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义|被误读的“三纲”——《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三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记述了儒家根本心法,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核心教材。

作者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太极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弘书院院长。《<大学>修身理路体证》是根据作者2019年面向资深传统文化研习者的几次讲座整理而成,并首发在中弘书院公众号上。讲座内容对《大学》作了不同常规的解读,清晰还原了“大学之道”的目标、路径和起点,指出了一条至简至易而又至广至大的人生正道,对我们广大太极学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故特请作者略作删改,分4期在本公众号上连载。后期将择机组织对儒家经典的专门学习,敬请关注。

Editor's note

《大学》头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纲”。何为“大学”?有认为,“大学”就是“大人之学”。那何为“大人”,有从年龄上讲的,也有从君子小人角度讲的。也有的认为,“大学”其实就是古代的“太学”,指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专门培养国家高级管理人才的地方,所以《大学》就是透露古之“太学”的核心教学内容的。我们查了四书五经,除了这里,其他地方都没出现过“大学”这个概念。所以各种解释其实都是猜测,谁也不敢说自己的解释就是绝对正确的。实际上,我们也完全不必要抛开《大学》本身,对“大学”两字作过多的发挥。我们回到原文,知道是在讲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的核心宗旨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够了!

那接下来就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搞明白:一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分别指什么?二是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逻辑关系?我们先看朱熹是怎么解释“三纲”的。

根据朱熹的解释,“明德”是我们人人本有的一种东西,它虚灵不昧。虚,则无实体;灵,则能产生功用;不昧,则不被其他一切东西所污染、永远超然独立。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身上到底有没有这种无实体却又能产生实际功用的东西?人的智慧有没有实体,能不能产生功用?人的良知有没有实体,能不能产生功用?我们写文章时候的灵感有没有实体,能不能产生功用?这一想就会发现还真是有这样的一种东西存在。那“明德”到底指哪个,就暂时先留给大家慢慢去琢磨了。“明明德”就是要让这个实际存在、一直在发挥作用、却又经常被我们忽略无视的这个无形的东西重新彰显出来。朱熹的这个注解还是靠谱的。

“亲民”,朱熹沿用程颐的意见,将其改为“新民”,就是要让民众革旧迎新的意思。就是自己明明德了还不够,还得帮助天下人也明其明德。这初看起来感觉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再联想到佛家也讲自觉和觉他,正好可以相对应,似乎就更有道理了。可是,仔细一琢磨,麻烦就来了!

第一,朱熹把传文“诚意”章中的“康诰曰:作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移花接木,挪到前面来作为对“新民”的解释,可是这段文字引用三处经典,全是在讲新自己,没有哪一句是在讲新别人呀,根本对不上号!

第二,大多数人往往都会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需要改变的是他人,是不是这样?当你觉得你已经明明德了,想帮别人也明其明德的时候,很可能对方也正想着要来帮你明明德。这时候怎么办,是你听他的还是他听你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夫妻之间刚开始都想改变对方,结果吵了一辈子,最后发现,其实谁也改变不了谁。我们连最亲密的家人都改变不了,还想着改变天下人?如果一个人心里总存着要改造他人的想法,无论走到哪都会搅得鸡飞狗跳,对不对?

第三,想改造他人的这种想法,与其他儒家经典的思想也是相违背的。《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里也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周易》讲“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些讲的全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没有哪一处讲过要去改造他人。所以把“亲民”当“新民”讲,尤其理解为要去改造他人,我们实在不知道能从哪本经典找到理论依据。

佛家的自觉觉他也从来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件事。谁敢说我已经完成自觉了,现在我要开始觉他了呢?《金刚经》里须菩提就说到,“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六祖惠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既不敢自认为已经修成,也不会认为别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怎么会有要教育改造他人的想法呢?实际上,一个人在“自觉”的时候,其一言一行必然对周围其他人产生影响,客观上就起到“觉他”的效果。所以,真正的“觉他”是一个与“自觉”相伴随的自然过程,而非有意追求的目标。这与上述儒家经典所传达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亲民”不是“新民”,不是去改造他人,那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回到原文中来,认真通读全文,就可以发现“亲民”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以民为亲”的意思。人与人之间不是来相互算计、相互争斗,而是来互相服务、共同成就的。《大学》后面提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又以文王为例,“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全是围绕自己的人生角色,处理好与每一种角色的相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

国图馆藏《四库全书》之《礼记·大学》(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大自然的一份子,都在以大自然赋予自己的身份,参与天地大自然的运行,所以,认清自己身上的每一种人生角色,履行好每一种角色所承载的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知天命——知道天之所命!能如此,则天理无亏,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人,人生可以完美交差!南怀瑾老先生说“亲民”就是走进“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一厢情愿、没有边界、不分对象的泛化服务,而是有什么身份做什么事,依循自己的身份为相关对象人做好服务。

