“

”或除“瘪”字外含有“

”形的合体字。《越公其事》的这个字补上了这个缺憾。此字从心,当是表示心理状态。“

”字最有可能是形声字。整理者读为“忧”文义通顺。若此字确实应读为忧,“页(首)”可以看作是全字的基本声符,问题是“忧(憂)/㥑”字楚文字多见,用这么繁的一个字来表示一个常用字,感觉有点怪。此字最有可能以“

”为基本声符。“瘪”字上古音为并母质部,“

”字的读音当与之接近。蒙邬可晶先生提示,“

戚”可读为“颦蹙”。“颦”并母真部,与“

”字声母相同、韵部对转,“蹙”从戚得声,相通均无问题。那么“

”字大概可以看作“颦”的异体了。《说文·频部》:“颦,涉水颦蹙。”段注:“颦戚,谓颦眉蹙頞也。”《玉篇·频部》:“颦,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蒙郭永秉先生提示,葛陵简零115、22 有个从首、从册的字,高佑仁先生已经指出此字与“瘪”字有关,“首”大概是由“自”讹变的。[10]

刘云、袁莹二位先生认为“

”应分析为两部分:“心”旁和除去“心”旁的部分。他们推测除去“心”旁的部分是由西周金文读作“柔远能迩”之“柔”的“

”(逨盘,《铭图》14534)演变而来的。

左旁为“西”,右旁为“夒”。“夒”旁所从的“

”不变,所从的“丮”如果演变为从“卪”从“册”的形体,“夒”旁就演变成

所从的“页”与“册”了。“自”应该是因字内类化从“西”演变而来的。他们进一步分析

的声旁是除去“心”旁之外的部分,而这部分又从“夒”声,“夒”“忧(憂)” 语音关系密切,因此

就是“忧”字的异体。[11]

滕胜霖博士在做《越公其事》的集释时提出:“

”从“

”声,读作“怫”,《说文·心部》:“怫,郁也。”“

”卽“扁”,“弗”帮纽物部,“扁”帮纽真部,声纽相同,韵部通转可通,唇齿相通的例子如:“鼻”“自”相通;“皕(䃾)”“自”相通;“臱”“自”相通等。但是“怫慼”未见于文献,故仅存一说。[12]

按:郭永秉先生将越公其事的字和新蔡简的字联系起来,极有眼光。高佑仁先生“首”大概是由“自”讹变的,虽然方向反了,但能指出二字形近讹变的关系,非常难得。滕胜霖博士认为“

”卽“扁”的说法非常正确,但他没有具体分析字形。“

”,从“心”,从“页”,“

”声。“

”与上文所说的清华十《四告》字形相同,即“

”之讹形。然则“

慼”可从邬可晶先生读作“颦蹙”。“扁”帮纽真部,“颦”并纽真部,二者声纽同属唇音,叠韵相通。帛书《周易·复》:“六三,编复,厉,无咎。”《周易·巽》:“九三,编筭,閵。”两处“编”传世本皆作“频”。《说文》:“颦,涉水颦蹙。从频,卑声。”古音学家将“颦”归入真部,其实“颦”可看作双声符的字,“频”“卑”皆声,“卑”帮纽支部,和“频”皆属唇音,“支”“真”二部韵近。《周易·复》“频复”,《音训》引《释文》“频,郑作卑。”“颦蹙”与上文“怡舒”意思相反,忧愁不乐之状也。简文意谓越王见到落的执事人心里忧愁不开心,不给他们饮品和食物。

三、秦文字中的“扁”及相关字

学者们在考释《越公其事》

字时大多不约而同地谈到刘钊先生的大作《“癟”字源流考》,刘先生在文中谈到的秦文字中从“

”旁之字如下所示:

金篆062杜翩[13]

刘先生做了精彩的考释:

前边论证过“瘪”字所从之“

”最早可能是由“扁”字讹变来的推论。如果这一推论不误,则“

”既可能是从“瘪”之省,也可能就是从“扁”。不论字形如何解析,“

”字从“

”从羽,都可以释为“翩”。[14]

根据上文对“

”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

”从“扁”的推断是非常正确的。左上部的“自”乃“

(首)”之讹形,“首”在传抄古文中就有这样的讹误,写作:

三18汗[15]

另外,曾侯乙器铭“䩉”字形如下: 

曾侯乙钟  

曾乙钟架[16]

通过“䩉”字两形体的对比,“

(首)”旁在曾乙钟架铭有所省简,极像“自”形。这足以证明“

(首)”讹成“自”的可能性很大。

“翩”左下部的“

”即“册”之讹,关于“

”“册”形近而讹的规律,刘先生的大作已经做了详细论述,下面略补充几例字形加以说明:

册:

《新蔡》甲三 137  

上海五·季17

典:

清华一《尹至》3  

清华六《管仲》13

清华八《处位》2  

清华六《子仪》3

秦印“杜翩”的“翩”下部与“册”还是比较接近的,只是上部和两短横变成了曲笔。到了圆形单字玺“翩”(

),下部就写得和“

”无别了,从上列清华六的字形也可看出这种演变的痕迹,五竖笔收缩笔画,与“亓”几乎脱离。

秦印“翩”的辨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个传抄古文的字形:

