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塾师”真实自述:寡居后,我通过“教书育人”衣食无忧

诸位看官,妾身尤妙清,昆山人士,父亡夫死,无亲眷傍身,寡居多年,在本县素有仁慈能干的贤名,故常熟钱家大娘子延请我入钱家当女塾师,授《孝经》《内则》《女诫》等书,教绩紝剪制等女红,培育钱家姑娘。

一、女塾师

提起塾师,相信大家脑海中闪现出来的一定是男性形象,他们大多是落第的秀才举人,为了生活,进入富贵人家教导族中的子弟读书识礼、考取功名,靠"舌耕"谋生,是门极清高的职业。学生大多数为男子,也有像《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教导女弟子的,但数量不多。

事实上,在朱子的影响下,从宋代开始,女子被时代要求着在成为接收知识的学生的同时,又要作为教育子女的老师。本朝对于女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许多士大夫认为女子也要接受良好教育,我的父亲尤氏讳镛以及公父唐氏讳经纬便是持此意见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亡夫很支持我写诗作词。

本朝女子的教育一般交由父母育导,二者有分工,大多是父亲负责识字学经,母亲负责技艺礼仪教育。或者聘请像我这样寡居的女子作为专职女塾师。因为自身和学生的性别都为女子,女塾师又被称为"女师"、"女博"、"姆教"等。我小的时候家里也为我聘请过本县声望高的贞人作为老师。与我们等同的还有被称为"古师氏之风"的家中女性长辈担任教育后辈的职能,或保姆担任养育看护的职能。

常熟钱氏有5名未出嫁的姑娘,在我来之前由钱家大娘子吴氏照管她们。钱老爷削籍居家后,不断地买女优戏子,钱家人口越来越多,家中事务也纷至沓来,吴氏渐渐分身乏术,便托娘家的表姐寻一位女塾师。吴氏表姐的夫婿是亡夫在太学的同学,她可怜我寡居偕子,内无公姑扶持,外无亲眷照顾,家中难以为继就将我荐了上去。不到一个月我就带着孩子,作为女塾师住进了钱家。

吴氏同大多数人一样,并无意让姑娘们学诗作文,成一代才女。只让我平日里带着她们学习《女诫》之类的女书,传授为妻、为媳、为母之道,以及培养女红能力。

二、礼仪教育

本朝女书众多,其中以"赐撰女教书"最为特别,如太祖《女诫》每月逢六日,皇后率妃嫔于坤宁宫听女官宣讲三次;成祖《古今烈女传》,以及世宗一朝让翰林院撰写的《内则诗》皆属此类,它们由陛下亲自让臣子编纂。其他还有皇后撰写的,如《内则》、《内训》;士大夫撰写的《小儿语》、《闺范》等。这些书流行于宫中,颁发于天下,有些士大夫甚至将其纳入"四礼",以此规范家庭,包括了女子和妇人教育。

钱家的姑娘除大姑娘英姐儿外,都未到出阁的年纪,我便主要教她们读女书,而在女子的书籍教育中,研习诫书是重要的一环,几乎每一户稍微殷实的家庭都会要求女儿学习。偶尔带她们听两处戏曲教化规范。

女子礼对口腹、从命、节俭、职业、卑逊、言语、衣服、配饰、素雅、书史、女容、勤励、性情等都有许多要求。德对女子来说最为重要,德有七:曰顺,曰庄,曰贞,曰勤,曰俭,曰仁,曰慈。近溪先生先生的《女小儿语》中例举了女子有德无德的各种典型,来说明德的重要。其中,勤俭最为重要。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要求勤快的同时还要求做到不骄、勿过,这些无论男女都要遵循。但事实上,相比较学业为重的男子,国家宗族更要求持中馈的女子务必做到勤。

在钱家,每天早晨家中未冠男子、未嫁女子必须背诵男女训戒、家中族规,勤一字,始于早。治家之严,可见一斑,只是不知道为何生出钱大老爷这样的异类,每日同名伶混迹,甚至请了两个善度曲的女先生教导家班戏子。我是严令禁止女弟子接触这些花娘的。

