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

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十九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医急诊之学逐渐湮没而无人问津,似有趋向自生自灭之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医院校无中医急诊学课程,中医医院亦无急诊科和急诊医生,一是因为中医界尚未完全从民族虚无主义阴影中解脱出来,二是彼时尚缺乏急诊急救的中医师资力量。二十世纪末,中医界方醒悟中医尚有急诊急救之瑰宝,中医院校及医院相继开设中医急诊学和设立中医急诊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甘肃名医李顺保先生的主持下,编撰了《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学苑出版社,2011年)、《中医急诊临床实用手册》(学苑出版社,2014年)、《中医急危重难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2016年),三本中医急诊急救类医籍,希冀对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作出绵薄之贡献。
22
高热(感染性疾病)
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
(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

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

王某,女性,56 岁,2011年1月24日就诊。诊断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发热10天,2011年1月25日入住ICU。根据痰培养结果,予以亚胺培南控制感染,肺部炎症有所吸收,体温下降后又起,血压下降,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血培养为大肠杆菌,腹胀纳差,口渴明显,舌红苔少,脉数。治疗予生大黄粉6 g 冲服,2天后大便排出,仍发热,腹胀不能缓解。辨证为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外感热病,邪入气分,汗下后,胃气已伤,正不祛邪,邪热羁留。予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补汗血之源助胃气,扶正而祛邪。3 剂后,体温下降,血压回升,邪去正安。2011 年2月6日停用多巴胺,血压恢复正常。之后予以益胃汤加减调养,胃纳恢复,肺部炎症未有反复,2011年2月15日患者痊愈出院。

按:肠道屏障功能是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粘膜起到屏障作用,包括生物、机械、化学、免疫屏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免疫屏障。但在受到缺血缺氧和创伤应激等情况下,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 的启动者。《脾胃论》中也有相似观点: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移位在SIRS、MODS 的连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在如何维持危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阻止胃肠道细菌及毒素的吸收和移位方面做出尝试。这一点和中医重视脾胃功能方面是一致的,如《素问·经脉别论》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必须时时顾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强健和维持不仅是营养支持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其他脏器功能恢复的基础,直接关系到MODS的预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治外感热病,很大程度上和脓毒血症类同,其六经辨证也相当于脓毒症的不同阶段。《伤寒论》中坚持“治病必求其本”的理念,如“急下存阴”、如寒凉药中佐以养胃生津、以及桂枝汤服法中的“啜热稀粥一升余”,无不体现中医对保胃气的重视。

(胡人匡,蔡佳吟.“保胃气”理论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52~953.)

评:本例患者系重症肺炎,反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腹胀纳差明显,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予以生大黄粉通腑泄热;腑通但热未退,辨证为阳明热证且耗伤胃气,遂投以白虎加人参汤清解阳明气分实热并益胃生津,体现了中医“保胃气、存阴液“的思想。

(田旭东)