四4.23籀

李春桃先生的大著收录了有关此字的研究成果:

古文为“

”字。《说文》:“

,头妍也。从页,翩省声。读若翩。”按,大徐本反切为“王矩切”,《古韵通晓》归此字在鱼部,是以该形从羽得声,段玉裁注:“按此当纰延切。古音在十二部。《篇》《韵》王矩一切,盖有认为羽声者耳。《广韵》注云'孔子头也。’又附会以为圩顶之圩。”我们从段说,把该形归在真部扁字声系中。[17]

按:古文“

”就是“翩”,应分析为从“羽”,“

”省声,“

”即“扁”字。只是因为秦汉时期“

”之字形发生了很大的讹变,最初的构字理据逐渐不为人所知,导致“

”所从的“页”旁被误认作意符,《说文》虽然保留了“翩省声、读若翩”的重要信息,但仍认为此字从“页”,《广韵》甚至附会将字义解释为孔子头也。李春桃先生将该字归入扁声系,甚确。

刘先生大作还提到秦文字中的“癟”:

秦陶文  

《澂秋馆印存》37

刘先生认为“瘪”字较早的字形结构应该是从“疒”、从“自”、从“册”的,而从“疒”、从“自”、从“仑”的“瘪”和从“疒”、从“目”、从“仑”的“”则都是稍晚的讹体。最早的“瘪”字很可能就应该作“㾫”。后来“扁”字初形所从的“日”讹变成了“自”,“册”又讹变成了“仑”,于是就出现了“瘪”这种形体。

按,此字就是“㾫”。秦印字形《战国文字字形表》即收录在“㾫”字条下,[18]《玉篇》《广韵》中“瘪”字與《说文》的“㾫”就是一个字,表示“干枯”之义。刘先生认为二者很可能本为一个字,后来因字形的讹混或词义的区别,才分化出了“瘪”字,[19]完全正确。

四、多元化的会意字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扁”在古文字中有两种会意方式:或从“户”从“册”会意,或从“首”从“册”会意。但因文字形体在发展变化中产生的讹变,其中从“首”从“册”的会意字形,“首”讹变为“自”,甚至讹成“目”;“册”讹成“

”。讹变导致其字形丧失构字理据,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战国文字中常常看到同一个会意字可以有几组不同偏旁的组合,“殊”比类,合“同”谊。除了本文讨论的“扁”外,略举几例如下,以见会意的神奇之处。

“射”就有三种不同形式的会意构形:或从“弓”从“

(箭之初文)”作

(郭店简《穷达》8),会拉弓射箭之意;或从“弓”从“夬”作

(清华二《系年》64),会用扳指拉弓之意;或从“弓”从“夬”从“矢”或“

”作

(清华三《祝辞》5)、

(清华三《赤》1 ),会用扳指拉弓射矢或箭之意。

“剥”字同样也有多种巧妙的会意构形方式:或从“豕”从“刀”(或从“刃”)作

(《集成》4273 ,静簋)、

(清华十《四告》29),会剥牡畜之意;或从“豕”从“革”作

(《集成》4326,番生簋),会剥豕皮之意[20],且“豕”的身体部位多出一笔,可能是有意为之,以示“剥”之意;传抄古文的“剥”作

(海5.7)[21],从“肉”从“刀”,会剥皮取肉之意。

总而言之,这种多元结构的会意在当时属于构字能力较强的构形方式,但随着文字的发展,导致其辨识度不高,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启发,常常淹没于庞杂的文字形体中,无法辨识。

附记:小文在撰写过程中,蒙徐在国先生、滕胜霖博士提出诸多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整理与研究”(18BYY155)的中期成果。

[1]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63页。

[2] 孟良:《新编〈睡虎地秦简牍〉文字编》,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7年,第33页。

[3] 任秋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文字编》,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5年,第33页。

[4] 陈松长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5] 白于蓝编著:《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66-1267页。

[6]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 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6-175页。

[8] 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补遗二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7页。

[9] 黄怀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656页。

[10] ee:简帛网简帛论坛《清华七〈越公其事〉初读》,2017年4月24日,第18楼斯行之发言。

[11] 刘云、袁莹:《释清华简〈越公其事〉之“忧”字》,《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第1期。

[12] 滕胜霖:《〈越公其事〉文本集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9年,第166页注2。

[13] 沈春明:《金篆斋藏古玺印辑存》,嘉兴: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2018年。

[14] 刘钊:《“癟”字源流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5月8日;后收入《书馨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18-319页。

[15] 徐在国编:《传抄古文字编》,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第885页。

[16] 徐在国、程燕、张振谦编著:《战国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276页。

[17] 李春桃:《古文异体关系整理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341页。

[18] 徐在国、程燕、张振谦编著:《战国文字字形表》,第1082页。

[19] 刘钊:《“瘪”字源流考》,《书馨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第315页。

[20] 陈剑:《金文“彖”字考释》,《甲骨金文考释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266页。

[21] 徐在国编:《传抄古文字编》,第427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