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尼库《霍拉舞曲》(Dinicu:Horastaccato)、托塞利《悲叹小夜曲》等--
霍拉舞曲为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
迪尼库(Grigoras Dinicu, 1889-1949),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生于布加勒斯特。1902-1906年在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从名师学习小提琴。曾先后在罗马尼亚文化部的管弦乐团、布加勒斯特爱乐乐团担任小提琴手。他的大部分作品借鉴了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的旋律,节奏明快、旋律连贯,具有较强的民间舞蹈特色。
《霍拉舞曲》(Hora staccato)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跳霍拉舞是罗马尼亚人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种大众化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开朗、欢乐、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音乐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类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另一类则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且多用装饰音和颤音。迪尼库17岁写下的这首小品几乎是他唯一被人们记住的作品,曲名的原意是“顿弓的霍拉舞曲”,大约作于 1906年。作品一问世就备受人们的欢迎,之后它也被改编为管弦乐队和小提琴、小号、长笛等乐器的独奏版本。
霍拉舞曲为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类多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另一类则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且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本曲具有轮舞类型的霍拉舞曲体裁特征。
乐曲一开始即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婉转的颤音和飞泉般奔泻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一个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片段1)。主题素材的不断展开,使乐曲逐渐形成高潮。最后再现主题,突然结束。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6692297490050861699
《魔笛主题变奏曲》是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费尔南多·索尔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根据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第一幕快结束时的一个主题编成的。这个主题在这部歌剧里并不是重要的曲调,也不是主要演员的唱段。它只是“光明之国”的主宰萨拉斯托宫中管事、摩尔人摩诺斯塔托斯和两个奴隶的一段重唱。索尔很喜欢这个曲调。他发现给它改编一下,很适合用吉他来演奏。于他对这个主题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发展,成为一支由序奏、主题、五个变奏和尾声这八个部分组成的《魔笛主题变奏曲》。
背景
《魔笛主题变奏曲》又名《莫扎特“魔笛”主题变奏曲》的这首吉他独奏曲,由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索尔约作于1820年。乐谱于1821年首次出版,题献给他的弟弟——吉他演奏家卡尔罗斯。本曲有吉他四重奏等改编曲。本曲和《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同样,是吉他曲中演奏的最多的一首。塞戈维亚、威廉斯、耶佩斯、佩佩·罗梅罗、庄村清志等当代著名吉他演奏家不止一次的录制过本曲的唱片。乐曲主题取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全曲由序奏部、魔笛主题及其五个变奏以及明快的结尾组成。序奏部曾由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塞戈维亚于本世纪上半叶录制唱片以及出版乐谱校订版时删去,因此有的版本无序奏部。
序奏采用e小调,缓慢的行板,4/4拍。表情庄重。一开始奏出有力的主和弦,接着用比较柔和的音调与之呼应。接着出现三连音的音型伴奏的段落,然后频繁使用泛音奏法,并在属和弦上告一段落。
变奏曲的主题取自《魔笛》第一幕第十七场摩尔人莫诺斯塔托斯(男高音)与众人歌舞时所唱的合唱曲《多么美妙的声响》。为了适合吉他演奏,作者将原合唱主题做了一些更动。变奏曲主题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E大调,中庸的行板,2/4拍。经过更动,变奏曲主体显然较原主题更为活泼抒情。演奏时要从容、典雅。
