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奎:摆地摊的老人|散文
文/李大奎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文学爱好者,贵州湄潭行政工作人员,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小说一百余篇散见于媒体。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上周末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好,初夏的阳光分外灿烂,心情也明媚起来,于是吃过晚饭后,我哼着《信天游》,循例往明月大桥去往德宜信广场溜一圈。
刚走过大桥,只见两个六十开外衣着干净、朴实的老人在桥头转角处一宽阔的水泥地面上张罗着销售水果。大娘坐在一个小凳上,面前支着一个小摊,放着一个红色的干净塑胶桶,上面用茶盘摆上了一些削好的新鲜菠萝,旁边放了一个装有大半清水的透明缸。大叔坐在另一个小凳上正削着菠萝,背后靠着一辆七成新的电三轮,货箱里装有十多个火红完整的菠萝,还有一些苹果、香蕉、胡桃和柑橘,拴着一个小喇叭不停地打着招呼"快来看,快来买,新鲜的水果,好吃得很。"
我不由得走向大娘,"大娘,菠萝怎么卖?"
"三元一片,才削好的。年轻人,你自己挑?"大娘热情地回应道。
"好的,我选一片。"我愉快地随机从茶盘上挑了一片。大娘接过去很干练地把菠萝放在清水缸里洗了洗,递给我。我付了三元钱,接过菠萝边吃边与大娘、大叔攀谈起来。“大娘、大叔,您们的菠萝很好吃,生意一定好吧?"
大叔点了点头,大娘笑着说,还行,又看了看我,见我懂得礼貌,朴实得很,于是亲切地打开了话闸。
大娘说,摆这个菠萝摊主要是可以同顾客说说话,摆摆家常,顺便也活动下筋骨,排解孤独的老年生活,不至于太寂寞。顿了顿,大娘见我在认真聆听,接着又说,这些水果是遵义的一个侄子发来的,他主要就经营水果生意。侄子最先不主张我们两个老人摆地摊售卖,说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家里现在又不是过不去。二个女儿也在待遇还算好的单位上班,都已成家,喊我们安度晚年,用不着弄什么买卖,平时就四处走走,与亲戚朋友叙叙话,拉拉家常,有机会就去参加"夕阳红"组织的"老年游"等方面的活动。
我回应着大娘,"那,大娘,您们二老可以这样生活噻,还可以陪陪女儿,帮衬着带带外孙,用不着摆摊这样劳累操心,不是更好吗?"
大娘笑着解释,摆地摊倒不怎么累,只是她与老头子原本在乡下务农,农村生活惯了,城里"车水马龙"的生活有些不适应。三年前,因两个女儿喊来城里帮带外孙。于是"响应号召"处理完老家事宜后来到县城,大女儿已为我们购置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三居室。大娘随及右手指了指斜对面"滨江时代城"临街面的那栋高楼,说,就那里,二楼,采光还不错,我和老头子现就住在那里。
我顺着大娘指的方向,看了看,说:"大娘,这里的房子挺好的,您们单独住没带外孙?还习惯吗?"
大娘指了指大叔,微笑着说:两个女儿其实都已请了保姆带孩子,还有亲家在帮衬照顾。当时我们俩老就明白了女儿们的心意,她们是要我和老头子不用再呆在农村了,是时候走出来体验城里生活,起居上更方便一些。顺着女儿们的想法,我和老头子就住进这套房子,女儿们常来问候,一到周末,我们俩个老人也去女儿家串串门,看看外孙,陪陪亲家。这样的生活倒无所谓习不习惯,只是闲下来的时间很多,我就想着找个事做也补贴下家用。在老伴的支持下,征得两个女儿同意,与侄子联系好后,侄子应时发来时令水果,叫我们随意卖,开心就好,他只收成本。就这样,我和老头子就摆了这个地摊,基本上就是消遣晚年时光,当然,还可以找点零用钱。老了,也不能总依赖女儿,拖累她们噻!
大娘的一席话让我很感动,她多像我的母亲,心里永远想着自己的孩子们,时时刻刻都是支持、理解和包容。这就是伟大的天下父母心吧,一生无私地关爱着子女。
瞬间,我对大叔、大娘多了几分心疼,赶忙请大娘喝茶,大娘见我很尊重她,依旧认真地听着她的"唠叨",很高兴地端上茶杯喝了一口茶润润舌,接着又道:我和老头子,平时也注意着自己的身体,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才出来守这个摊摊,樱桃、枇杷、杨梅、甘蔗、脐橙、柚子等等随季节售卖,还别说,一年可以找个三、五万,这样也可以给两个女儿减点压,她们现在的生活尽管有保障,但也不容易,能为她们节省点就节省点,趁现在年龄还不是很大,还动得。
大娘爽朗地说了这么多,看得出,大娘很健谈也很能干,年轻的时候肯定风风火火。大叔很少插话,最后才简单地应和了大娘一句方言:对头。我猜想,大叔一定是默默无闻只管埋头干活的老实人,他与大娘一辈子恩爱着,把爱藏在了沧桑的岁月里,不愿更多地显露出来。
我不由得仰慕二老这样"相濡以沫"简单而又默契的晚年生活,"少时夫妻老来伴,心有灵犀一点通。"二老对生活的理解,对女儿拳拳的爱,就像清澈的溪流,润泽着世间万物。二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原本,二老在乡下完全可以闲下来生活,或者像"苏大强"那样倚老卖老地横加指责。但二老为了带外孙放弃了清宁的老家,毅然来到城里生活,"没带外孙"下也没有对女儿半点指责,而是明白女儿的孝心,并理解女儿成家立业"人到中年"撕裂的生活不易,不怕苦累地张罗着并不起眼的地摊,只想自食其力地找点辛苦钱,不愿给女儿增加负担。这是多么好的父母呀!
是二老不怕寂寞不怕孤独,不想安度晚年,不习惯休闲的生活吗?显然不是,只不过是二老选择了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一心为女儿着想,一辈子负重前行罢了。
作别二老后,尽管我走出了很远很远,二老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二老的言行其实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照亮了我熟悉的归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