再看“止于至善”。朱熹注解为“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又解释“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于是后人就都在如何“去人欲”上下功夫,最后发现人欲根本不可能去除干净。很多人前标榜仁义道德的人,背后照样也是人欲的俘虏,成为自欺欺人的伪君子。这也成为后人抨击儒家思想以封建礼教钳制人性的主要论据。那“止于至善”到底什么意思,我们暂时放一边,先来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的关系,三者关系搞清楚了,“止于至善”到底什么意思也就清楚了。

三者关系,朱熹是这样讲的,“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我们再看南怀瑾老先生的解释,“明德立己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己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两位老先生虽然对“亲民”的理解不所区别,但对三者关系的理解是完全一样的,即

这样的理解有没有问题呢?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自己写文章,我们说某个事需要A和B两个环节,而且A和B两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极致才行,那后面是不是必须论述A和B到底该怎样去开展?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叫极致?对不对?根据这样的逻辑,《大学》后面是不是需要回答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怎么样才算“止于至善”,对吧?朱熹为了自圆其说,认为格致诚正就是对应明明德的功夫、修齐治平就是对应亲民的功夫。但我们前面已经把《大学》后面的文字都捋过一遍了,经文部分第二段是在论述“人人需要以修身为本”,传文部分又是在论述“为什么A需要先有B”,根本没有对这所谓“三纲”展开论述,也根本没有讲如何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发现。我们不把“明明德”和“亲民”当成“大学之道”的两件事,而看成层层递进的关系:“大学之道”就在“明明德”;而“明明德”就在“亲民”;“亲民”就在“止于至善”(如下图所示)。如此一来,目标、路径、标准就都有了,前面的一切疑惑就全部得到圆满解决。

这里在讲,有一门叫“大学”的学问,其宗旨就是“明明德”,就是要让自己的天赋本性不被遮蔽,重新彰显出来。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话就已经讲完了。

而想要实现“明明德”的目标,需要根据自己的各种人生角色,履行好每个角色的天职,这就叫“明明德,在亲民”。离开自己的人生角色,妄图通过什么特殊法门去“明明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个道理《中庸》里叫“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那为什么“明明德”必须在“亲民”上下功夫呢?这个《大学》里没有明说,我们可以从《中庸》找到这个答案。我们之所以未能“明明德”,是因为大自然需要我们去完成某些任务,因而赋予了我们各种身份,这就是“天命之谓性”。我们的自我意识一旦被锁定在这些身份里面,过份执着,以此为“我”,就会失去对自己生命本来面目的体认。我们想要从这些身份里面解脱出来,必须完成好这些身份所承载的天职,任务完成后这些身份就不再需要,于是遮蔽“明德”的那些东西就自然消失,“明德”自明。这就是“率性之谓道”。

这就象国家派到非洲的大使,完成好大使任务,自然就可以回国,而不是嫌弃非洲环境不好,老是钻营各种提前回国的办法,更不是忘了自己身份开始在当地经营自己的小天地。那些把自己现成的人生角色任务丢在一边,成天钻研各种修炼法门妄图以此解脱的所谓修行人,与前者何其神似!那些汲汲于追名逐利多占各种资源的人,与后者何其神似!

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从佛家、道家找到印证。按佛家的说法,我们是因为跟一部分人缘分未了,这才到人间来,与这些有缘人产生种种关系。我们随顺缘分,把该了的缘了了,这就叫“随缘了缘” ,所以禅宗三祖僧璨《信心铭》开头第一句就说“大道无难,唯嫌捡择”。再看道家的“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消极等待,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是现在很多人极大的误解。“无为”就是不带任何个人利益算计,而是明白人算不如天算,知道按天理而行才是最好的结果,所以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挑肥拣瘦。这些跟我们刚才讲的“明明德”在“亲民”,道理是不是完全一样的?

那“亲民”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呢?是不是为他人做得越多就越好呢?有一个笑话,一个女生穿着很厚的衣服去上学,同学很奇怪地说,你怎么这么夸张,穿这么厚的衣服,有那么冷吗?女生翻着眼睛幽幽地说“你不知道吗,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些家庭会因为重大纪念日是买玫瑰花还是菜花而吵架,甚至闹离婚。我们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有时候并没有去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而是根据自己的所谓理性自行其是,然后还奇怪为什么自己为对方付出了那么多,对方怎么还不满意。所以“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并不是无限好的状态,而是恰恰好,是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状态。“不及”说明是缺位了,“过”了说明是越位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就是恰到好处的状态,就是至善的状态。

《中庸》里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说的就是这个无过无不及的至善状态,很少有人能够把握好。我们虽然知道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但这只是一个大方向,怎样才算把仁、敬、孝、慈、信做到位,需要在生活中用心体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才是最见功夫的地方!

这样解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不是清晰明了?我们再一起总结一下。“大学”这门学问,目标是“明明德”,也就是要让自己的天赋本性不被遮蔽,重新彰显出来;路径是“亲民”,也就是围绕自己的各种人生角色,履行好每个角色所承载的天职;标准是“止于至善”,也就是履行自己每个角色的天职,要把握好尺度,做到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才算真正完成“亲民”的功夫。目标、路径都非常清晰,也非常简单。人人明白这个理,马上就可以开始做,做了马上就可以见到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