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陶建军《寒冬夜煮茶》
文/陶建军
【作者简介】陶建军,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现在麻城市木子店镇熊家垸村担任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有一首《冬至煮茶》的诗是这样写的:“榄炭羽扇手亲煎,小炉石铫生翠烟。独对残阳会古人,一刻茶闲一冬暖。”诗歌描写的意境令人着迷。可以这样想,一个精致的小火炉,燃烧着几根红彤彤的木炭,上面一枚茶壶,想必茶壶是那种古旧的泥壶,清澈的山泉水,和上好的茶叶在壶中慢慢加热,一个高雅的文人秀士,手拿羽扇,慢慢煎着茶水。待沸水发出噗噗声,茶叶上下翻卷,便能听见从壶口飘荡出的词句,那是泡茶人酝酿了一冬的独白,文火一烧,就烧出了下一个春天。
很羡慕古人的潇洒,顺天应时养身心,君子安身静体百事绝,寒暄一壶茶,且助阳气始生发。阅金经,调素琴,煎佳茗。我也曾反复思考,人们为啥喜欢将茶叶放在茶壶里面煮沸,我想原因很多,一是自在闲适,温补身心,冬季天寒,煮沸的茶水能够给人足够的温暖,与时节相宜;二是体会慢自在,茶生活,会古意;三是学习品鉴不同火、不同水、不同器、不同心境状态下的茶感滋味变化;四是招待好友,情深意长;五是在冬至日以后的寒冬天气,就着寂静的夜晚,或者皎洁的冬夜的月光,憧憬着"冬至阳生春又回"的感觉。
我也很喜欢煮茶。我们驻村扶贫的木子店地区,山高林密,冬天的夜晚寒冷异常,到了下雪天气,更是寒风刺骨,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特别是这样的夜晚,我喜欢坐在木炭或者劈柴的火盆边,弄一个瓷壶,泡上茶叶,让炉火慢慢烘烤瓷壶,将里面的茶叶煮沸,让沸腾的蒸汽与茶叶的香味一起散发出来。然后一小杯一小杯的慢慢喝着,烫,或许更好的激发茶的那种酣畅的滋味。
有很多朋友,对我这种喜好,是感到不可思议的。煮的茶,味很浓哦,有时候甚至苦而且涩,很容易让人兴奋。就像浓浓的咖啡,让人容易失眠。
养成了这种习惯是当年在山区工作的时候。
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我们六个年轻人,曾经一起在鄂东北的一所普通初中工作,几栋平房在梯级的山坡上,简简单单的构成了我们的学校。
那时节的农村,认得某地是学校,最好的依据就是有两个木质的篮球架,它们构成篮球场,篮球场的中线处,有个木质的旗杆,旗杆上国旗在高高飘扬,不像现在,农村,做的最气派、最阔大的房子就是学校。
校园是简陋的,可是我们的生活则是有意思的。
春天里,我们六个人王、伍、徐、宋、程以及我,会相约到山上去,寻找兰花,品味陈毅:“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夏日里,我们会在佳木秀而繁荫的时节,到我们六个人的某一家体会一下农村插秧收割的乐趣。
秋天里,在大雁南飞,野菊飘香的日子里,我们会去松林之中,采摘蘑菇。那种野菌,煮出的香味是日后几十年梦中难以忘怀的美味。
似乎到了冬天,大山的风吹得我们不敢出去。可是这并没有关住我们年轻的心,在每一个冬夜,我们会烧起火盆,在暖暖和和的火炉边,谈论着生活。
火盆边,煮着茶水,那不是什么名茶。就是产自乘马岗山地的很普通的绿茶。我们将它放在火炉边烘烤。水汽与香气一同飘出来。那时有个小小的茶杯。上面有五个字:可以清心也。这五个字,我们转动着茶杯,可以有五种不同的读法,意义也自然不同: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新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在读着读着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佩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佩服古人真能够将汉语的精妙与茶文化结合的完美。
更多的是,我们在那种滚烫而且香气馥郁的茶水中,常常激情四溢,我们的谈资当然更多的是教育教学了!常常为教学的事情争论。
伍那时候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比我这个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然学业造诣要高,懂的事情要多。
有回谈《醉翁亭记》中间的“也”与“而”的用法,我们的争论至今还记得清楚。这篇短短的抒情散文,作者竟然用了21个“也”,25个“而”,而且按照人们的分析,增加一个太多,减少一个则少,恰到好处,至今我对伍仍存佩服的是,他竟然能够分析得个个到位,哪个“也”是表示判断,哪个是表示停顿,哪个“而”是表示转折,哪个是表示修饰,哪个是表示承接,都是那么精准。可是我则并不知晓,当他极有见地的说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则一言以蔽之:“古文能够读通,读懂不就行了吗?诗无达诂,古文同理,你何必去费劲记住和分析这些呢?对学生有用吗?”伍夫子当然不服,说,字字精准,这是我们当老师应该做到的,像你这样,考试的时候,要是考到哪个“也”或者“而”的用法,你讲不清楚,不是影响学生?
