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主义:一个激荡内心,一个适应环境

阅读第1123天
忘记是哪部电视剧,正好是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看到赔偿数万万两白银,李鸿章气到发抖:这还有天理吗?
伊藤博文说了一句:公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好吧,这句话听着很刺耳,尤其代入那样的场景,但确实符合。
两个看似对比悬殊的国家,制度也是类似,战争的结果让人目瞪口呆。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制度的欠缺还是军事的失误?
<一>
世上没有正义的战争
没错,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战争就是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与否。你认为的正义,其实也就是你以为。但是在对方看来,这就是侵略。
任何战争如果没有与政治产生联系,无疑是失败的,哪怕是战场赢了。宋、明、清时期对外的战争其实没有那么惨,为何结局那么悲催?就是因为政治方面出现问题。
这里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内部的政治站队是否出现问题。如果你的政敌在朝堂权利更重,哪怕你一仗功成;拥兵自重,踌躇不前,贻误战机,任人唯亲……这些帽子也会接踵而至。
另一个就是外部,对战双方的综合实力对比,以及领导人的魄力。很不幸,这三个朝代的中后期领导人都有点问题。
敌人也许在军事上被己方击败,但是一番求和姿态或者色厉内茬的模样,也许就把战局进行了颠覆。想到中法的越南之战,真心耻辱。
(不败而败·中法之战)
发动战争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一定要找个借口。没错,用借口这个词是非常好的。对方有没有得罪你并没有关系,哪怕他们踩死了一只蚂蚁,也可以成为战争的理由。
当然,大家都是聪明人,不会找那么弱智的理由。一般寻找的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如果没有,也可以自己创造。
德国与波兰之战,“九一八”事变,海湾战争……皆是如此。当然,我们的老祖宗也是一样,当年攻打那些小国时,说你对我不尊敬,也可以成为挨揍的理由,真的无敌。
由于前面讲到的战争特殊属性,我们更多关注的就是战争的最终结果。这个结局不仅仅是这场战争的胜利与否,更是战争外谈判桌上的结果。
胜利后,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领兵将领,这无可厚非。只是古往今来,貌似都选择性遗忘了一点,战争的主体参与是那些士兵,而非将领和政治家。
看到了吗?世界就是这么奇特。虽然士兵的人数是将领的千万倍,但是还是被将领指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他们,就是棋盘上一颗颗没有生命的黑白子。
杜甫的《兵车行》和《石壕吏》,让人读完之后,泪流满面。每次战争,只见结果,未见乡野遍地的坟头,和门前萧索的孤寡妻儿。
士兵是没有感情的,也不配拥有感情,他们存在的意义就只有听从军令,仅此而已。可是,我不知道,这样真的是对吗?
也许吧。军法森严,士兵只有服从。可是如同企业的员工,这些个体应该也有情感的诉求。在我想来,共产党军队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有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的其他作用我不清楚,但是表现出来的一点,就是能够关注普通士兵。听从士兵声音,进行心理疏导,建设真正强大的军队。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吴起。有一天,他帮一位受伤的士兵吸脓,结果士兵的母亲听到之后,嚎啕大哭,很多人奇怪:主帅这么重视你儿子,你咋地还这么伤心呢?
那位母亲说,因为她丈夫原来也跟着吴起的,就因为吴起对他很关心。丈夫深受其恩,打仗不爱性命,冲杀阵前,结果挂掉了。她担心儿子也会如此。
后来,她的预言实现了。被主帅关心加持了力量光环的士兵,打起仗就是不要命。最后,不用说,父子团聚了。
可以认为这是套路,但是不可否认,能够适当关心这些士兵的情感,给整支军队是可以带来更强大的力量。
当然,这里的逻辑是,军法首重,辅以情感。如同管理一样,我想情感管理肯定是要有,但是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原则之内,再大都是小事;原则之外,再小都是大事。那些天天吵着“原则不也是人制定吗”苍蝇,这辈子,也就只能在茅坑嗡嗡度过。
<二>
音乐:赋予人神奇的魔力
昨晚我听《开讲啦》,请来的嘉宾是五月天的主唱,阿信。全场的气氛非常高,其中有一位观众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很喜欢五月天,因为感觉我所有的情绪,他们都有一首歌对应。
我不是很能理解那么多人喜欢五月天,但尊重这样的选择。大学时期和朋友,同学或部门的小伙伴去KTV,五月天绝对是他们必点。其中,《倔强》基本上每次都会出现。
这让我想起了《小幸运》。每次听这首歌,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想到网易云音乐中的一句评论:总有一首歌,能够触动你的心。
音乐,自从语言创造之后,就已经出现。最开始的音乐,应该主要是在宫廷,用于祭祀或者大型活动,然后逐步在民间兴盛。
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数千年以来,经久不衰。其原因在我想来,并非音乐本身多好,而是它附带的意义,以及引发的共鸣。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听不懂,但是很多喜爱钢琴的人喜欢听。原因之二要么就是品味其中的音符;要么就是为这种节奏和贝多芬的抗争精神所吸引。
哪怕像我这样的艺术土鳖,听理查德·克莱德曼《梦中的婚礼》和《蓝色多瑙河》,也会让我沉浸其中。至此,愈加明白:音乐,真的没有国界。
有的音乐,也许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让我去听意大利歌剧,或者某位大哥的男高音,我也会是一脸懵逼。
但,无论何人,当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亦或《精忠报国》,也许时不时心中总会有着激荡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音乐带给你的力量。
除了力量,它也许还承载着你的爱情、青春,甚至,你的人生逃跑计划的演唱会,唱着《夜空中最亮的星》,台下的一位男生哭的歇斯底里。在我想来,他应该不是吃辣条被加了芥末。
我一直感觉我没有什么青春,因为身边的80,90后的青春就是周杰伦。周杰伦的歌有几首我比较喜欢,但是其他的也就不置可否。
但是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明显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周杰伦的热爱。不在他唱的怎么样,而是过去的青葱岁月留下的无数痕迹。
周杰伦多么伟大吗?不是。但是他和他的音乐在无数个夜晚,带给了诸多少男少女对于懵懂的期待。时光荏苒,他变成油腻大叔和奶爸,而那些少男少女亦是如此。
那无形之中的联系,确实难以割断。也许有一天,他已经逝去,但是其音乐依旧流传。就像无数我们所经历的事,所见过的人。芳华已逝,初心难求。
<三>
自由主义的背后是什么?
