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教学反思:结束恰是新的开始
《秋天的怀念》一课上完了,带着学生一起朗读了3+遍课文,带着学生一起游走于文本间3+次,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了了作者、作者和母亲之间、作者和妹妹之间、作者和邻居之间、母亲和妹妹治疗、所有人之间的事情,最后又回到了原点,理解了母亲说的那句“咱娘俩你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也明白了作者最后说的“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自然,文中所有关于母亲的细节、所有母亲在我面前的表现、所有后来我知道的关于母亲的事情都是那么真切又细致地表现了母亲(母爱)的伟大。也在每一个准确运用的动词上,每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中,每一个有深层含义的句子中理解了母亲的说法和做法。
其间,我给他们举例,用文章《母亲最爱吃鱼骨头》说明,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里射出来了光,似乎是懂了但又感觉似懂非懂。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结束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告诉他们这一课结束了。孩子们一个个表情都僵在了那里,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还做沉思状,有的仍然等待我的演说。
……
我笑着问他们,知道文章写什么了吗?他们点头;知道作者为什么用秋天的怀念做题目了吗?他们点头;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了吗?他们点头;知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要怎么做了吗?他们点头。
哈哈,这不就得了,该知道都知道了,所以我们的课结束了啊!
哦,可是我们感觉还没听够,还想继续听你讲,学生们说。
好吧,我知道了。
这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课上完了并不代表学习就结束了,课文内容讲完了也不代表我们的学习就结束了。以前同学们在小学时或许接触到的都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认为老师把课讲完了学习就结束了,我要告诉大家,这恰恰是我们学习的开始。”
学生们一脸的疑惑。
学习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也只是学习了同样的内容。可是每个同学对于这篇课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我们的经历不同,自然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不同。刚刚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也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认可的,也还有很多的同学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理解,所以感觉到意犹未尽就对了。
我们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他并没有终点,只要我们有了新的收获都是学习,不在乎是看第一遍还是第十遍或者更多。学习其实就是不断地有自己以前没有的理解和感受,有新的想法产生,有新的理念发生。
学生们面面厮觑,好像懂了,似乎又不懂。
我在心里可乐开了花,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意犹未尽、润物无声!
我一直在努力地践行着自己理想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游历的更快、探索的更深、得到的更多,最终自己学会了学习。
每一次结束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结束的做了基础而开始的是新的学习。因为有了新的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