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不当“救世主”

作者丨贾阳
全文共 7923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放弃。”
“公映也不安排了吗?”面对全现在的追问,湖南某四线城市的影院经理尚青叹一口气,“安排不了了,只能放弃了。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八佰》身上,但它不给我们任何的希望。”
尚青所在影院只有3个厅、204个座位,2019全年票房只有130多万。按照华谊兄弟针对《八佰》的特殊发行模式,该影院需要先行向片方缴纳保证金,才能取得放映资格。
从上周起,《八佰》的多种发行相结合模式就开始在业内引发波澜。最初的说法是,年票房200万以上的影城走正常分账模式,200万以下的影城则需要买断放映。随后发行模式开始不断变动,扑朔迷离。全现在采访咨询影院经理时,得到的普遍反馈是,没有看到过书面的通知,不是在钉钉群里更新消息,就是“收到微信语音通知打款期限”,还有的小影城根本无从联系片方,更不清楚自己适用何种模式。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华谊此举是正常市场行为,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举着打击偷票房的旗帜,也有规范市场的积极作用。
这将全国影院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阵营。华谊在上影节期间高喊“有担当的公司应该拿出强有力恢复市场动力的影片”,《八佰》作为疫情后公映的第一部商业大片被视为“救市之作”。但甘霖并不会普降。
01 ////

扑朔迷离的发行模式

《八佰》发行模式最开始引发大争议是因为一条传言——年票房500万以上的影院正常分账,200万至500万的影院需要花20万元买断放映,200万票房以下的影院直接失去放映资格。这被耸人听闻地推论为“直接放弃全国4200多家中小影院”。
这一传言随后被业内消息证伪,如今流传的是几种模式的结合:一是传统分账,适用于年票房200万以上影院;二是“保底+分账”,年票房200万元以下的影院按照票房的3.5%向片方缴纳保证金;据“霍比映画馆”,“买断模式”也的确存在,不过由是院线、影投与发行方确定打包买断,不再分账。
五洲发行一位资深从业者向全现在确认了3.5%的保底比例,“但是具体实施的力度,保证金到底交没交,交了多少,并不了解细节。”
点映期间频繁的政策变更,更是让全国的中小影院有点摸不着头脑:14日开放的首轮点映,只有年票房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院可以参与;经过周末口碑发酵,片方开始降低票房门槛到200万元以上,但每天不超过2个厅;周二,有业界消息,华谊再次放宽限制,正常分账和保底分账(按时打款缴纳保证金)的影院全部影厅开放密钥。
票房规模达到直接分账资格的影院,直接跟华谊发行团队统一对接。西宁某头部影城经理吴白告诉全现在,跟华谊在一个钉钉管理群交流,领了一个点映申请表,当时就填了两个厅,“今天放开的话,我们考虑再申请多开几个厅。”
苏州大新巨星影院所属的一条小院线,因为申请晚了,只赶得上19日公映倒数第二天的点映。
尚青所在的独立影城则在发行政策的缝隙游走。没有缴纳保证金,但影城在17日、18日都成功申请并安排了《八佰》点映,各收获了2000多块的票房。然而变故突生,“片方又反悔了”。尚青18日收到华谊地方发行团队的微信语音,令其“明天12点之前”把25,000元的保底款汇到指定账户上,否则将停掉密钥;8月21日到9月21日期间,如果票房超出25,000元,再另行分账。
尚青只得赶紧把19号开始的《八佰》预售都关闭掉。“我问他有没有通知之类的东西,到底付的什么钱,上面还有董事长要看的。但至少我没有收到书面通知。”他的影院决定放弃缴纳保底款。
而按照25,000元的保底款倒推,尚青公司保证金缴纳比例在1.8%左右,比网传的3.5%低了近一半。这也说明在具体的执行中,《八佰》的发行方案还有更多变体,浮动空间很大。
除了以上情况,华谊还规定,部分在上年度因截留票房等被处罚过的影院,无论票房高低,都必须按比例预交保底金额。
02 ////

