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课,就开始有人逃离了​

一上课,就开始有人逃离了

这次来兰州,可谓有趣!一开始上课,老师就开始讲述疫情的严重性,结果听课的学员们就开始按捺不住了。

七八十人的班级,顿时变得不安起来,进进出出,有的出去就直接也没有回来了。我是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才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而不能一听有疫情,就赶紧跑。

后来,带班的老师也出去了,他们也许是开了碰头会商量这个事情。班长带回来的信息说,如果要走现在就可以走了。有了这个信息,我才下定决心要走的。不过,在我决定之前,我已经在“公务行”里尝试订票。我想先订票,不付款。如果真要走然后马上付款。可是,我连续订了几次,都说是因为平台原因而无法预定。

既然要走,那总是要想办法离开的。打了个电话给机场的朋友,她明确告诉我机票已经没有了。而且价格一直在上涨,从几百到两千三。

能不能通过其他城市转机呢?我们三个温州的校长坐在一起商量,要隔离也得去温州。再说,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第二天走和第一天走结果是一样的。听他们这么一说,也对。我们就选择了第二天的飞机,离开兰州。

回到宾馆准备好好看书,这时张延银校长来电说,先去做核酸检测,万一上飞机需要用。陈建杰校长说,还是先不测,万一说要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呢?再说,现在去医院人群更复杂,到时候更麻烦了。

那就等吧。下午,我就在酒店里通过微信处理一件事情。与一位遇到问题的老师进行了长聊。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数据,每天一个人必须要有两万字以上的语言输出。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地方去表达,是很容易憋坏了的。

在与这位老师的对话中,我建议他学习用朋友圈或者是简书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想法。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方法?

傍晚,我和张校长走出酒店,来到仅有三百米之远的黄河边。来到兰州,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也算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站在岸边,看着黄河奔涌而去,如此匆匆,最终都是进入“水的循环”。而不同的恰恰是匆匆的经历。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黄河边,我们看到了一种令人心动的植物——楸子。满树的红果子,在稍黄的树叶间一簇簇的,特别引人注目。我们一下子就被这美丽的揪子树给吸引住了。拿出手机拍了好多照片,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这样一株美丽的楸子树。

回到酒店,到张校长的房间,听他聊了很多话题。大多都是关于读书的。他还推荐我读一本他正在读的书《往事并不如烟》。我将此书带到房间,刚想坐下来细读。不料,手机来信息,机场从明天起必须要有核酸检测结果。

三个人打车到兰州市人民医院,这里已经排满了长长的队伍,都是来做核酸检测的。虽然已经是在医院检测,但是我们又担心明天是否可以取得结果。问了医生,医生告诉我们他们也不知道,只能我们自己等待结果。

比起我们瑞安的核酸检测,兰州人民医院要便宜好多,才二十三元。核酸检测结束后,我们打车回酒店,跟司机千嘱咐万叮咛,千万不能经过城关区。刚刚来的路上,我们也是这样跟司机交待的。司机听我们这么强调,也感到有些不自然了。我看他右手特地去推了推口罩,以免鼻子露在外面。

回到酒店,洗完澡,躺下来捧着《往事并不如烟》,等待明天的到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