三、女事教育

女子教育的另一方面则是女事,一般由母亲进行教育,但钱家大娘子实在太忙碌,便仍由我来担任教导女事之责。

女事包括纺织、缝纫、刺绣、制衣以及"主中馈"等。即使是皇宫王府的宫女也要学习这些技巧,她们的"女塾师"皆是我这样的寡妇,如"尚服局"的宫人。

按本朝惯例,女事一般作为妆奁的一部分,出嫁时随至夫家,或者出售补贴家用。因此多为绣鞋、绣枕等。我很喜欢的《宝剑记》的作者—李开先,其妹绣制的鞋子精美,被当地女商人看中,收购外售。

"主中馈"指的是烹制"各色巧制小菜",无论多么富贵的家庭,新妇必须下厨。钱家要求各房媳妇每十日一轮换,直到六十岁才可以不用下厨,如果发现有逃避者,惩罚一房。新妇入家三月后,必须下厨轮值。且饮食上,男女分食。

本朝一些士大夫家女主人不止在厨房准备饭菜,还可以出来会见宾客。但大多数女子出不得门,而像我这样守寡的年轻妇人更是见不得人,终日闲坐无事,便绣制过时光。上古时期的女性诸如女娲、嫘祖等所职也不过孕育、纺织缫丝之类,女子一生的时间,只围着纺织、主厨、教子转,则是所谓的"女德尚检",除了三姑六婆可以自由出入外其余只能节时外出。亡夫在时,我尚且只能在家中听听戏,轻易不得外出,更何况如今。当真是,没了男子,寸步难行,一举一动需随分从时。

四、服饰教育

女子衣着要做到节俭朴素、典雅细致,《女小儿语》中认为:"妇女装束,清修雅淡;只在贤德,不在打扮。"即认为品行的修养高于穿着的华美,不赞同"穿金戴银,珠玉满髻"的穿着风格,但是同时大多数文人认为朴素的同时要做到雅致,"饰不可过,亦不可缺。",在"过"与"缺"之间维持平衡的美感,即使饰品亦是如此。

我认为首饰不应该经常佩戴,应该少带,尤其对于年轻女子来说,除了出嫁之日满头珠翠一个月外,其余时候仅戴一根簪、一对耳珰就够了。而簪子、耳饰金玉犀贝为最好,骨角次之,铜锡最恶,不仅不美还会损害乌发。簪花是最好的选择,颜色要衬托衣服发色。耳饰则越小越好,俗谓之"丁香"者。

本朝富家女子流行用花露香身、香茶沁口,每到春季,我都会带姑娘丫环们一同制花露。也有奢侈的人家通过咀嚼荔枝沁香口齿。

但这两年,出现了一股不小的服饰僭用、转素为奢的奇怪风潮,甚至由有人仿效时世妆之类怪异的不得了的妆容。钱家年纪较小的都有些跃跃欲试,我厉言制止了她们几个,三姑娘便问我:难道不喜欢那些漂亮的衣裳吗?我何尝不喜欢,但既做了人家的老师,就要从为她们好的角度考量。她们的想法不是不对,只是不为世人承认甚至会招致恶语。等哪一天女子的穿着、言行、出入都不再受限制的时候,我自然愿意她们随喜好、颜色、样式来选择。只是如今仍要受这些教育,受这些规定。直到这个年纪,教了这几个学生,方明白当年娘亲教导时的小心谨慎、步步筹划。记得娘亲说,儿子就没那么多操心,一生随伴倒也放心一些,只是这个女儿,养到年龄就要到人家家里当媳妇,她自己也是当过媳妇的,知道这其中的不容易,怎能不在她仍伴身旁时为她细心筹划,好好教导以免受到伤害。

五、才艺教育

凡闺秀女子,书画琴棋四艺,皆不可少。琴,丝竹之属;画,闺中末技,再加上我于此二道并不精通,与吴氏探讨过后只为钱家五位姑娘制定了识字、学诗、学词、学棋这四门课业。吴氏的棋艺,即使男子也下她不过,便由她闲散时间略微教导。

