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连降”10周,猪肉却居高不下,为何?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日前,农业农村部的魏百刚,对农产品的情况进行了一个总结,今年小麦生长情况稳定,早稻种植已经结束,扭转了持续7年的下滑态势。猪肉的生产恢复情况依旧比较好,相比2019年四季度,增加了1000万头,能繁育的母猪存栏量则是多出了300万头,这两个都已环比提升,牛奶和禽蛋的产量也开始了大幅度的提升。
猪肉的批发价则是持续10周出现了下降,一斤下跌了3元,可以说跌幅还是非常大的。从今天的收购行情来看,其均价则是达到了16.15元每斤,环比跌幅为0.05元每斤,17个省份出现了下跌。
华东地区,除江苏和福建稳定,其他地方都在下跌,比如说浙江跌幅达到了0.15元,之所以下跌,还因消费有限,当地的终端走货量比较低迷。华中地区则是稳中有跌,河南的跌幅为1毛,其价格为15.5-16.2元每斤,之所以下滑,还因当地的生猪出栏增多,但消费力度有限,因此才逐步的滑落。
华南地区,广东下跌了0.05元每斤,当地肥猪已经陆续的出栏,但外地猪也趁着高速免费加快进入,因此价格才有所降低。华北稳中有跌,京津跌幅为0.15元每斤,目前屠企的压价比较严重,而开工率也随之降低,近期还会下滑。而在东北地区,除辽宁外,其他地方的行情都在下滑,黑龙江均价已经跌破了15元,为14.95元每斤,预计近期行情会低迷。
而在西北西南地区,目前还是稳中有跌的局面,猪源比较足量,屠企通常会压价,消费水平不是太多,各类肉的价格都呈现疲软状态。
不过有人就问了,为何生猪价格持续的低迷,但肉价还是居高不下呢?
1、运输成本提升
在过去,几个养猪场就可以凑够一车猪,但到了如今,一个乡镇能在短期内凑够这么多猪都比较难,也就说,在收猪难度加大的同时,成本自然也会跟有所提升,几个猪场也不够收购的,如此一来生猪的运输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自然也就跌价到了猪价上。
2、冷链成本提升
在过去,生猪在省与省之间的调运都是活猪,且一般都是从北方乘船进入南方地区,而因非瘟的到来,为了避免路途中的传染,因此不少省份已经要求禁止生猪到来,采用活猪运输的方式,如此一来成本也会更多一些。
3、饲料成本
近期的饲料成本也在不断的上涨,很多猪农都在抱怨饲料的价格提升,如此一来自然是加大了养殖的成本,因此猪肉的溢价情况比较严重。
4、运营成本高
因价格太高,很多人已经减少了猪肉的购买,从而去选择吃上更廉价的鸡肉和鱼肉,这样一来猪贩子的生意自然就会差很多,如此一来运营的成本也会逐步的增加,因此猪肉的价格才会增加。
不过如今2万吨的储备肉已经进入了市场中,五一期间猪价很难上涨,应该会维稳弱势运行,大家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