第一变奏由主题旋律上加装饰音而成,这是结构不变的严格变奏,比较轻快。
第二变奏移向同名小调。e小调,较为抒情。
第三变奏回到E大调,较舒展,犹如一首在吉他伴奏下的小夜曲。
第四变奏活跃,带有轻快的双拍子舞曲特点。
第五变奏较为紧凑。最后用明快的结尾终曲。
赏析
序奏是G大调,4/4拍,转2/4拍行板转广板,序奏长二十四小节。它从三个主和弦开始。主旋律出现时,用三连音为之伴奏。风格比较自由,表现出一定的技巧性。
引子之后是主题。它是E大调,2/4拍,行板转中板。
接下去是主题的五个变奏,分别发挥了吉他的各种演奏技巧。
第一变奏是E大调,速度不变,左手非常流利地用连拨来演奏,并加有华丽的装饰音。它反复了一遍。反复时,演奏手法上稍有变化。
第二变奏转G大调,抒情而缓慢,演奏时,要求右手往上靠一点,以便造成音色的厚度。同时,发音要柔和一些。右手由于又要演奏装饰音,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第三变奏转回E大调,演奏时,要求右手接近琴码。这样,才能弹出明亮的音色。发音要干脆,但又要注意旋律的连贯性。
第四变奏要求右手用a指i指和m指在两根弦上弹三连音,再加上p指,用四个指头弹琶音,要求发音干净,旋律流畅。
第五变奏也是由三连音组成,每个三连音的前两个音用右手弹;第三个音用左手拨出,而旋律就产生在这一连串音里。前半部由三连音的第一个音组成;后半部由第一、三两个音组成。
最后是尾声,节奏紧凑,情绪奔放。它推出了全曲的高潮。结束之前,用i指和m指快速连续五次弹出用三连音组成的琶音或音阶。每组三连音的第一个音用左手弹,后面两个音用手指敲出音来因而造成相当的难度,听后使人为之惊吧。最后,用和弦干脆有力地结束全曲。
社会价值
只有本人是出色的吉他演奏家,才有可能写出如此发挥乐器特性的曲子来。《魔笛主题变奏曲》几乎成为所有吉他演奏家在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它常常作为国际吉他比赛中规定的必奏曲目之一。因为,从中可以判断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及音乐素养。由此可见《魔笛主题变奏曲》在吉他独奏曲中的地位了。
费尔南多·索尔,1778年2月14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是西班牙古典乐派作曲家、吉它演奏家。
自幼学习吉它,少年时代已很有造诣。十九岁时在巴塞罗那上演所作歌剧。此后曾在马德里、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地演奏吉它,同时大量创作音乐作品。1827年后定居巴黎,从此一心研究吉它艺术。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9966626101481307645
托塞利最为知名的作品是小夜曲《悔恨》(Serenata, Rimpianto),也被称为《悲叹小夜曲》或《托赛里小夜曲》。传说即是因他不幸的爱情而作。
小夜曲是指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柏特的歌曲《小夜曲》等。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十八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司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
托赛利(Toselli)的这首小夜曲(Serenata)如一个抒发情怀的少年,尽情抒发他的爱,细语轻声如呢喃的爱,在指尖流淌成一支爱的歌曲。又如一个静静的树林,一个多情的少女在痴情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小鸟也在为她的痴情而歌唱。
背景
托塞利1907年与路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Luise Antoinette Marie)结婚。玛丽原是萨克森的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托斯卡纳(Tuscany)公爵夫人,不久又被认为是背弃了丈夫而离异。
托塞利与她的这段婚姻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而且使他置身于公众的眼光之下,两人最终于1912年离婚。
托塞利最知名的作品小夜曲《悔恨》(Serenata, Rimpianto),传说即是因他不幸的爱情而作。这是一首歌曲,是为西尔韦斯特里(Alfredo Silvestri)的一首诗谱写的。
旋律缓慢轻柔,流露出深深的哀伤。诗的大意是:
“快乐的幻影像金色的梦,占据我的心灵,难忘往日的款款深情。
我依然看见你那迷人的眼睛,依然听见你那令人忘忧解愁的笑声。可是一切都已成梦,我的爱永远不再归来!
可知青春年华逝去不复返,没有你的爱,我怎能延续此生! 莫再逗留,岁月不停,你好比是我的灵魂,失去你就是失掉我的心。
啊! 你是我的天上明星,归来吧,照耀我前程。”尽管这首曲子发表于1900,从时间上看不可能是为此而作,但人们仍然愿意相信这个传说。
它不但被广为传唱,而且常被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
歌词 Lyrics
往日的爱情,
已经永远消失。
幸福的回忆,
像梦一样留在我心里。
她的笑容和美丽的眼睛,
带给我幸福,
并照亮我青春的生命。
但是幸福不长久,
欢乐变成忧愁,
那甜蜜的爱情,
从此就永远离开我。
在我心里,只留下痛苦,
我独自悲伤叹息,
那不幸的命运,
心中悲伤地叹息。
那太阳的光芒,
不再照亮我,
不再照亮我的生命,
我的生命。
TOSELLI'S SERENADE
Like a golden dream, in my heart e'er smiling.
