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云诗集之六:大小登科双燕喜

此篇为同治丁卯年(1867.2.5-1868.1.24)条目下诸诗,王廷赞于此年考取秀才,并与岳氏成亲,可谓双喜临门。


受知提学赵粹甫大宗师,感而有作

鸾旗芹藻泮宫开,校士遴求秀茂才。

猥许青襟为领袖,从教白屋起楼台。

楷模宗国千寻仰,桃李公门一本裁。

更望全将衣钵付,书云画日履三台。

注:赵粹甫,即赵佑宸,字粹甫,同治三年(1864)八月至同治六年(1867)七月任山东学政。

本来对此诗的时间划分颇有疑虑,受原书说明中所言影响又搜寻院试解读文章,认为王廷赞成秀才是同治五年(1866)的事情,并以山东学政赵粹甫任期为依据,以至确信,只对王廷赞没有参加同治六年(1867)的乡试略存疑惑。后又加考证,发现对院试的理解可能有误,现将比较可信的说法说明如下: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是由朝廷派往各省的负责全省教育事务的专职官,三年一任,在子、卯、午、酉乡试年份的八月,由朝廷从进士出身的翰林、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中选派,在任三年期间,需要两次案临所辖区的各府,主持院试,录取秀才;主持岁试,考核官学学生的学习情况;主持科试,选拔参加乡试的秀才。之前将院试、岁试、科试混为一谈,所以有错误的推论,现知学政会于三年内两次案临各府主持院试,则院试时间是不固定的,赵学政到兖州府主持院试完全有可能在他任职的第三年即同治六年(1867),因此王廷赞在此年参加院试通过而成秀才并无问题,而对其没有参加本年的乡试也就解释的通了,因为参加乡试前要通过科试的选拔才能获得考试资格,而王廷赞因为时间冲突此年已无缘参加科试,也就无法去考乡试了。况且本年条目下还有院试通过后入泮成亲的诗,如此重要的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廷赞不会安排错乱。

咏白燕

旧时鸟巷客容非,疑带社前春雪归。

抛剪柳塘搀絮舞,窥帘梨园趁花飞。

越胡途上清风远,王谢堂中素月辉。

玉宇琼楼巢稳定,寻常百姓见应稀。

注:鸟巷,即乌衣巷,晋代王谢两大豪族居住之地。

​督学委曲阜校官带领新进行香圣庙,因得瞻谒敬纪

泗水山东近圣居,宫墙美富问何如。

杏坛花发寻师处,芹泮香生释奠初。

乐肄金丝陈两序,仪修冠履拜群儒。

升堂入室循阶上,愿学谁同孟子舆。

注:圣庙,即曲阜孔庙。

谒圣林

平林百顷郁青青,马鬣千秋閟典型。

楷荫高笼端木室,蓍香远度御碑亭。

前陈翁仲森排仗,附葬子孙俨侍庭。

洙泗分流分面背,太和元气聚钟灵。

注:[1]圣林,即曲阜孔林。[2]马鬣,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3]閟(bì),掩蔽。[4]端木,即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守墓六年。[5]翁仲,墓前的石人。

谒复圣颜子庙

阙里旁邻陋巷街,森森栝柏荫坊牌。

升堂穆仰如愚像,入域优兴复圣怀。

千古饮瓢留角井,一山馨桂契心斋。

当时纵有为邦志,何意门前画戟排。

注:[1]复圣颜子庙,即曲阜颜庙,祭祀颜回的祠庙。颜回,字子渊,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穷居陋巷,生活简朴,元代时封为“兖国复圣公”,因此尊称“复圣”。[2]栝(guā),古书上指桧树。[3]如愚,指颜回,《论语》中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之句。

赠王鲁斋希曾

自应卢后让王前,结契同庚伐木篇。

我辈能狂多白眼,人才有数此青钱。

钢肠处世磨防折,铁骨支贫炼欲坚。

昔日河汾今岳岭,太平陈策正需贤。

注:[1]王希曾,字鲁斋,岁贡,或为泗西岳家岭村人。[2]卢后王前,典出初唐四杰排序的故事,唐初有“四杰”之称,以“王杨卢骆”为序,杨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其序次当为“卢杨王骆”。[3]结契,关系深厚。[4]同庚,同龄。[5]伐木篇,即《诗经·小雅·伐木》,文中表达了笃友情的愿望。[6]青钱,比喻优秀人才。

赠宋心之茂才

温柔敦厚得于诗,儒雅风流相见之。

猥许同心论古契,翻教识面恨今迟。

乡风默化蓝田约,学案严申白社规。

收敛才华归道韵,居然两庑欲分牺。

注:[1]宋心之,名不详,县志中有名宋玉珍者或为其人,下注有“岁贡候选训导”数字。[2]蓝田约,即吕氏乡约,为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对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

九月二十日入泮告先并迎亲岳氏成礼

采芹付与荐蘋人,钟鼓鸾旗润色新。

大小登科双燕喜,地天交泰一鸿均。

宜家风拟行南国,望阙星同拱北辰。

何日龙章辉翟茀,宗祠昭告敬如宾。

注:[1]岳氏,王廷赞之妻,泗南房家庄人。两人的媒人或许就是刘春光,参见《细读排云诗之五:缘悭咫尺是天涯》中关于刘春光的诗作中所云“最记山南寒夜里,冰天雪地系绳红”之句。[2]荐蘋:祭祀。[3]翟茀(zhái fú),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一种车子,车帘两边或车箱两旁以翟羽为饰。

宋儒堂塾中读韩贡之诗集题词

孔周遗泽被东鲁,菁莪域朴佛胜数。

迩来达者寥无闻,岂果今人不如古。

后生有志迪前光,才薄徒事春华努。

几经搔首问青天,鸿雁许向何时睹。

昨得披读宋君篇,陡觉秀气扑眉宇。

池花映日竹鸣秋,心葩结就珠玑吐。

更倾箧笥罗万言,组织令识良工苦。

回环洛诵掩卷思,超处疑白卓疑甫。

不然此诣世岂多,轩举云霞挟风雷。

出笔矫飞海底龙,长吟惊啸山头虎。

射马擒王何倜傥,收束力挽千钧弩。

规天矩地制浑成,修月手把吴刚斧。

文起八代衰诚然,昌黎毋乃其鼻祖。

正襟亟问作者谁,道系韩君贡之父。

近在泗城东南厢,仲子里中结茅宇。

只因忧道不忧贫,饥饿往往闭门户。

仲弟之才才更奇,七岁捷追子建武。

可惜八斗龙颔珠,异珍埋没风尘贾。

我闻此语心惋悲,彼苍何事独不怙。

山林类有非常才,奋飞终要资毛羽。

倘令汇进遇顺风,鸿猷润色非小补。

尔乃望鲁歌龟山,空呕锦心血缕缕。

吁嗟乎!

榆关西望阵云红,宝剑岂常弃尘土。

注:[1]宋儒堂,或为人名,志此存疑。[2]韩贡之,名不详,居泗城东南厢。[3]菁莪域朴,菁莪、域朴二词俱出诗经,有桃李满园之意。[4]箧笥(qiè sì),藏物的竹器(多指箱和笼),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收藏文书或衣物。[5]洛诵,反复诵读,洛通“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