记得我在家时,父亲只捡着晚唐、宋人之诗教我,说除此外的唐诗不宜女子学习。反倒是词上对我要求极高,不止要熟读背诵,还要学会随曲子作词,大概是我善歌的原因。这五个姑娘平日里我却也只教些宋诗,吴氏说不必在这些才艺上花太多时间,还是以女德、女事教育为主。

六、婚育教育

结两姓之好,于家于子女都是顶重大的事情,不能有贪慕、攀附之心。多是始自旧亲或邻友之家,且名声好的家庭。英姐儿是钱家最大的女儿,与通家故旧韩家的二儿子"指腹结襟",虽然这种做法早被太祖禁止,但民间仍屡禁不止。我考虑在英姐儿出嫁前多教导一些与公婆、与舅姑、与妯娌相处的技巧,这类教学被称为"宫学"。将《孝经》、《小学》、《内则》的内容落实到内容上。

女子一旦嫁人,公婆丈夫就会成为左右她一生的要紧角色,如何衡量彼此间的关系关乎她的幸福。从此,夫家为内,父母家为外,此前的人生羁绊被打破重新连接。为了自身考虑,大多数女子在父母、塾师的教育下,嫁人后要做到"奉承公婆,畏惧丈夫,不忤逆夫家人"。几乎无时无刻都感到寄人篱下,身不由己,但大多女子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也一样,亡夫家虽无公婆,但有小姑子一个,对她我是百般体贴侍奉,哪有做姑娘时轻松,父亲虽严厉但也和蔼,还可以窝在母亲怀中,时常与姊妹嬉闹。所以说,女子嫁人后就不算是个人了,只是夫君漂亮的玉佩,是公婆暖心的手炉,是孩子挡风的屏风,是个物品。直到儿子长大,儿媳过门,才能直起腰来,虽然这份人气儿是磋磨同类得来的。

说起孩子,我便突然想起再过两个月五姑娘就满六岁,可以正式给她启蒙了。我刚来时就打算给她启蒙的,但吴氏说民间一直有"男忌双,女忌只"的说法,就推迟到她满六岁后了。照顾孩子真是一项费心的事情,这些知识我也要记得告诉英姐儿,比如:要爱惜子女,却不可太过溺爱;不宜长期抱持婴孩,应当将他用被子裹住放在床上,听到啼哭声才可以抱起;小儿穿的衣服最好用"稀布",宁可薄也不能过厚。还有《摄生众妙方》等医书上的许多照顾孩子的知识,就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可以找来一观。

马上快到七月份,到时还要同钱家娘子们带英姐儿"化生",将泥塑或是蜡做的婴儿浮在水中,求"宜子之祥",即所谓的"水拍银盘弄化生。"而婴儿漂浮在水中的景象,让我很难忘记夫君跟我讲的安福的事情: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佃户女儿出嫁时必须给田主支付银子,这种做法导致当地多有溺女事件。夫君在任时加以禁止,但这种事情本就"民不举,官不究",难以改变当地久存的溺女习俗。

为了生子,不少妇人使用尼姑提供的符药,由头生孩子的胎盘用酒洗过后燃烧成灰,挑一个壬子日,趁着人不知鬼不觉空腹佐黄酒服下。有不少信以为真的,可见尼姑尘心不死。女子可以在闺阁中拜观音、何仙姑,也可以信道参禅,但不宜沉溺。不知多少家族的门风就是被这些善钻营的姑子败坏的,他们不光骗人钱财,还蛊惑人心搅乱家宅。《新妇谱补》中也明确建议不让三姑六婆入门,而尼姑"尤当痛绝",应当"绝尼人"。既做了老师,食了人家的俸禄便应该事事担心,时时琢磨,说是父母也不为过了,一时只觉心累。

思至此处,猛觉夜深,望窗外残月早升。现与诸君开剖愁闷,心上便觉好些,事结此处,有缘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