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赵心放《传统观念》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王在英国留学三年考取了硕士文凭,他爸老王给我打电话说,这小子已动身回国,到家后就来拜望你们。
我们两家人颇有渊源哦,老王和我是老乡,老王的夫人是我大学校友。小王嘛我是看着出生和长大的,他读中学时英语是软肋,其他功课都还不错,三年前想出国读硕,英语考试没过关。老王两口子来找我救急,说现在的年轻人,脾气犟着哩,这小子一门心思盼出国深造,如不能如愿以偿,不知会发生啥事。你是英语专业的博士,当辅导老师绰绰有余,只要保证他过关,不管开多少培训费都行。
我不是见钱眼开的人,特看重“情”,没收一分钱培训费,用了三个月工余时间,给小王恶补英语。但这期间弄得我的家庭关系有了疙瘩,老婆冷嘲热讽我是当代的活雷锋,民族优良传统的不二继承者。幸好这小子勤奋认真,我这么竭力调教一番,英语水平直线上升,很快就踢开了出国留学的绊脚石。
按照知恩图报的传统观念,功成名就回来看看当年相助之人,赠送一点礼品,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我想到,现在小年青的传统观念淡薄,作为老一辈的人,不要在这方面抱残守缺去讨没趣!在电话中,我平平淡淡淡地给老王说:甭这么客气哦,来玩玩可以,提前打个电话以便作安排。
今年元宵节那天,老王一家三口到我家来了。三年不见,小王体貌没啥变化,只是感觉到他的神态举止成熟了不少。闲聊几句后,他笑着边从包里掏东西边说:谢谢叔叔当年的大力帮助,鹅毛虽轻却是从万里而来的,葡萄酒叔叔品尝,香水阿姨用,几本画册给小妹妹看。
我当然知道、历来也很欣赏英国人馈赠礼品的习俗,不由得喝彩道:不错,习俗也要师夷之长技嘛。接着我又说:今天两家人相聚,为小王接风,是双喜临门,由我家尽地主之谊。
中午时分,两家人来到我预约的一家餐馆,时值就餐高峰期,服务员传递酒水饭菜来去都是小步快走。我点的菜中有份锅巴肉片。吱吱作响冒着热气的大盘锅巴上桌后,一个高挑稚气的姑娘,看模样不上二十岁,端来一大碗肉片汤汁往盘中淋,可能是碗太烫加上忙中出错,好几滴肉片汤汁溅落在我的浅灰色新西装胸前,浸染后像用写意法绘出来的一朵花。姑娘慌忙放下碗,皱紧眉头不知所措。我的夫人立马唬起了脸:啷个办?老王夫人吼道:今天免单,还要补差价!在旁桌忙碌的一个服务员走过来给我们说:她叫小梅,还是学生哩,家里的残疾哥哥这几天脾气特别不好,爸爸多年来都在沿海打工,妈妈是这馆子的服务员,要去照料又舍不得这份工钱,给老板说尽好话,叫小梅来顶几天工。小梅以前寒暑假时来打过工的,要说也是熟门熟路,今天不知为啥出了纰漏?
我这套浅灰色西装是刚重新添制的正装,正装嘛专门用于参加重要活动和接待贵宾,价格当然不菲!今天第一次派用场,就遇到这事,我懵得不知说啥好。
邻桌的食客纷纷打抱不平:有什么说头?叫老板来,赔件新的,过年过节触霉头,除了免单还要给精神损失费,想赖账就打110。一个性急的食客掏出手机,自告奋勇要代为报警……
意想不到的是,小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微笑着给大家说:谢谢各位关心,请相信我们自己能妥善处理好。
小王这么讲后,邻桌食客不好再打干帮,纷纷自行就餐。小王坐下来后问小梅:妹妹啊,你不是新手,为啥犯这种低级错误?小梅呜咽着说:昨天晚上和妈妈一起送发病的哥哥到医院,忙了一晚上没合眼,人很恍惚,是强撑着来上班的。
小王给小梅说:你先不要给老板讲,自己去忙,我们商量后再说。
小王劝大家吃了一会后说道:今天发生的事,与我刚去留学时发生的事一模一样。我家原来住的职工优惠房处于城中繁华地段,比较管钱,爸妈把它卖了为我留学筹措资金,另外东拼西凑几万元首付款,在远郊去按揭了一套十年分期付款的小户型,他们这么大年纪为了我当房奴,还要每天东奔西跑,这事给我的震动很大。
我去后不久就千方百计找打工的机会挣钱,为家里分忧,在家华人餐馆当侍应生的第二天就遇到这种事。我当时吓坏了,感到自己的末日已来临。殊不知就餐的老先生夫妇微笑着连声说ltdosen'tmatter(没啥),温言细语的不断安慰我。交谈中,我介绍了我的学习情况和家境,也知道了老先生还是我就读那所大学的退休教授,遗憾的是另一个专业的。在留学期间,两位老人给了我不少帮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老先生说的那句话:你心有多宽广,你的人生道路就有多宽广。
叔叔这样好不好?我在留学期间,在洗烫衣房也打过工,算内行了,你衣服上的渍印由我来处理。还没给你和阿姨说,我的工作已落实,这个月底就去报到,薪酬还不错,如果渍印处理的效果不理想,我也有买件高档西装的经济能力。
我的女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平时沉默寡言的她,这时一字一顿地说:王哥哥说的办法要得!服务员姐姐好可怜哟,不是故意的嘛。
小字辈们的一番话,我“脑震”起来:他们的传统观念……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