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先贤书法探寻】吴殿邦书法探寻
吴殿邦,字尔达,号海日,海阳人。明万历四十年壬子解元,四十一年癸丑进士。天启元年辽阳失守时,御史房可庄接连上疏,请求起用李三才,吴殿邦当即详细辩论李三才不可用的理由,见识出众。五年十二月吴殿邦奏参樊王受贿脏银十万两,追回脏银,因而被提升为尚宝卿。六年六月御史李灿然论列徐绍吉事件,吴殿邦因失职获罪,罢官归家。著有《浮云吟》三十首。他还著《古欢堂集》、《匏谷诗集》,每刻成後,旋即自毁其版,不传於世。
吴殿邦博学多才,能文善书,名噪历代书坛。他的书法与同时代的王铎笔法颇相似,他们都是学习宋四家米芾而自成一家。纵观现有笔迹,可以看出,吴氏学米书最显着的特征是结体欹侧,而且发挥很精彩。
清代翁方纲的《粤东金石略》记录潮州府城分司巷口的三世尚书坊的“三世尚书”和“四朝大老”二匾,称“额八字均尺半见方,遒逸绝伦,含苏黄米之能”,而据《海阳县志·金石略》所载“据旧家相传为邑人尚宝卿吴殿邦书”,可见其书当时的影响。
其书法艺术之高,在当地书坛中遥遥领先,列入全国书坛也毫不逊色,在潮州书法史上是一颗照耀古今的明星。
吴殿邦留下来的书迹不少,在此轩主只能把自己收集的一部分图片分享与大家。
以上三幅草书轴都是现在可见的吴殿邦墨迹作品,观吴殿邦草书,整幅作品写得沉着有力,伸缩合度,结构奇崛,率真自然,流畅俊逸,高雅之中显得雍容大度,既有米芾的气息,又具有王铎风貌。可见其书法之造诣。
此匾在潮安龙湖寨中,款识为“吴殿邦书”,正文四字之节奏感非常强,线条苍劲有力,堪称铁笔银勾。
此匾在揭阳城南门庄氏家庙,款识为“海阳吴殿邦书”。此匾表现的是吴殿邦的另一种榜书风格,正文四字厚重端庄,雄健沉稳,可见其榜书功力。
此匾在潮安浮洋镇大吴村,无款。相传也是吴殿邦所书。
此四字多刊刻于潮州各地祠堂门匾之后,相传原石在其故乡枫溪吴氏大宗祠里,也是吴殿邦所书,因其书、意具佳,故祠堂宗庙多拓而翻刻,置于自家宗祠中,可见吴殿邦书名之广。
注:“见位闻声”是家庙的一般词语,“忧然见位,泣然闻声”,意思就是见到了牌位,似乎也听到了先辈的声音一样,表达一种缅怀的意思。
此“白云关”三字在潮安登塘镇白水岩,亦无款,刻于兰若庵前石壁上,相传是明末吴殿邦罢官之后潜修于此所书。
此匾在潮安龙湖镇银湖村吴氏家庙,款识为“殿邦书”。此四字也写得挥洒自如,疏密得当,线条比其题“许氏宗祠”和“吴氏宗祠”略粗,但也是浑厚苍茫,也称得其榜书的另一种代表风格。
吴殿邦留在各地的题字不少,据闻饶平大埕的黄氏家庙有其题赠尚书黄锦的“当代龙门”,枫溪乡寨门上“枫溪”二字,和“山国枫芘”匾、“枫老山门古;溪深国泽长”联,“孝发”碑34字,还有吴氏二房祠思成小学的木刻横匾“尺木居”,天后宫内的“入门思敬”,白水岭上的“读书处”,还有饶平的林氏家庙。而这些石刻轩主还无缘得见,等来日得见后收集好照片资料再分享与大家欣赏。
乙未十一月初一日于观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