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走山水】兴国最早的景点——令公岩
令公岩,最早叫东龛岩,在长冈乡仁塘村东龛小组的一条大峡谷内。一千三百多年前,少年钟绍京为避俗世嚣尘,独自一人,身背书箧行囊,来到这东龛岩,发奋攻读、勤练书法。相传夜深人静时,他的朗朗读书声,数里之外都能听见。当地百姓后来称它为“读书岩“。唐先天元年钟绍京官至中书令,封越国公,成为“江南第一宰相”。读书岩就称作了“令公岩”。
因此,早在唐代,这里就已经名扬天下,是兴国历史上最早的景点,也是兴国的文脉。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前往瞻仰胜迹,缅怀先贤。元代提举腾宾、明代县令唐子仪、清代县令张尚瑗等都曾留有游记和诗词。
民国三十八年,兴国钟姓子孙重修了读书岩。“令公岩”雄风犹存,古韵依然。1957年在峡谷前兴建水库时,令公岩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进出峡谷的石径从此被水淹没。令公岩,也就成了兴国最可望而不可及的奇景。
2014年冬,水库放水修坝至峡谷枯竭,给了许多慕名者一个机会,但大多都怯步而归。爱尚团队首次登入,我被吊在了空中。只差的几步之遥,成了心中一直的遗憾。
2013年冬第一次尝试上令公岩失败
2019年顺瀑布泉悬绳而下第一次成功抵达令公岩
崖前石缝由下而上第二次成功进入令公岩
2019年,带着众多驴友的期望,决定去探一条可行之路。在周边转游了近一个星期之后,在队友的协助下,分别从崖上放绳下,从下面峡谷石缝上,两次抵达岩内。但都不是人人都可以行得通的路线。大部队还是只能带到对面的笔架峰峰顶,远远地观望,留个影,拍个照,以解相思之念。一条可行的徒步路线,从此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梗。所以,曾导说去找路,我第一个就响应了。
笔架峰上望而怯步的赣州驴友们
笔架峰上俯视令公岩
按方向来算,这次的路绕得有点远。从鼎龙花桥进去,翻过大山脑,绕到了令公岩峡谷对面的山顶上。绝壁悬空,想要徒步,又是不可能了。一捆五十米的绳索,正好放到了岩窟最近的两米处。在曾导的指引帮助下,一行五人全部安全抵达目的地。来一趟不容易,也只能细细地拍摄,以便把这种零距离的视觉感受分享给大家。
令公岩长景
岩窟,随着山势,呈凹弧形。有百米余长,近十米高。宽窄不一。岩内宽敞明亮,清静雅致。有十几间房屋,厨房、正厅、厢房,分在不同的地方,有阶梯和过廊。有墙无顶,风雨不侵。外寨墙也有几十米长,均由大石块,麻石条垒砌而成。虽有多处塌陷,草长苔深,尽显荒凉,若再无人为破坏,估计也还能坚挺千年。岩窟左边是三崖合壁的悬瀑,右边是通往水库的峡谷深潭。抬头是高低起伏的笔架山。山下是两峰相夹,一路向东的一线天峡谷。
崖下一线天峡谷
崖下古石阶
经过几次的尝试,徒步路线是没可能了。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就只能划船或撑竹筏,从水库沿峡谷进来。岩前一坪,能容近百人,整齐的石阶尽头有凿开的石槽,是古时架木栈上对面令公岩的。谷底距岩窟还有六七十米高,险峻陡峭,无法攀登。有网友评论区问我,传说中的石舫、石桌、石凳还在不在?三百年前张尚瑗在《潋水志林》里就说过了:“至于涤砚、摊书抚琴、流脑,势所不能,旧传所谓石案、石砚与“十景之题”,皆未必信然。”虽相传钟绍京晚年归隐后,仍返回到这里,在岩内修建草庐,读书自娱。但事隔千年,期间这里还建过古寺,或许也曾香火鼎盛。但这读书岩,终因令公而不朽长存了下来。
图文:胡祥英
摄制:胡祥英
编辑:胡祥英
审核:黄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