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般而言是为了形象,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
01、忽悠
有一种蓝色经典系列白酒:
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
三个品牌,三个档次,你知道它们的价格排序吗?
不喝酒的人先别跑,我们不用品尝它们的口感,仅仅从文字的角度,大概能够猜出:从左到右,其价格应该是越来越高。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越来越“抽象”——
海,看得见,摸得着。
天,看得见,摸不着。
梦,看不见,摸不着。
当然了,你也可以说梦是看得见的。不过跟海天比,梦是混沌的、飘忽的、朦胧的。所以这里的“看不见”,是相对而言。
为什么越抽象的东西,卖的越贵?
越抽象,消费者越难理解,越好忽悠嘛。
还有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一样事物越具象,想象空间越小。反之,越抽象,想象空间越大。
比如以下三个概念:
附中女生,中学生,年轻人
如果是警察排查嫌疑犯,自然是从右到左,排查的范围越来越窄,也越容易锁定嫌疑犯。
如果是某种商品的目标人群呢?则是从左到右,概念越来越抽象,市场前景也越广阔(理论上)。
股市里“概念”股的炒作,基本上就是这个套路。概念越抽象,想象空间越大,也意味着炒作的空间越大。
概念股跟蓝筹股拼市盈率、收益率、市净值等硬指标,肯定没法比。那怎么办?有人发明了“市梦率”一词,就是梦幻般发展预期的意思。
你瞧,“梦”之蓝最贵不是偶然的。忽悠家们都是催眠师,喜欢让韭菜们发“梦”。
早几年喧嚣一时的卖“情怀”,也是避实就虚的套路。品牌商试图对消费者进行情感元素刺激,以引诱他们对自己的品牌产生认同感,当然也包括接受它们的高价格。
因为实打实地谈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无法向消费者解释它们的价格构成。
妙的是,品牌商的这种“情感”投资极低,只需要费一点策划的脑子,而不需要任何生产成本。
02、想象空间
说到这儿,就接上了我们上一回(文科惊现黑科技:肉眼就能看见无形的世界)留下的那个话头:
用抽象事物来比喻具象事物,图个啥?
也是图个想象空间。
这种比喻,也有个名称,唤做意喻。
我们来看一句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首先,这是一个兴喻(参见公众号管锥新编相关文章),就是“苏杭像天堂”的意思。本体“苏杭”是人间实实在在的两个地方,喻体“天堂”则是一个抽象的人造概念。因此这也是一个意喻。
天堂虚无缥缈,谁也没见过。据说有人去过,但都有去无回,也不给地球回个话儿。总之,地球人只知道天堂是个好地方。
究竟有多好?富庶、美丽、自由、公平、没病没灾、到处飘仙女……你的想象力有多大,天堂就有多好。
意喻因喻体的抽象和不确定,因而引起读者的联想是开放的和非定向的,这就大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关于这层意思,歌德有一句名言:“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意喻中的抽象喻体,就是用来激发读者的“幻觉”,让读者据此再创作一个“更高真实的假象”。
我们再看一例:
已经成名的和未成名的花儿,都在阳光灼热目光的经纪下,搔首弄姿,明争暗斗出一朵朵含苞欲放的阴谋。(徐坤《三月的诗篇》)
这个比喻比较清奇,把百花竞放整成一出宫斗剧:为了博取太阳的宠幸,花儿们明争暗斗,似乎都变成了阴谋家。宫廷里妃嫔争宠的阴谋,花样得有多少啊?熟悉历史的人,头一下子就(被想象空间撑)大了。
这是意喻的第一个审美功能: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03、写意
意喻嘛,就是写意,那我们自然就联想到写意画。意喻的审美效果跟写意画类似,有一种写意美。
写意国画
意喻用抽象的喻体,把具象的本体化作虚幻。这类比喻自然没法去“形似”,而是讲究“神”似,妙在似是而非,耐人寻味。
我们来看看钱钟书《围城》里面的两个例子: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美女的笑,写的人太多了。钱钟书虚晃一枪,不跟他们正面硬杠,而是把笑意化作余音,让读者自己体会去。跟“天堂”不一样的是,这个比喻的想象空间并不大,但却能让人再三回味,是不是有点像齐白石画的虾?
