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丨锐翁 内蒙古乌兰察布两个人的学校
图文/锐翁
【作者简介】锐翁,乌兰察布市日报社通讯员,乌兰察布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察右后旗摄影家协会会员,察右后旗爱心公益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郭海平一个在基层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37年的老教师,对自己的总结是“已习惯了农村的教学生活,热爱这里的孩子们,喜欢这里的老百姓,如果农村还有不能撤离的学校,还要继续干下去,直到退休”。朴素,实在。
谢凯一个先天性脑瘫患儿,历经了几乎被遗弃、放弃的生命历程,五个月大起由外祖父母抚养并在之后十岁前一直由二老坚持从“架行”到“拖行”再到“护行”直到“独行”的人生轨迹。对自己的梦想是“我以后还想上中学,继续好好读书。渴望爸爸妈妈像爱妹妹一样给我关爱”。简单,恳切。
在商都县西井子镇有个叫七邓营的村子,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让整个村庄干净整洁耳目一新,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庄里,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与这里结下了一段不解的情结,这样一结就是六年,只是因了一个叫谢凯的脑瘫患儿。
我们的记录要从这个小院子开始
六年前,郭海平老师从另一所乡村小学被调到七邓营村小学,对他而言这已成为家常便饭,37年间他调换了好多地方,从未离开过农村,但这一次,他的教学对象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儿童。
谢凯走进郭老师眼里的时候已经十一岁,经几年来外祖父母不屈不挠的坚持锻炼,勉强学会独立行走,步履蹒跚,脖子歪向另一边,含糊不清的表达像说天书,说话时嘴角直流口水。面对这样一个孩子,郭老师也开始犯难了,看着家长诚恳的眼神和孩子令人怜悯的境况,郭老师决定试试看,从学前班课程开始上起。
当年与谢凯同时就读的还有几个孩子,不多时这些孩子都“远走高飞”到县、镇小学就读,一下子,整个校园空空荡荡,只留下一个光杆司令和一个残疾儿童。之后原来的学校大院也被村委会利用,换成了如今的这个只有三间房的小院子,“七邓营小学”的牌子再也没有挂起来。此时,领导来做思想工作,郭老师明确告诉校长,不会有思想波动,我要留下来陪这个孩子度过小学。
从这一刻起,属于两个人的空间开启了漫长独特的相伴模式,迄今为止已经整整走过了六年,这样的日子,还有一年。
这六年来,郭老师和谢凯有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换言之,也只有郭老师能真正听懂谢凯的语言表达(笔者此去采拍郭老师做翻译)。
这六年来,从学前班开始到如今六年级,郭老师的课程都是按部就班,一招一式认真备课,认真教学,无论风雨,不论季候。他说,这凭的是自己的良心,凭的是自己留下来的决心,凭的是对孩子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特殊感情。
这六年来,郭老师一人身兼数职,教学、教导、做饭、清洁、炉工、保姆……
问到六年来是不是感到很孤单,郭老师说自己会调节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孤单也是磨练出来的,和谢凯一起整天就两个人,课中非常认真严肃地讲课听课,课后嬉戏互喷,谈笑风生。笔者亲眼所见,他们之间嫣然更像一对儿忘年之交的老朋友,老伙计。
放学孩子接走后,郭老师除做饭、独行、备课外,也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喜欢看些中医方面的书,很多书已经被他翻烂了,也看法律方面的书。看电视从不看电视剧,只看新闻联播、人与自然、央视一套七套九套十二套。每晚九点半准时关灯睡觉,不论春夏秋冬。微信没有特殊情况从不触及,被朋友同学拉群退出,拉群退出,连家人都说他是“抠门儿”不舍得流量。其实不然,他说,觉得这样既浪费时间也影响视力。
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从教这么多年经历了多少届领导,校长换了好多任,干部越来越年轻化,而郭老师仍旧呆在一线,不同其他老师想方设法调换到镇、县小学,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愿意留下来,尤其在谢凯这件事上,他是毅然决然。以至家人朋友说他脑子出了问题,同学说他不可理喻,甚至开玩笑的怀疑他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教学,是不是在本地有外遇了,他不解释不作答,一笑而过,因为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这份坚守的价值。
他说,这个孩子已经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孩子,两个人课内课外的默契非天长地久不能积累,孩子听课、互动和做作业的状态非常吃力,以至于一节课下来汗水从头顶一直流到脖根里,看着心疼。去年他做了个手术,学校临时调整了一个老师来接管代课,结果这个老师眼巴巴的盼着他出院,那个老师告诉他,他根本没法教学,语言无法沟通,教学缺乏生气,孩子也不能适应。
今年秋季,村里临时送来了两个“问题家庭”的留守儿童,一个四岁,一个六岁,多少给这个二人学校增加了一些生气。但实际上郭老师的教学任务更繁琐了,操的心也更多了。但他的眼神流露出的是慈祥的爱怜,他的嘴角泛起的的是幸福的微笑。
谢凯还有最后一个学年就要小学毕业了,毕业之后这个二人学校也将画上圆满而光荣的句号,完成它的最后历史使命退出教学舞台。郭老师却感到忧心忡忡,因为孩子上中学是个问题,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学校是难以接收的,这也是孩子的担心,但孩子上学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
我们无法预知孩子未来的学业究竟能走多远,孩子的梦想能实现多少,但是,孩子眼下是幸福地,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慈父般的老师,是老师的一份职业操守,是老师的一份爱怜蹲守,是老师的一份不离不弃的坚守,是老师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给了他知识,给了他文化,给他了力量,给了他希望,带给他快乐、开心和自信,是他此生的恩师,一生的朋友,永远的守望,坚强的信念,不屈的脊梁……
“老师像一位父亲一样每天辛苦的教育我,给我正能量”,孩子在作文本上写到。从老师这里,孩子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感受了父爱。
向郭海平老师致敬!
向谢凯小朋友喝彩!
笔者答应,明年毕业季再来看他们,一起参加他们的毕业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