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起源于急救医学,自古因虫兽咬伤、跌仆损伤、金刃刀伤、食物中毒、难产婴夭等,渐而产生急救医学。中医急诊急救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生存的底线。数千年来拯救民众于危急病之中,确保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十九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医急诊之学逐渐湮没而无人问津,似有趋向自生自灭之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医院校无中医急诊学课程,中医医院亦无急诊科和急诊医生,一是因为中医界尚未完全从民族虚无主义阴影中解脱出来,二是彼时尚缺乏急诊急救的中医师资力量。二十世纪末,中医界方醒悟中医尚有急诊急救之瑰宝,中医院校及医院相继开设中医急诊学和设立中医急诊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甘肃名医李顺保先生的主持下,编撰了《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学苑出版社,2011年)、《中医急诊临床实用手册》(学苑出版社,2014年)、《中医急危重难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2016年),三本中医急诊急救类医籍,希冀对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作出绵薄之贡献。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
王某,女性,56 岁,2011年1月24日就诊。诊断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发热10天,2011年1月25日入住ICU。根据痰培养结果,予以亚胺培南控制感染,肺部炎症有所吸收,体温下降后又起,血压下降,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血培养为大肠杆菌,腹胀纳差,口渴明显,舌红苔少,脉数。治疗予生大黄粉6 g 冲服,2天后大便排出,仍发热,腹胀不能缓解。辨证为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外感热病,邪入气分,汗下后,胃气已伤,正不祛邪,邪热羁留。予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补汗血之源助胃气,扶正而祛邪。3 剂后,体温下降,血压回升,邪去正安。2011 年2月6日停用多巴胺,血压恢复正常。之后予以益胃汤加减调养,胃纳恢复,肺部炎症未有反复,2011年2月15日患者痊愈出院。
按:肠道屏障功能是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粘膜起到屏障作用,包括生物、机械、化学、免疫屏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免疫屏障。但在受到缺血缺氧和创伤应激等情况下,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 的启动者。《脾胃论》中也有相似观点: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移位在SIRS、MODS 的连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在如何维持危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阻止胃肠道细菌及毒素的吸收和移位方面做出尝试。这一点和中医重视脾胃功能方面是一致的,如《素问·经脉别论》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必须时时顾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的强健和维持不仅是营养支持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其他脏器功能恢复的基础,直接关系到MODS的预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治外感热病,很大程度上和脓毒血症类同,其六经辨证也相当于脓毒症的不同阶段。《伤寒论》中坚持“治病必求其本”的理念,如“急下存阴”、如寒凉药中佐以养胃生津、以及桂枝汤服法中的“啜热稀粥一升余”,无不体现中医对保胃气的重视。
(胡人匡,蔡佳吟.“保胃气”理论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52~953.)
评:本例患者系重症肺炎,反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腹胀纳差明显,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予以生大黄粉通腑泄热;腑通但热未退,辨证为阳明热证且耗伤胃气,遂投以白虎加人参汤清解阳明气分实热并益胃生津,体现了中医“保胃气、存阴液“的思想。
(田旭东)
(本文选自李顺保 主 编《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出版. 2016.3)肺热郁闭、气津两伤、夹痰夹水夹瘀型高热神昏(超级细菌感染)………(1)热毒炽盛、气血两燔(金葡菌肺炎并败血症)……………………………(4)火热炽盛、内扰心神型高热神昏(急性上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并感染邪伏少阳胆腑型高热(不明原因高热)……………………………………(8)暑入阳明、气阴两伤型暑温(败血症)……………………………………(9)暑热蒙窍、气营两燔型暑温重证(流行性乙型脑炎)……………………(10)湿遏热伏型暑温(高热惊厥)……………………………………………(12)气阴两虚、湿遏热伏型高热昏沉(亚急性败血症)……………………(13)脾虚湿遏、湿重于热型暑温(高热抽搐)………………………………(15)毒邪内炽、伤营入血型痈脓(副大肠杆菌感染败血症)………………(17)毒热内盛、阴阳欲脱型厥脱(出血热并感染性休克)…………………(18)阴阳不济,阳气外脱型脱症(感染性休克)……………………………(22)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型内伤发热(亚败血症)……………………(23)阳明病经证型发热(感染性休克)………………………………………(25)风温犯肺,痰热结胸型感冒(重症感冒)………………………………(28)痰瘀内阻,气阴两伤型风温(非典型性肺炎)…………………………(30)邪伏膜原型湿温(肠伤寒)………………………………………………(33)湿遏热伏型湿温(流行性感冒) …………………………………………(35)热极生风、痰迷心窍型高热惊风(病毒性脑炎)………………………(37)热邪炽盛,灼伤肝阴型痉病(散发性脑炎)……………………………(38)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头痛(结核性脑膜炎)…………………………(39)邪热袭肺、气虚亡阳型脱证(老年性肺炎并感染性休克)……………(41)邪热入里、热入心包型风温(肺炎)……………………………………(43)痰热壅肺、表里同病型肺痈(老年肺炎合并心衰)……………………(44)湿热内蕴型肺痈(肺部感染并感染性休克)……………………………(46)热毒鸱张、正气已亏型肺痈(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48)腑实壅滞、肺失宣降型肺痈(肺炎合并心衰)…………………………(51)风热犯肺型肺痈(老年性肺炎)…………………………………………(52)阳明热证、气阴两伤型肺痈(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54)痰热蕴肺,阳气暴脱型肺痈(肺炎)………………………………………(55)温邪化火,火毒逼迫气管型高热(病毒性肺炎)………………………(57)风邪外束,内热炽盛型咳喘(大叶性肺炎)……………………………(58)脾肾两虚,痰热内蕴型咳嗽(肺脓疡)…………………………………(59)痰热壅肺、清肃失权型肺痈(肺部感染)………………………………(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