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很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
大眼睛和大话,一个具象一个抽象,都是“大而无当”。这个意喻属于毒舌范畴,钱钟书冒着同时得罪大眼美女和浮夸政客的风险,取悦读者,让他们每每想起,都会心一笑。
这是意喻的第二个审美功能:给人以隽永耐品的写意美。
04、猜谜
一直以来有这么一个话题:金庸作品里面的人物,谁的武功最高?
有很多争论,很多答案。
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标准答案,我认为这个人物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首先,这个人一定不是主角。因为主角的曝光量太大,他的武功路数,已经千毫毕现地反复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他的武功最高,那么金庸营造的整个武林世界就不再神秘莫测了。
其次,关于这个人的武功信息,一定不能太多。比如,算不上绝顶武功的降龙十八掌,在多部作品里反复出现,但金庸自始至终没有把十八掌的全部名称说完。那么,更高明的武功,其信息量应该少于降龙十八掌才成,道理同上。
一言以蔽之,这个人的“象”,得被大量“抽”掉:其面目是模糊的,其行踪是诡秘的,其武功是不“全”的。只有这样,才会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再创作空间。
扫地僧露脸不多,武功深不可测
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其中的艺术形象是直观的。而文学中的形象则是用语言塑造的,语言又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乃至“空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对其加以确定和填补。这个完善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
这些“不确定性”与“空白”,有些是作者的疏忽导致,更多的时候,却是作者故意为之。
作者如果把全部细节都摆出来,会让读者感觉智商受到侮辱。由于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会随之消退。
高明的作者正是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对牛弹琴”,读者也是有智慧的,因此给他们预留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广阔空间,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带进作品。
怎么预留呢?就是适当运用一些“非确定性的”与“空白的”语言。包含了这类语言的文本,学术上称之为“召唤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用这种结构来“召唤”读者去完善相关文本,好比让读者来做完形填空题,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参与对作品的再创作。
意喻,是制造“不确定性”与“空白”的重要手法。喻体是抽象的,因此形象不确定,寓意也是朦胧的,因此可以引导读者“参加形象的塑造”,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去琢磨比喻中蕴藏的丰富喻意。
举例说明:
(沈太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钱钟书《围城》)
“线索”在案子破获之前,都是相对抽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蛛丝马迹。读了这种比喻,读者会下意识地变身福尔摩斯或者波洛:疑犯会是谁呢?
这是意喻的第三个审美功能:引导读者参与“猜谜”,并由此获得解码的乐趣。
05、滤镜
再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都例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墉月色》)
叶子和花本来都是很具象的东西,清清爽爽,一目了然。朱自清觉得这么漂亮的荷花,就这么坦白地给读者瞧去了,太便宜他们。于是把它们在牛乳中洗洗之后,赶紧搁到梦里去。这还没完,再把梦笼上轻纱,让其“朦”上加“朦”。
朱自清深谙心理学原理:如果敞开了让你瞧,你可能熟视无睹,被你直接略过。反之,遮掩一下,影影绰绰的,反而可以激发你探究的兴趣:这玩意到底是什么鬼?月朦胧鸟朦胧的,俺得好好瞧瞧。
这也是一种饥饿营销,欲擒故纵的策略。
当年冯小刚邀请徐若瑄参演《非诚勿扰》,电影拍完之后他说了这么一番话,大概的意思是:“徐若瑄是我的偶像。很高兴有机会跟她合作。同时也很遗憾,我把这偶像给毁了。”
什么意思呢?以前没有跟徐若萱近距离接触,远远地望着,像仙女,挺好。现在仙女下凡落地了,进剧组了,还成天跟她在一起面对面说戏,她也就成了很普通的一俗妞,不再是偶像了。
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
意喻也有拉开距离的功能,通过抽象的喻体对本体进行适当的遮掩,反过来激发读者探究的兴趣,让你对那些看不清的部分,自行脑补。可以理解为类似美图秀秀的滤镜功能,不要让照片太“写实”。
这是意喻的第四个审美功能:通过“滤镜”产生朦胧美。
06、跨度
比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必须相异。
比喻带来的审美快感,主要就是由本体和喻体的相异而产生的跳跃感。
不同的比喻,跳跃的幅度却是不一样的,试比较:
- 她那一头又长又厚的金发,犹如熟透了的大麦。
- 进入山区后,路面更加崎岖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大家体会一下,以上案例,哪一句更好玩?