不知从何时起,看到自由和自由主义这两个词,就有点脑壳痛。并非对这两个词有什么成见,而是看到一帮自认高雅的人渴望追去自由和自由主义,总是让我感觉忍俊不禁。
原来我提到,有些人追求自由,总会带上裴多菲的那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嗯,每次读完,总会让人心神荡漾。
我不知道老裴同志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什么心情,但是绝对不是像如今理解的一样“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他争取的自由,也许和有些认知不一样。
这位诗人,牺牲在护国战争,为了追求祖国的独立流干了最后一滴血。古代先哲说大爱,小爱;大我,小我。我想,老裴同志应该是追求大我,大爱的人。
最近的两百来年,兴起了一个词,叫自由主义。如果追本溯源,貌似来自欧洲的那一角。这种主义倡导的意识观还是很不错:注重个人感觉。
一个词,带上自由,那么就显得极为高端,所以确实很有市场。很不幸,由于各类原因,尤其是老马那三位提出的共产主义,确实和自由主义市场碰撞了很大的火花。
二十世纪的前七十年,自由主义是被打得头都冒不起来。你说这个主义有多好吗?不知道。反正肯定没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好。
最后的三十年,迎来了戏剧般的扭转。苏联解体,那些开始追求社会人文主义的国家,也开始向自由主义靠拢。也就只有东亚这个大国,还在坚守。
如果我们把二十世纪,这两大阵营的国家梳理一遍,你很难直接评判哪种主义多么不好;虽然,貌似自由主义棋胜一招。
哪种主义都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家,也曾是诸多国家的主流宗教,控制着庞大的国家机器。
可是,在历史的烟云中,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削弱到极点。不是因为他们多么不好,而是,他们没有适应这个时代环境。
至少,在上帝看来,同性恋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在那些倡导自由主义的国度,还想混成啥样?
如果你更改了上帝的话,那么教义也就变得如同菜市场可以讲价的商品。虽然,它的本质也是如此。
最近两年,我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稍有不同,当然还是很浅显。愈加发现,前几代领导人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的牛逼。
如果我们照搬马克思的想法来做,那么中国应该至今是极度落后,因为现在的资本家太多了。逮到一个拖欠工资或者强行加班的,就处以绞刑。中国,可能现在还在温饱线徘徊吧。
确实,所谓的共产主义,给人外在传递的是一种很虚的东西。就像我们看政府传递的各种纲领和讲话,没有一句能懂;但是这个国家,就是在变强大。
这里就涉及了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内圣外王。虽然我们奉行的是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其行事却是在讲究务实。
换言之,就是把共产主义,变成能够在当代社会依旧可以指导我们前行的导航灯。马克思那个年代,没有基因工程、没有互联网,也没有计算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是现在还可以用,因为变通。
如今,对于《论语》、《道德经》和《传习录》这类思想性的著作热捧。那些千年前的先哲,应该不知道如今的面貌。但是,我们从中可以有自己的体会。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放到如今,就可以理解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阳明先生是否真的这个意思不重要,我们能够从中有这样的体会,做好事情。那么,心学,就还有市场。
那些不见踪影的思想和主义,并非真的多么落后,而是没有调整紧跟环境的步伐。如果梵蒂冈那位老头,有一天醒来,告诉世人:上帝昨晚找我聊天,告诉我要出一本书,叫做《圣经·新时代约》。你想想,会是怎样?
这部经书,上帝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信徒,要更加虔诚。因为你们这些构建的虚无世界,腐蚀了你们的灵魂。
只有信奉上帝,死后,你们的灵魂还是纯洁的,可以上天堂。我想,基督教,说不定就可以迎来一波逆袭呢。
无数的历史,那些耀眼的盛世和某些落寞的背影,其实提醒了我们一件事:如果,你不能主导潮流,那你就只有适应潮流。否则,一个浪头打来,只会把你吞噬殆尽。
<结语>
我们看战争,它是政治的延伸;我们听音乐,寄托了人的情感;我们信主义,不过是在某个时间,喊出最引发人群内心骚动的声音。
世间哪有最佳的模式或者电影、音乐?没有触及心灵,挖掘到最本质的内在,一切不也是空中楼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