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 周仲瑛治疗食管癌各一案
案体:孙某,男,67岁,农民,1985年4月25日初诊。患者5个月前于进食时自觉有梗阻感,食欲正常,未予重视,近月来逐步加剧,进食时顿感噎塞不利,甚则呕吐,咽际时渗清涎,体重显著下降,乃去县医院诊治,经X线钡餐透视检查确诊为食管下段癌,肿块3cm×1.5cm,嘱其手术,患者因胆怯而拒绝手术,到处求医,未获疗效,因亲戚传告,乃来我处。
由于证情已至晚期,恐难挽救,姑予“利膈消癌散”(全蝎、蜈蚣、蜂房、僵蚕、守宫各60g,共研为细末,制成散剂,每次5g,每日3次,饭前服,另用煅代赭石20g、太子参20g、姜半夏10g,阴虚舌红者再加石斛12g、麦冬12g,舌苔灰腻有痰浊者加陈胆星10g、化橘红6g,煎汤送服)一料消息之。
药服5日,咽际痰涎减少,呕吐亦缓,梗塞感略见松释;继服之,又续见好转,进软饭已无所感,甚为愉快,要求续服。续予1料,进食顺利,体重亦有所增加,精神甚好,嘱作X线钡餐透视复查,肿块已较前缩小,仍予原方,每次服2g,每日2次,以巩固善后。1986年2月15日随访,一切正常,能参加农业劳动。
案体:袁某,男,75岁,2000年2月15日初诊。患者1997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消瘦明显,经食管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癌”,于1997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1999年4月发现右颈部有一肿大淋巴结,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提示为“转移性鳞癌”,胸部CT检查提示纵膈淋巴结肿大,行化疗效果不显,右颈部淋巴结继续增大,于2000年2月15日再次行放疗,扩大放疗范围,其间请周氏会诊,配合中药治疗。诊时患者胸闷气急,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阴两虚,癌毒积聚,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通络抗癌。
处方:太子参10g,佩兰10g,白术10g,白芍10g,黄芪10g,白花蛇舌草20g,天花粉12g,苦参12g,僵蚕12g,半枝莲12g,土鳖虫6g,炙蜈蚣3条,薏苡仁30g,炒山楂18g,炒麦芽18g,炒谷芽18g,夜交藤20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14剂后二诊,患者诸症减轻,纳食渐增,食之有味,夜能安卧,肌肉渐长,舌脉同前,原方加山慈菇12g,芦根12g,何首乌15g,仙鹤草7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20剂后三诊,患者病情好转,可下床活动,守方继进。四诊时患者咳嗽,痰粘色黄,舌苔灰黑,脉濡数,周氏认为证属肺胃不和,脾运不佳,湿热内蕴,原方去黄芪、白术、夜交藤、白芍,加用法半夏10g,炒枳实10g,瓜蒌20g,黄连4g,以祛痰利湿。服上方5剂后五诊,患者咳嗽渐止,痰色转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守方去法半夏、炒枳实、瓜蒌、黄连,加用黄芪、白术继续服用至今,患者病情稳定,未发现复发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