(本文选自李顺保 主 编《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出版.  2016.3)
《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
目    录
第一章 高热(感染性疾病)
肺热郁闭、气津两伤、夹痰夹水夹瘀型高热神昏(超级细菌感染)………(1)
热毒炽盛、气血两燔(金葡菌肺炎并败血症)……………………………(4)
火热炽盛、内扰心神型高热神昏(急性上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并感染
性休克)…………………………(6)
邪伏少阳胆腑型高热(不明原因高热)……………………………………(8)
暑入阳明、气阴两伤型暑温(败血症)……………………………………(9)
暑热蒙窍、气营两燔型暑温重证(流行性乙型脑炎)……………………(10)
湿遏热伏型暑温(高热惊厥)……………………………………………(12)
气阴两虚、湿遏热伏型高热昏沉(亚急性败血症)……………………(13)
脾虚湿遏、湿重于热型暑温(高热抽搐)………………………………(15)
毒邪内炽、伤营入血型痈脓(副大肠杆菌感染败血症)………………(17)
毒热内盛、阴阳欲脱型厥脱(出血热并感染性休克)…………………(18)
阴阳不济,阳气外脱型脱症(感染性休克)……………………………(22)
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型内伤发热(亚败血症)……………………(23)
阳明病经证型发热(感染性休克)………………………………………(25)
风温犯肺,痰热结胸型感冒(重症感冒)………………………………(28)
痰瘀内阻,气阴两伤型风温(非典型性肺炎)…………………………(30)
邪伏膜原型湿温(肠伤寒)………………………………………………(33)
湿遏热伏型湿温(流行性感冒) …………………………………………(35)
热极生风、痰迷心窍型高热惊风(病毒性脑炎)………………………(37)
热邪炽盛,灼伤肝阴型痉病(散发性脑炎)……………………………(38)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头痛(结核性脑膜炎)…………………………(39)
邪热袭肺、气虚亡阳型脱证(老年性肺炎并感染性休克)……………(41)
邪热入里、热入心包型风温(肺炎)……………………………………(43)
痰热壅肺、表里同病型肺痈(老年肺炎合并心衰)……………………(44)
湿热内蕴型肺痈(肺部感染并感染性休克)……………………………(46)
热毒鸱张、正气已亏型肺痈(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48)
腑实壅滞、肺失宣降型肺痈(肺炎合并心衰)…………………………(51)
风热犯肺型肺痈(老年性肺炎)…………………………………………(52)
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54)
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肺炎)………………………………………(55)
温邪化火,火毒逼迫气管型高热(病毒性肺炎)………………………(57)
风邪外束,内热炽盛型咳喘(大叶性肺炎)……………………………(58)
脾肾两虚,痰热内蕴型咳嗽(肺脓疡)…………………………………(59)
痰热壅肺、清肃失权型肺痈(肺部感染)………………………………(62)
(0)

相关推荐

  • 中医熟记50种证型

    内容简介: <走进中医大学的金钥匙系列丛书:中医熟记50种证型>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的50个证型的临床表现,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治法和方药,以期读者能对常见证型进行辨识,学有所用,能对一些常见病 ...

  • 非典型性肺炎(痰瘀内阻,气阴两伤型风温)

    <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 16   高热(感染性疾病)    痰瘀内阻,气阴两伤型风温(非典型性肺炎) 患者,女,57岁.于2003年4月15日离京(同住楼中已有人患SARS),9天后出现 ...

  • 暑入阳明、气阴两伤型暑温(败血症)一例

         <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 5   高热(感染性疾病)    暑入阳明.气阴两伤型暑温(败血症) 某男,28岁,工人.1992年9月3日因饮食不洁而出现腹疼腹泻,恶心呕吐,继之高热 ...

  • 【朱良春:新斛乌合剂-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新斛乌合剂:益气养阴,和血通脉,健脾助阳.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组成]石斛.制何首乌.制黄精.生地黄各15g,生黄芪.山药各30g,乌梅.丹参.桃仁.淫羊藿.枸杞子.金樱子各10g. [用法]将上 ...

  • 气阴两伤身亏虚, 老年便秘不简单, 辨证审方多推敲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因为便秘前来就诊的大爷大姨们,回顾就诊的病案,老年人大肠腑实证较少,气虚.阳虚.阴虚便秘者居多,有些顽固性便秘,需要仔细观察与辨证,有时候虚实夹杂,辨证不精确,会犯虚虚实实之戒,反而会 ...

  • 白血球减少(气阴两虚型)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头晕失眠,心慌悸动,下肢浮肿,舌嫩色淡或红,脉细无力.或兼有肢冷畏寒,月经量多或淋沥不止.或兼有健忘多梦. 主穴: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夹脊,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照海. ...

  • 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验方】

    [每日一方] 治疗 糖尿病,气阴两虚型[验方] [降糖方](祝谌予) [组成]生黄芪30g 生地30g 苍术15g 玄参3g 葛根15g 丹参30g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糖尿病,属气阴两虚 ...

  • 白血病(气阴两虚型)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口咽干涩,五心烦热,舌嫩少苔,脉细无力.或兼有鼻衄便血,皮下紫斑.或下肢浮肿,或失眠多梦.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照海,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夹脊. 配穴: ...

  • 气阴两虚型心悸中医这样治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或快或慢,时发时止,不能自行控制的一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在治疗心悸病方面具 ...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治疗方

    [症状]心悸怔忡,稍活动即加剧,神疲乏力,头晕,盗汗,颧红,心烦失眠.舌质偏红,脉结代或细数. [治法]益气敛阴,活血养心. [方药]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 [组成]党参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