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肌肉篇——梨状肌

中医之声
公众号

概述

(一)相关解剖

梨状肌位于小骨盆的后壁,呈三角形,起自骶骨两侧部的盆面(第2-5骶椎体)骶前孔外侧的部分。肌纤维向外集中,经坐骨大孔出小骨盆至臀深部,绕过骶关节囊的后面,止于大转子尖端,在其止点处,肌腱与髋关节之间,有一不恒定的滑膜囊,称梨状肌囊。该肌不能完全封闭坐骨大孔,上缘以上的空隙称梨状肌上孔,下缘以下的空隙称梨状肌下孔。此肌收缩时使大腿外旋并外展。梨状肌受骶丛的肌支(L5、S1、S2)支配。

(二)功    能:

向外侧旋转大腿,协助屈曲的髋外展,稳定髋关节。

(三)受损原因:

1.原发损伤   主要由于下肢外展位下蹲起立时超生理范围的内外旋转,被动或主动的突然牵拉受伤或在负重时髋关节突然内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撕裂损伤。

2.继发损伤   妇女盆腔炎症或骶髂关节炎波及梨状肌,或椎间盘突出刺激腰4~骶2神经根,引起梨状肌痉挛或肌营养障碍出现症状。

梨状肌损伤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把这些症状统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四)触诊:

为了感受其在臀肌肌块深面的位置,先确定两个骨性标志:大转子上缘和骶骨外侧缘。梨状肌主要介于上述两个结构之间。嘱被检查者俯卧,梨状肌横位恰好位于骶骨侧缘的外缘,检查者手指至于大转子上缘以确认其正确位置。

(五)治疗方法:

(1)按压法

病人俯卧位,治疗师站在病人髋部旁,将拇指或支撑的拇指放在大转子和骶骨连线的中点上,牢固的向组织按压,寻找敏感区域,按住使其放松,以这种方式从骶骨缘至大转子肌肉附着处探查并治疗整个肌肉。

(2)伴牵张的按压法

病人俯卧位,治疗师站在病人髋部旁,将一只手的手指关节放在病人的臀部的大转子内侧,向内前方向牢固的按压组织。用另一只手抓住病人的踝部并屈曲膝关节至90°,用手指牢固顶住梨状肌,同时将病人的脚向自己一方拉,使髋向内侧旋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