Lives a vision fair of happy love I knew in days gone by.
Still I seem to hear, your laughter beguiling.
Still to see the joy, the love light beaming from your radiant eyes.
Will my dreaming be in vain?
Will my love ne'er come again?
Oh, come, shall we waste the golden hours of youth far apart?
What care I for live, without you by my side?
Do not delay, the hours slip away.
Your arms are my paradise.
You and only you can fill my heart.
Oh, star of my heaven,
Come back and shed your light upon my way.
Come back! Come back!
作曲家恩里科·托塞利出身于富足优越的家庭环境,自幼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音乐天赋得到很好的发展。他10岁首次登台公演时,其演奏才华就震惊乐坛,博得人们的广泛好评。随后,托塞利师从李斯特的门生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乔瓦尼·斯甘巴蒂(Giovanni Sgambati),以及作曲家朱瑟普·马图契(Giuseppe Martucci)继续深造,钢琴演奏艺术愈益精湛。托塞利的青年时期,一直从事钢琴演奏,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音乐会。他的才华也得到了贵族阶层的赏识。
1907年,24岁的托塞利与奥地利萨克森公主露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Louise Antoinette Marie)相识相爱,不久就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露易丝公主十分热爱音乐和文学,并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她与托塞利还合作写过一部歌剧。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种种矛盾,1912年托塞利与露易丝公主的这段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对于托塞利来说,失去心爱的人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积郁成疾的托塞利英年早逝,年仅43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托塞利一生创作了不少轻歌剧、管弦乐曲、室内乐曲和歌曲,但留传下来的作品寥寥可数,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小夜曲》。正是这一曲优美的《小夜曲》,让他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这首动人心弦的《小夜曲》,不仅被广为传唱,而且常被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从作品中,人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曲家那深沉的感情和凄婉的爱意。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8741740341141137482
带有哈恰图良配乐的莱蒙托夫剧作《假面舞会》于1941年成功上演。1944年,哈恰图良从配乐中选出五段音乐,成为《假面舞会》组曲出版。
像贝多芬、比才等前辈作曲大师一样,哈恰图良为话剧演出创作了成功的配乐,他为之创作配乐的戏剧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李尔王》、德维加的《瓦伦西亚的寡妇》以及莱蒙托夫的《假面舞会》。哈恰图良坦言他乐于为戏剧舞台写配乐。1940年,当莫斯科的瓦赫坦戈夫剧院邀请他为莱蒙托夫的话剧《假面舞会》创作配乐时,他欣然应允,虽然他日后回忆此事时承认当时心中忐忑不安,因为他意识到用音乐去再现莱蒙托夫的天才作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同时还知道,1917年彼得格勒上演莱蒙托夫的话剧时,为之谱曲的是格拉祖诺夫。但对于哈恰图良来说,巨大的责任感和创作上的紧张反而能激发他的热情。他通过研究当时的音乐作品正确地感觉莱蒙托夫剧作中的时代精神和氛围。他与导演交流,听演员读台词。他通过这一切来努力走进莱蒙托夫剧中人物的世界。最后,他完成了一部优秀的戏剧配乐。
