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虎:八十年代前后的年画,浓浓的回忆
作者/陈二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又一个喜庆的春节来临,祝福都开始敲门,但总觉得现在的春节似乎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条件改善了,而年的味道与浓浓的情愫都淡了许多。街上忙碌的是车流,自行车成了“奢侈品”,已经寻不到那人流涌动的赶集过年的影子,久违的民俗文化成了年节的一个“符号”。
记得民间有“有钱没钱,买画过年”的传统,小时候,一进入腊月,老街中心,几间门脸的新华书店四壁都贴上年画与春联,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氛围,浓郁着无限的美好与希望。也让新华书店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人挤人,人挨人,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精心选购着心仪的年画,从几分到一两毛的年画,是一家老小的幸福。
每幅画都贴着代码,也就是多少号,选中后把号码告诉新华书店的人,便按照你说的从柜台里面取出来,最后卷好收钱。书店七八个人忙的热火朝天,从开门到下班没有一刻休息。
在大人丛中扬起头欣赏那一幅幅年画,让我童稚的心栽下对绘画艺术的神往,饥渴的眼神,把美好的画面定格在心灵深处。
这时的小镇,最热闹的也属于新华书店,门外聚集了卖挂钱的,都是为了粘新华书店的“光”,多卖一点挂钱。
据说年画源于中国的古代“门神画”,是一种民俗文化,具备鲜明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也最直观深刻。
中华民族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年画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丰收与喜悦,寓意吉祥如意,因之,年画以《吉庆有余》《麒麟送子》《喜上眉梢》《刘海戏金蟾》为主导,也把一些神话传说与历史人物绘入年画,表现四季和谐美满的年画四条幅更是“大部头”。
人们都希望日子好起来,家有节余,所以,以鱼入画很普遍,令我终生难忘的就是一个笑着的胖娃娃怀抱一条硕大的金丝鲤鱼,另一只手握着一支荷花的《莲年有余》,满满的喜庆气息。
年画承载着故事与祝福,年画传递着情愫与展望,更体现了年味,体现了纯朴又善良的本质,不仅增添节日的氛围,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记得父亲生前是一个极有生活情趣的人,多才多艺,蒙汉文都十分精通,对绘画也略知一二,会剪窗花,又颇具审美情趣,就是一生都未能淋漓展示自己的才华。
父亲选年画,审美眼光很独到,能够分辨这年画画功的高低,贴年画时也总是自己动人,让我们帮他看高低与左右是否对称……难以忘情的岁月,依稀嗅到父亲的墨香。
此刻,记忆渗出童年美好,家家户户张贴年画、门神,对联、窗花,“总把新桃换旧符”,迎祥纳福,辟邪除灾。
时光进入九十年代,曾经流行一阵子壁画,而如今,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大部分人搬进楼房,都要装修一下,几乎没有人贴年画了,也让这一古老的民俗逐渐在人们的视野淡去,民俗,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
浓浓的年味被钢筋水泥凝固,岁月剥离了无数真诚,拾起纯美的碎片,年画,一个时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