影院利益分化,被抛弃的与被拯救的

“我们不仅符合正常分账的标准,还是好的之中更好的。”沈阳电影公元影城是一家沉浸式影院,所在商区在2018年改建成了民国风情街,创始人鲍华对全现在称,“去年在《八佰》原定上映前,我们就做了大规模的动作,复原了四行仓库,做了机枪沙袋,还开发了浸没剧《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两天我们影院非常不错,优势体现出来了。”
图片来自微信自媒体“大帅小事“
“这两天在很多群里,大家鸡飞狗跳的,有骂的,有不愿意的。”鲍华称,“这也是华谊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毕竟很多小影院的很多操作不太正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创新的尝试对整个电影市场正规化肯定有促进作用。”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公元在17-18日两天《八佰》点映票房累计已经达到1.5万元,日票房在全市67家已开业影院里排名19。
对于年票房规模1000万以上的影院来说,《八佰》的提振作用尤为可喜。而随着点映资格方开到200万票房影院,整个电影市场都开始被点燃观影热情。截至18日晚间,《八佰》电影票房就已破亿。而根据以往《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点映期被引爆的经验,不少市场预测《八佰》将复制,甚至超过《哪吒》的表现。
常德的尚青对于《八佰》则爱恨交加。
“我们好不容易才喘了一口气可以存活下来。好了,现在钱还没有挣到,再交一个两万五,肯定要死翘翘的。”据尚青介绍,影院7月25日开业到现在,累计票房不过1万元出头。粗略算下来,在国庆档之前,保底的成本“肯定收不回来”。
“就好像对待病人,先把它治好。要是先有几部大片新片正常放映,影院有点本钱了,然后片方收取一些这类费用,我们是可以接受的。”放弃《八佰》点映公映资格,尚青准备熬过9月,卯足劲等国庆档,“这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些希望。”
西宁的吴白没有这种忧虑,他的影院去年票房也超过1000万,今年顺利进行《八佰》点映,每天排两场,因为疫情只能上座50%,基本上中午一两点就卖完票了。
但吴白本人对于这种发行模式有些看法,“确实新颖,但对有些影院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也不现实。后期实行起来,会特别让人不舒服。因为电影卖得好坏没法精确估量的,现在口碑两极分化得厉害,如果同意保底,后期卖不上去,受害的还是影院。”
被问到这种发行模式会否影响到以后与华谊的合作与排片,吴白沉默了一会儿,“影响肯定是有的。肯定要慎重了。”院线与片方屡见不鲜,前有万达和华谊的排片之争,近来有院线对《囧妈》弃院转网的猛烈抨击,然而被疫情大伤元气的影院,目前正要靠片方输入的血液争取新的生机。
在最早的一些媒体报道中,有分析称,华谊的发行政策相当于直接舍弃掉4200家中小影院。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一数字有非常大的出入。首先,据“一起拍电影”统计,去年有效统计的200万票房以下影院是3700家,目前复工不到2500家。而也有一批影院,年票房未达到200万,但仍有资格,因为直接走院线渠道。
没有所谓的一刀切“放弃”,但不同规模的影院确实被划分成了不同的级别。在首个商业新片独占的发行期中,形成了一个暂时的供需极度不平衡,因而话语权差距巨大的电影市场。
03 ////

华谊不当救世主

不同于影院端对《八佰》发行方式的巨大争议,一些发行从业者、行业分析师的看法则更客观。
“特殊时间,市场也在随时变化,每个影片有自己不同的发行需求和策略,这是正常的。”某影业公司发行业务负责人向全现在表示,“不过并没有听说最近几部国庆档定档的大片,有什么特殊的发行模式。”
“这个其实就像回归胶片时代一样,那时候卖拷贝需要保底。”五洲发行的一位资深从业者称,“只不过数字放映了,就不用这种方式了。之前正常时期,一般不会用这种方式,三四线中小影院也是大家要争取的份额。”
目前业内把华谊采用多种发行模式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回笼资金;二是防止小影院跑路倒闭,票款追不回来;第三则是华谊在发行通知里特别提及的,抵制透漏票房。
为了防止透漏票房以及偷拷资源,在保底款之外,《八佰》的密钥也是分时段开放,避开了晚间。
“华谊是打着整治偷票房的大棒,电影局肯定是默许的。”行业分析师七穆认为,“这件事的核心在于,华谊算了下账,发现票房靠后的影院跟透漏票房的影院重合率比较高。他们偷票房的厉害程度,可能超过华谊给他密钥赚到的钱。”
七穆分析称,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华谊的发行方式无可厚非,双方就没有签订任何的供给协议,华谊没有任何“救市”的责任。而以往的分账比例是一个行业约定俗成的东西,从来没有严肃规定过,片方与影院“争利”是一个老问题,“基本上每一个制片大佬都发出过重划分账的声音。”《八佰》的发行也是这种争端的延续。
当然,设置“即时打款”选项,跟华谊自身的财务状况显然密切相关。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华谊兄弟已连续亏损6个季度。2019年,华谊巨亏39亿,这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亏损,也是其连续第二年亏损。根据相关规定,华谊要每周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如果2020年不能由亏转盈,这家曾经的影视龙头将直接退市。
“保底款”这笔钱不通过院线分成体系,直接到账华谊。而如果通过院线,片方拿到回款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那么华谊能提前回笼多少资金呢?此前被外界传说20万的保底金额并不切实,涉及到的影院数也远不到4200。如果按照3.5%的比例、100万的票房中位数、2500家已复工的影院数粗略计算,华谊从中小影院最多能提前锁定8,750万票房。考虑到一些影院放弃排片,直接可回笼的现金流或再大打折扣。
华谊兄弟近年股价表现
相较于10亿规模计的预期票房,这只是很小一部分。但也是一笔重要资金。
更大头的在后面。
离《八佰》公映还有1天多,猫眼最新点映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中午,八佰预售总票房已达到1.49亿。
电影公元创始人鲍华向全现在预测,“这个电影票房肯定没问题,原来业内就预测30亿以上吗,现在即使受疫情打击,我估计20-30亿也没问题。”
七穆则有不同看法:10亿是一个门槛。这个片子如果引爆,就能冲着10亿以上去;但史实问题,或成为隐患。不怎么了解历史,并且对于历史有着非常莫名美妙想象的观众可能成为第一波口碑发酵人群。一旦知识分子群体进入了,会对这个影片抱有很大的批判,后续可能有连锁的负面评论出来,它的市场风险会越来越大。
“这个片子太难说了,不好预测。”七穆总结道。
(尚青、七穆、吴白为化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