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墓;黄歇墓果真无考乎(淮河钩沉)
2018年8月28号,我曾写篇拙文《查无可考的武王墩》,说那徐洼村西南“武王墩墓”既非周武王墓,也非楚武王墓(楚武王墓发现于东汉永平中,“汝南郡鲖阳县葛陂邻城东北里社下出土铜鼎,名曰‘楚武王’。”详见唐代司马贞《史记集解》);说是楚考烈王墓也站不住脚,楚王负刍同其他被俘虏的六国国王及王族大臣一样,被秦始皇统统软禁在房陵(今天的四川省益都市一带)。秦始皇不杀死负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根本都不可能为负刍修建如此高规格的墓葬。何况楚地人反秦情绪汹汹不止。
2020年10月30日,有微友发一组有关考古队正在抢救性发掘“武王墩墓”的一组照片和短视频予我。其中有几帧图片上有铭文曰:
“阜平君外樂虡象。”
“二十五年三月鑄 百益。”
(红圈里面的字释读“陕(xia)”似乎更准确一些吧?释读“阜平”或“卓平”似乎值得商榷。)
个人以为:
颈部铭文释读:“陕(狭)君外(?)樂虡(豦?)象。”
虎尾铭文释读:“二十五年三月鑄 百益(镒)。”
“陕”字可以假借“狭”字,“益”通假“镒”。
无论是“陕(狭)君”,还是“阜平君”;“卓平君”,都证明了武王墩墓的主人是“君侯”,不是“国王”。
“陕(shan)”,“分陕”,指朝廷派遣贵戚近臣镇守疆界重地。“陕塞”,指朝廷派遣贵戚近臣镇守渡津码头。
“陕(xia)”通假“狭”,山地狭隘。
虽然说楚考烈王死于二十五年,墓中出土的铭文又有“二十五年三月鑄”的记载,但是另一铭文已交待的非常清楚,这是“君侯”墓,非“国王”墓。故排除墓主人是楚考烈王的假设。
战国末期,楚国江山奄奄一息。是哪位生前煊赫的君侯?死后还能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封葬礼仪呢?据当地人回忆说,1980年代曾发现过车马坑!坑里出土过马骨头和车上配件等物品。
(正在发掘中的武王墩墓)
楚考烈王的弟弟或兄长“临武君”很懂兵书战策,一次兵败竟被人说成是“惊弓之鸟”而销声匿迹不知所踪。(详见拙文《查无可考的武王墩》)
似乎“临武君”死后能当的起“虎鼓”和“车马坑”的陪葬。“虡”字在作钟或磬的座架解释之外,也作一种类虎的猛兽解;“豦”字是猛兽互斗相执不解的意思,但是也有“猛虎举足”的另一层解释。
显而易见,铭文已告诉我们,武王墩墓的主人或是“陕(狭)君”;或是“阜平君”、“卓平君”;而不是“临武君”。
莫非是 “春申君”黄歇的墓?更不可能了!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考烈王卒,”其儿子悍继位,号为“楚幽王”。李园专权,杀春申君黄歇,把黄歇头颅抛在灌木丛棘中,并令地方有司抄斩黄歇满门。“树倒猢狲散”,谁愿意冒着被李园杀头的风险去为一个失势的死人垒这么大的封土堆,厚葬如此高规格的礼器,这不是一般的人力物力所能达到的。何况在楚国江河日下的末期,所谓的“黄歇衣冠冢”不过是民间误传所致而已。(黄歇衣冠冢位于今天的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赖山的东南角,应该不是黄歇墓或黄歇衣冠冢,墓里应该另有主人。)
那么,它会不会是昌平君的墓葬呢?有这个可能。
楚考烈王在秦国做人质时,娶秦女生“昌平君”和“文昌君”。
楚考烈王同秦始皇是姑表弟兄关系,昌平君应该是秦始皇的姑表侄。我们不妨摆摆秦楚互为婚姻的史事:
楚平王二年(秦哀公十一年),为太子建娶秦国女子,因女子貌美,楚平王“卒自娶秦女”,给太子建另娶。《伍子胥过昭关》就取材于楚平王囚伍奢,欲诛太子建的史事。(《史记.楚世家第十》。
楚怀王二十四年,秦昭王(秦昭襄王)初立,与楚怀王约盟兄弟于黄棘,楚怀王往迎秦女为妇。(《史记.楚世家第十》)
(《史记.秦本纪第五》书影)
