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坑爹货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道儿上的老驴肯定还知道另外一句意思差不多的话,上得山多终遇虎。这个道理适用于世间万物,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旅游,你出去旅游的次数越多,你的经历自然是越加丰富,毕竟见多才能识广。不过别忘了,一个硬币有两面,你在获得惊喜的同时,很有可能也会收到惊吓,有时候会刮中彩票,中个大奖,有时候会踩上地雷,嗯,自求多福。
自己以前还常常吹嘘旅途之上的运气一向不错,比如就在飞来寺住了一晚上,就看到了完美的梅里雪山日出,多少人苦苦等待但是求之不得的“日照金山”从头看到尾,一点都没剩。事实证明,牛皮吹得太大,是要被打脸的,无非是来得早晚而已。
这次在罗马尼亚就遇到了两个坑爹货,一炮双响,而且一个比一个坑。
第一个叫做布朗城堡Bran Castle,另外一个待会儿再说。
每一个去布朗城堡的人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人德古拉伯爵Dracula,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吸血鬼之王,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创造了这么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并且指定他就住在布朗城堡,所以全世界的人们就趋之若鹜,毕竟谁不想看看吸血鬼的老巢什么样啊。
不过德古拉伯爵并非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他的历史原型名叫弗拉德三世(Vlad III-lea Tepes)。说起这位弗拉德,算的上是一位罗马尼亚历史上有血有肉的硬汉。十五世纪,世界地图上还没有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尚且分裂为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三足鼎立的状态,而弗拉德就是瓦拉几亚的大公。从后史留下的证据来看,这位大公称得上是英明果决,雷厉风行,尤其是多次率领瓦拉几亚军队击败当时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敌人,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算得上是有为之君。不过这位大哥脾气不大好,比较暴躁,而且他本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摩尔达维亚关系复杂,在瓦拉几亚向以执法严峻著称。他不光对土耳其俘虏,就连对自己国家的贵族、百姓也常常使用穿刺之刑,动辄将人钉在尖桩上。当时在基督教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家这样的刑罚并非少见,所以也有后人分析他之所以得到这个称呼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罗马尼亚人的世仇匈牙利人以讹传讹,故意宣传所致。
言归正传。
布朗城堡建立于14世纪,当时的匈牙利国王路易斯一世(Louis I)允许居住在布拉索夫的萨克逊人建立自己的城堡,以保护自己的领土。后来到了16世纪,布拉索夫人从匈牙利国王手中取得了布朗城堡的拥有权。之后,这座城堡在玛丽皇后(Marie Alexandra Victoria)、伊丽娜公主(PrincessIleana)、罗马尼亚政府、伊丽娜公主的儿子多米尼克(Dominic von Habsburg)之间多次转手,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2009年终于向公众开放。
这一切都没有问题,布朗城堡本身修得也很漂亮,座落在一座小山上,钟楼,碉堡,教堂,城墙,一个城堡该有的,这里一个都不少。内部的装修也颇为精美,看得出是狠狠的花了一番心思。
不过问题的关键就是可能心思花的太狠了,而且可能花错地方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座古堡好像是……嗯……昨天才修好的一样。太新了!
修复古建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但是布朗城堡显然不是遵守这样的规则。除了大量使用诸如钢筋水泥这样原本不应该出现在一座十四世纪建筑中的现代材料以外,古堡的内部装修同样秉承了“焕然一新”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家居陈列,还是灯饰器皿,莫不如此。参观时的感觉就是让人不停地出戏入戏,颇有几分时空错乱的味道。
一边下山,一边还在想,古堡的修复想必也是一大笔开销,可是弄成这么一个四不像,实在有点可惜,看来选择一个正确的设计师,实在是太重要了。回头望去,明媚阳光下的布朗城堡高耸挺拔,好像一个呵呵傻笑的孩子,无忧无虑的站在那里,还是挺好看的。
如果说第一个坑爹货布朗城堡只是“新”了那么一点点,那么第二个坑爹货德古拉之家Vlad Dracul`s House简直就是可以用“假”来形容了,而且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这里就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罗马尼亚民居;
而且民居还被改成了一家人来人往的餐厅,虽然看上去菜单都是充满了吸血鬼元素;
然后如果你愿意交五块钱,餐厅的服务员会告诉你可以上楼看看德古拉的出生房间,然后当你付了钱,上楼之后,却会非常惊奇的发现刚才收你钱的服务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你前面,趁你不注意偷偷的溜到了房间里,躺在一口棺材中,拿着手电照着自己的脸,装成德古拉来吓唬你?!
纳尼,您还真是个人才啊?!你咋不上春晚呢?!
整个方便布置的黑灯瞎火,挂了些粗制滥造的塑料道具,以及在几盏或明或暗的壁灯照射下,店家努力试图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实际上,他的所有努力成功的达到了笑场的地步。这就是那种典型的不来可能会觉得有点可惜,但是来了肯定后悔的景点。
如果说在整次旅行中挑选一个最让人失望的景点,那必须是德古拉之家Vlad Dracul`s House,妥妥的排名第一,假的不能再假了。
不过大概是老天爷看我们今天的行程实在是有点“辛苦”,所以选择了一顿地道的东欧美食来犒劳我们的身体,安慰受伤的心灵。
这道名菜在东欧很多国家都很流行,每家的做法略有不同,不过据说都是脱胎自匈牙利牛肉汤 (Gulyas),有点年纪的中国人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著名的土豆炖牛肉,一笑而过。
在布朗城堡附近的集市中,我们就遇到了罗马尼亚版的Gulyas,一口直径超过一米大铁锅,里面始终保持微沸的汤汁中堆满了拇指大小的牛肉块,应该是加了大量的红葡萄酒和番茄酱,红色粘稠的肉汤不停的“咕嘟咕嘟”冒着泡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招揽着过往的行人。
来一碗牛肉汤,一碟泡菜,再来几片面包,站在路边,大快朵颐。汤浓肉香,一口肉,一口汤,一口面包,或者拿面包蘸着汤汁,连汤带肉一股脑的狼吞虎咽,不管哪一种吃法,入口之后,都是无比的美味。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