我不记得到底以后考了还是没有考,时隔多年以后,虽然初中文言文不会钻牛角尖般考试这些助词的用法,但是掌握必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以便学生举一反三,确实有些好处。
我们六个人对于各自学科,都有讨论和争论,时隔多年,虽然记忆已经模糊,但是那时候,我们有争论,更多的是相互促进。我和伍是教语文,徐、宋、程教英语,王教数学,各自学科的困惑和疑难,往往就是在煮茶喝的过程中得到解答。
有一天,徐突然提议,这个学校年轻老师应该做做富有新意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大山的阻隔,而窒息了自己的激情。想想也是,正好我们六个人,语数外三大科目,都有任课。于是我们想到了办一份校报,以报纸的形式辅导学生学习。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站,没有微信,就连一般的照明电力供应都难以保证,学校经常停电,学校的广播服务就是一个卡舱的收录机。晚自习学生照明还是以煤油灯为主。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办份校报,对于新知识的传播确实应该是首选。
我们理解的校报很简单,就是每两个星期出一期报纸。两开篇幅,上面用手推油印机印上优秀作文以及数学疑难问题的解答或者英语的试卷。
稿子很容易,对于课余时间还有很多剩余精力的我们来说,组稿简单,当时伍负责选稿子,我负责刻印,其他的四个人自己写稿子或者组稿。两开四版的报纸一天就可以搞定。
为了给报纸取个名字,我们倒是费了心思。我说叫“雏鹰”,王说叫“稚燕”,还有“耕耘”等,最后,我们敲定的是“落衣山”。这是伍的主意。
当时伍给我讲了落衣山的神奇传说,我们也知道那里有个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的纪念碑,另外还有个水库,在我们学校所处的地方,无论从传统文化还是红色记忆,以及现实作用,“落衣山”都是举足轻重的。用它给我们的报纸命名,当然是再确切不过的。那份报纸,出了好几期,我们那所小小的初级中学,六个班,每个班每期都会发行几份。当时太困难,人手一份是不可能的。虽然少,倒是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从山里走出来,历经城市的繁华,如今年仅半百,早已经两鬓斑白,为了参与扶贫攻坚战,打赢打好这场与贫困的战争,我又走出了城市的高楼大厦,重新走进了大山。
山,对于现在的我,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时光有情,它能够让我品味到生活的无限精彩,可是时光又无情,当年和我们一起煮茶、赏雪、颂诗、作文的旧友,如今早已经各奔东西,只留下对于青春的美丽记忆。
诗人曰:“寂寥小雪闲中过,独试新炉自煮茶。”这样的冬寒之夜,又架起火炉,煮上一杯香茶,弥漫的茶香中,去寻找曾经美好的记忆。好好享受这个冬天,如此,甚好。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