比喻跳跃的幅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本体和喻体两个“物种”的跨度,我们表示为:
S(本体,喻体)
跨度越大,跳跃感越强,对读者的“刺激”也越大,审美的效果也越强烈。读者的阅读体验如下:
两个相差如此之大的东西,居然还能扯到一起(有相似点)。
好比如下这张图——
是不是沟壑越宽,跨越动作越惊险,给观者带来的感官刺激越强烈?
这一审美原理,是钱钟书首次明确阐述的:
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读<拉奥孔>》)
金发和大麦,都是具象事物,并且都是生物体。路面和胸襟,一个有形,一个无形。这两组事物“物种”跨度大小的对比,应该比较清晰:
S(金发,大麦)< S(路面,胸襟)
一般情况下:
S(具象事物1,具象事物2)< S(具象事物,抽象事物)
意喻和象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都是以上不等式的右边组合,其跨度自然比其它类型的比喻要大。
这是意喻的第五个审美功能:通过拉开本体、喻体的跨度,制造更大的跳跃感。
虽说跨度越大越好玩,但如果跨不过去,就有可能掉进沟里。比如以下案例:
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钱钟书《围城》)
“绝对观念”是什么?相信绝大部分人绝对不清楚。“大眼珠”为什么会像它呢?比较费解。
07、藏拙
意喻貌似比较高明,难以构思,其实有时候,反而可以成为一种偷懒的技巧。比如下面这些例子:
- 袅袅上升的炊烟,轻盈美丽的梦。(薛衡《梦》)
- 他像一首诗,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写的诗。(朱小欧《他像一首诗》)
- 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以上这几个案例,说老实话,创意都相当凑合,无非诗啊梦啊什么的,只比“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好那么一点点。
包括前面所列举的意喻案例中,“梦”的出镜率确实有点高,已经用滥了。
这个也不难理解。如果是找具象的事物来作比,还真得有几分像才成,马虎不得。但是拿抽象的东西来作比,“弹性”更大,相似点解释起来也更宽泛。
“梦”的出镜率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因为它看不清楚,也说不清楚,万金油,像谁都成。
因此,意喻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藏拙的策略。
就拿余秋雨的那句,如果按照写实的手法,老老实实去寻找一个确实很像那个“地方”的喻体,还真得好好琢磨一下。
估计余大师寻寻觅觅好半天,到底还是没有寻到趁手的喻体,得,就像“梦”吧,反正也不会有大错。正赶上那些年大师出的书都大卖,偶尔敷衍一两句读者也看不出来。
好比拍动作电影,如果真刀真枪、拳拳到肉,一招一式交代清楚,对演员的真实战力和摄制组的综合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有些剧组图省事,镜头胡乱晃动晃动,再通过快放,把演员的身影拖成一串……用这种忽悠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身手敏捷和武功高强。
这其实也是一种写意的手法,偶尔为之尚可。用滥了,就显得力拙。
这是意喻提供给作者的一个“捣糨糊”的写作技巧:避实就虚,笔力不够时可以偷工减料。
意喻的以上几种功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多数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
08、意喻和象喻
最近这两回我们先后聊到了象喻和意喻。前者是用具象事物来比喻抽象事物。后者与之相反,是用抽象事物来比喻具象事物。
为了说明二者的差别,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刘禹锡的《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般人赏花,通常会联想到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本诗中的女子则不然,她想这鲜花忽然盛开,很快凋谢,跟渣男的情意何其相似;看到江水不舍昼夜地流,就想到了自己的怨愁也是没个尽头。