又因秦昭王的母亲是楚女,号“宣太后”,故楚怀王与秦昭王是姑表兄弟关系。秦昭襄王二年,诛杀叛逆,“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秦昭王三年,又把秦武王的妻后撵回她娘家魏国去了。实际上是打压其他势力,扶持楚国势力。(《史记.秦本纪第五》)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是非常微妙、复杂的,时而和和打打,又时而打打和和,在春秋战国时期司空见惯,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楚怀王因贪心屡次被张仪欺骗,最终被秦昭王诱禁在秦国、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子楚顷襄王立,楚顷襄王七年,楚王娶秦女为妇,“秦楚复平”。楚顷襄王应是秦昭王的姑表侄子。
楚顷襄王十四年,楚王与秦昭王会于宛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结和亲。”
楚顷襄王病死于三十六年秋,在秦国为人质的太子熊完(一说“元”)归国继位,号“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十二年,秦昭王卒,楚考烈王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正立。”赵正就是秦始皇嬴政,因母亲是赵女且又出生在赵国,曾名“赵正”。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史记.秦本纪第五》,所以秦始皇和楚考烈王是姑表兄弟。
楚考烈王十二年(秦昭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卒,“子庄襄王(子楚)立。秦庄襄王原名“子建”(一说“子异”),因为楚女“华阳夫人”无子女,所以就把子建过继给了华阳夫人,子建遂改名为“子楚”。子楚立三年(楚考烈王十六年)卒,子赵正立。赵正就是秦始皇嬴政,因母亲是赵女且又出生在赵国,曾名“赵正”。
秦国为避“子楚”讳,改名“楚国”为“荆国”。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楚都于今天的寿县,名之曰“郢”。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卒,”其子悍继位,号为“楚幽王”。
楚幽王在位十年,国益弱,无作为。死后,同母弟“犹”代立,号为“楚哀王”,哀王在位仅两月有余,被庶兄负刍的死士所袭杀,负刍遂自立为楚王。
秦始皇执政期间,任昌平君为相国,始皇九年,令昌平君,昌文君平定了嫪毐之乱,削弱了母亲娘家赵国人在秦国的势力。始皇十年,又罢了吕不韦的相,打压了吕氏集团在秦国的势力。(《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秦始皇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估计秦始皇想利用他的楚公子的特殊身份来招降楚人的。不曾想到的是当李信率领30秦军席卷楚国疆土时,昌平君在李信的背后——新郑反水了,把李信军打得丢盔弃甲,满地找牙。王翦不得不统领50万秦军救援李信。而1975 年出土的睡地虎秦简《纪年》里却说:秦始皇二十一年,“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囗属”。专家分析可能是“死士”二字。问题是谁的“死士”?是秦始皇对他不放心,派死士监视他的吗?抑或是昌平君亲手养的敢死士?
秦始皇二十三年,派王翦率将攻楚,虏楚王负刍 。
于是,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据淮南反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史记.秦本纪第六》)
胜利者往往是最不记仇的人,或许秦始皇二十五年时,始皇帝突然念及起昌平君诸多的“好”来,下令厚葬他。并谥昌平君为“狭(陕)君”——取“命狭运狭、生不逢时,非关他的军政才干”之义。
由于昌平君突出的军事才干,秦始皇特意为他陪葬虎鼓和车马,也算实至名归。
以上是大胆假设,期待墓中不断发现更多的有力物证!
故事旧刊(淮上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