乐曲
哈恰图良的管弦乐组曲《化妆舞会》Masquerade Suite 是节奏分明、旋律优美的通俗作品之一。它是根据莱蒙托夫同名戏剧内容来编曲的,戏剧描写帝政时期俄国贵族社会的虚伪与腐败,一个妒嫉的丈夫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的故事。这套组曲作于1943-1944年,由五首乐曲组成。
1. 圆舞曲 Waltz
描写贵族沙龙的舞会场面,有低音管和中提琴略带幽暗的导入部,圆舞曲主题由小提琴于中提琴表现。木管再现后,另一旋律由单簧管和弦奏出,木管给予华丽装饰,然后沉思般地进入慢板。中段圆舞曲同样由小提琴表现,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2. 夜曲 Nocturne
除圆号外,铜管和打击乐全部静止,在低音弦乐拨奏的下行半音阶和圆号和声中,展示沉寂的夜,以小提琴为主,其他乐器作氛围辅助。中段是单簧管以卡农方式接替小提琴旋律。
3. 玛祖卡舞曲 Mazurka
有4小节全合奏华丽的引子,玛祖卡旋律因加入打击乐而显得豪放,中段是木管与小提琴的对话。
4. 浪漫曲 Romance
中段以中提琴的分散和弦与木管,圆号形成的氛围为背景,小提琴以八度音程表现主题,此主题有东方色彩。这个主题依次转移至中提琴与大提琴,小提琴和双簧管也以装饰加入。中段突出单簧管的旋律,然后第三段是主段再现,主题由小号奏出,木管和弦乐接替,发展至高潮。
5. 加洛普舞曲 Galop
突出打击乐的效果,木管吹奏多少有些竭斯底里的主题,以此主题为中信,主部狂热地进行。中段是由小号与弦乐、木鱼演奏热闹的乐句,然后由单簧管模仿伊朗的低声吹玛祖卡舞曲,在长笛低语般的音型出现后,速度加快,第三段是主段扩大后的形态。
赏析
俄国天才诗人莱蒙托夫(1814-1841)的戏剧《假面舞会》描写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上层社会的芸芸众生,剧中主人公阿尔别宁不满于身边的人与事,但他的抗争是徒然的,最后只能落得悲剧性结局。
带有哈恰图良配乐的莱蒙托夫剧作《假面舞会》于1941年成功上演。1944年,哈恰图良从配乐中选出五段音乐,成为《假面舞会》组曲出版。组曲的五段中有三段是舞曲,另外两段乐曲虽未冠以舞曲之名,但舞曲的神韵和活力仍贯穿其中。
第一曲 圆舞曲:这是哈恰图良的《假面舞会》音乐中最知名、最常演奏的一首。简短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圆舞曲的节奏型,之后出现了一支由弦乐主奏的圆舞曲旋律,它并未刻意突出维也纳圆舞曲式的优雅,而是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沉郁乃至沉重。这段音乐在戏剧配乐中旨在展示莱蒙托夫笔下主人公内心的纷乱心绪。
第二曲 夜曲:在静谧的背景上,独奏小提琴奏出的舒缓旋律烘托出冥思深邃的意境,将听者的想象带入诗情画意而又含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夜晚。
第三曲 玛祖卡:玛祖卡(Mazurka)本是波兰的传统舞曲,是一种中速的三拍子舞曲,风格雍容,气氛热烈,多出现在上流社会的舞会上。《假面舞会》中的这首玛祖卡热烈喧闹,表现了假面舞会的盛况。
第四曲 浪漫曲:在徐缓从容的行板速度上,深情的旋律如同恋人间的心曲,甜美如歌,余韵悠长。
第五曲 加洛普:加洛普(Galopp)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二拍子快速舞曲。在《假面舞会》中,加洛普舞曲将欢乐的气氛进一步升华,成为纵情的狂欢。
一个小小的面具将彼此熟悉的面孔遮掩起来。这是一种善意的玩笑,让我们重温初次相识的快乐。置身于装扮各异的人群中,你不必担心迷失自己。因为那似曾相识的言谈举止已经带给你许多提示。一曲结束,当你止不住要说出对方的真名实姓时,他们就会微笑着从你身边走开,留下一个永无答案的谜团。舞会继续进行,大家再次陶醉在虚实相间的独特环境里。它弥补了现实生活的某些不足,让每个人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绽放。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苏联作曲家,指挥家。亚美尼亚族人,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以《钢琴协奏曲》和芭蕾舞曲《加雅涅》(1942)而知名,流行的节奏活泼的《马刀舞曲》即出自该剧。
视频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L411b7F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