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淝水之战前的秦、晋交战,看苻坚举百万大军进攻东晋的“无奈”

之前写过秦灭前仇池,是前秦图谋伐晋的序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前仇池覆灭之后,前秦开始图谋南下,并派出兵将袭扰梁益、江淮、淮阴等地。

可是,已然是基本统一北方的前秦,对东晋的用兵仍然并不全占优势,除了梁、益这些东晋兵力薄弱之处,但在中下游的双方交战当中,拥有荆州之兵的荆襄和有谢氏重新恢复北府控制的下游,都是前秦用兵无法轻易夺取之地。

因此,在面对尚不能用少股兵力占据的江左,以此为患的前秦苻坚,便只能“无奈”地选择举百万雄兵的方式,去对抗尚不能轻易击败的东晋王朝。可以说,淝水之战前的秦、晋交战,是苻坚举百万大军伐晋不可忽视的原因。

前秦夺梁、益——东晋刺史奔逃

之前在关于“前仇池”的文章当中也曾经探讨过,前秦通过先覆灭前仇池,再夺取梁州、益州,占据上游优势,再配合“水陆并进”的策略,是前秦灭晋的重要图谋。在攻灭前仇池之后,前秦便将兵锋指向了梁、益。

仇池覆灭之后,苻坚让杨安镇仇池。但在次年,东晋当时的梁州刺史杨亮,便派遣儿子杨广攻打仇池,不过被杨安击败,杨安于是趁机进攻汉川。苻坚一看事可为,便派遣王统、朱彤、毛当、徐成等人,一齐配合杨安进攻。随后,一举攻占了梁州、益州。

东晋梁州刺史杨亮,益州刺史周仲孙逃走。

之后,东晋桓冲派遣毛穆之领益州刺史,并督梁州三郡军事,兼建平太守,镇守巴郡。毛穆之之子毛球任梓潼太守。毛穆之跟毛球率军攻打前秦,但到巴西郡时,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回了巴东郡。

后蜀人张育、杨光起兵,东晋益州刺史竺瑶,与威远将军桓石虔,率领三万兵力趁机占据垫江。张育和巴蜀僚人李重、尹万围攻成都,后因双方争执而未能攻下成都。不久之后,前秦派大将邓羌和杨安讨灭了张育等人,见此情况,垫江的竺瑶和桓石虔,也只能退兵回到巴东。

至此,前秦彻底占据了梁、益。

自东晋桓温覆灭成汉之后,梁、益在东晋掌控之中,不过并无强兵镇守巴蜀之地,因此在前秦挥师入蜀之时,梁、益州镇无力抵抗,州刺史也只能逃奔。在梁、益的交战当中,前秦占据了优势。之后,在淝水之战前夕,虽然东晋还曾派出杨亮、胡彬等人进攻蜀地,但并未能改变梁、益大局。

在占据梁、益之后,前秦便图谋中下游,不过,情况却不如攻占梁、益那般简单。

中游荆襄之争——来而不往非礼也

公元376年,苻坚派遣十三万大军攻打前凉,东晋想要牵制前秦兵力。东晋徐州刺史桓冲,派遣宣城内史朱序,同豫州刺史桓伊进军寿阳。又派淮南太守刘波,率领水军进军淮水、泗水一带,受荆州刺史桓豁节制,一同攻打沔、汉,以减少前凉的压力。不过,前凉张天赐丝毫没有抵抗之心,很快就投降,于是桓冲、桓豁等人退兵。

东晋此时朝中,正是谢安当权,在桓豁死后,谢安让桓冲执掌荆州西府。

公元378年,苻坚派其子苻丕攻打襄阳,当时东晋凉州刺史朱序镇襄阳,又有荆州桓冲呼应,苻丕一时无法攻下。苻坚甚至想要亲自率领,在苻融等人的劝导之下才放弃。不过,襄阳在朱序坚守一年之久的情况下,还是被前秦攻破,朱序被俘。襄阳被占据之后,苻坚又派前秦凉州刺史韦钟,攻陷魏兴。

公元381年十二月,前秦荆州刺史都贵,派遣襄阳太守阎振等人,进犯东晋竟陵。东晋荆州刺史桓冲,便派出南平太守桓石虔,竟陵太守郭铨对抗,阎振等人大败被杀。

随后,公元382年九月,桓冲又派朱绰进攻襄阳,焚毁沔水以北大片稻谷。又派出上庸太守郭宝,进攻之前被前秦韦钟等人占据的魏兴、上党等郡。在383年,桓冲又率众攻打襄阳,派刘波、桓石虔等人,攻打沔北。

荆襄之地的争夺当中,虽然东晋丢掉襄阳、魏兴等地,但从淝水之战前的形势来看,东晋有荆州之兵,尚并未被前秦中游兵力压制。掌控荆州西府的桓冲,并非前秦少量兵力就可以击败的。焚毁沔水以北的谷地之举,便足以看出中游双方未能分出胜负。

前秦攻占中游城池,东晋一方便派出袭扰,淝水之战前的中游秦、晋形势,可以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势均力敌局面。即便前秦看似占据了不少优势,但并未能撼动东晋在中游荆襄之地的掌控。

下游之争——北府初显威

当初襄阳失陷之后,前秦在荆襄占据了暂时的优势,下游前秦兖州刺史彭超,便向苻坚建议攻打淮南等地,直取东晋都城建康。于是,苻坚便任命彭超为都督东讨诸军事,率领十四万大军进攻东晋。

当时下游重镇彭城,只有沛郡太守率领的数千军队,于是苻坚命彭城率军攻打彭城,俱难率军攻打淮阴、盱眙。不久之后,俱难攻下淮阴,彭超攻下盱眙,又在三阿击败东晋幽州刺史田洛,此时距离广陵已经只有不到一百里。

于是,京师大震,派出兖州刺史谢玄抵御前秦来犯。

当初跟随苻丕攻打襄阳的前秦大将,马当、王显等人,也率军会合彭超、俱难,不过却被谢玄击败。彭超和俱难,也只好放弃淮阴和盱眙,退兵到淮北。苻坚大怒,将俱难贬为庶人,把彭超下狱,不久后彭超自杀。

由下游彭城、淮阴等地的秦、晋交战来看,日后自淝水之战中建功的北府军初显锋芒,面对彭超、俱难等人的来犯,甚至有直抵广陵、建康之势的前秦大军,谢玄率领北府击退强敌,保住了淝水之战前东晋朝廷对下游的掌控。

虽然之后彭城、下邳等地,都为前秦所占据,但彭超、俱难与谢玄的交手,足以看出当时下游秦、晋之间的实力对比。东晋朝中谢安让谢玄重新组建北府,东晋下游军事实力得到提升,并非前秦派出少量兵力就可以占据优势的。


面对秦、晋对局,苻坚的“无奈”

其实本文的结论——苻坚是因为派出小股兵力无法撼动东晋,才“无奈”作出纠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有两个前提:

一是,苻坚有覆灭东晋的企图。无论是出于危机意识,还是统一天下的野心,不可否认的是苻坚有想要攻灭东晋的企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前秦无法消灭东晋,东晋还会是北方前秦的威胁。

二是,苻坚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对付东晋。彼时的江左朝廷,并非前燕、前凉那般日趋腐朽,东晋在桓温之后,反而日渐趋向于稳定,西府、北府军事又重新恢复,前秦其实是没有可乘之机的。

这两个前提之下,苻坚该当如何去覆灭东晋?

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使用远高于东晋兵力的百万大军,去压倒性地击败东晋的抵抗。谁能说这不是当时苻坚的“无奈”并不得不去做的选择呢。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