说到“江水似愁”,自然会联想到李煜的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比刘禹锡晚,所以不排除他化用了“水流无限似侬愁”的创意,这个属于反向化用,化的比较巧妙。
以上两个案例,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意喻和象喻的差别。
为了便于对照,我们重新摆放一下:
水流无限似侬愁
水(本体,具象,景)—>愁(喻体,抽象,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本体,抽象,情)—>水(喻体,具象,景)
前者是意喻,属于触景生情,先有景,再因此触发感怀。把景物比作情感,它就缥缈了,放飞了,但也意味着它的形象就模糊了,不那么生动了。
后者是象喻,属于借景抒情,先有情,再找个什么景物(一般是就近找)寄托一下。情本来是缥缈的,一旦寄托在某个景物上,它就形象生动了,但也意味着它就“定型”了,联想空间相对封闭了。就跟佛教说的,“着相”了。
从比喻的功能来看,象喻重在形象化和认知作用;意喻则刚刚相反,将本体抽象化、虚幻化,以刺激读者的想象。
二者无高下之分,各有各的用处。
显然,意喻一般只适合于文学、广告等领域的创作,不宜用于写科技论文和商业合同。
它们的各自优点,也是各自的缺点,这就是辩证法: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便宜都占尽。
这里我们颠覆了过去的一个习惯看法,比喻未必都是要把事物说得清晰浅白,还有可能故意将其整得朦胧和复杂。
09、实践
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我们就来实践一下,亲自动手创作意喻。
先欣赏一下白云:
怎么描写白云?有人会脱口而出:
白云像棉花一样铺满了天空。
这个创意显然太老套,不够酷,不好玩,跟“撒盐空中差可拟”有得一拼。
我们试试意喻这招,并且最好不要“如诗如梦”——尽管也说得通。
先参考一个现成的意喻例子:
雪白雪白的,轻轻的云,像我的爱,我的初恋。(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白云之歌》)
应该说,还凑合,但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既然余秋雨这样的大牛都有思路闭塞的时候,那究竟该怎么去创作新奇好玩的比喻呢?有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呢?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一言难尽,我们以后会有专题研讨。这里先分享一个基本的技巧:特征搭桥法,供参考。
首先泄漏一个“秘密”:比喻句里面的A像B,无需A“整个儿”地像B,它俩只要某个特征相似即可。
所以,我们在给本体找喻体时,只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其某一个特征来展开即可。
用特征搭桥法给“白云”找喻体的步骤如下:
- 罗列“白云”的特征:易飘散、无声无息、易变形、悬浮……
- 攻其一点,从中选取一个合适的特征,比如“易飘散”;
- 想想看,有什么抽象事物也具有“易飘散”的特点,以用作喻体;
- 找到喻体之后,用合适的表层结构,把比喻句表达出来。
按照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轻松“批发”出如下意喻:
- 白云如同往事,飘散得七零八落。
- 白云如同曲罢之后的余音,袅袅而去。
- 白云如同我的文章构思,变来变去,不能成型。
- 白云如同英雄归隐之后的名利之心,渐渐消散。
- ……
怎么样?离开了“梦”、“诗”等俗词,我们照样可以意喻。
可能会有人觉得,以上几个意喻的创意,不过尔尔。
那是因为我这人实诚,让你目睹了创作的全过程。
好比看魔术表演,让你坐在后台,窥见了鸽子是如何源源不断地送到魔术师手里。
如果我遮掩住后台,直接“放鸽子”,给你的惊艳度就不一样了。
以上特征搭桥法的分解动作虽是以意喻为例,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比喻创作。招数简单实用,大人小孩都好使。
有时候,人的思想就像一只氢气球,只是被一根细细的线拴住。
特征搭桥法能否帮你扯断那根细线,放飞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