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之五谷篇 | “五谷之首” “补血米” “田中之肉” “绿色牛奶”快来对号入座吧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五形人与治未病》,欲知详情,可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
治未病的三驾马车
人具有先天禀受、一生不变的形态与气质。人禀受五行之气所形成的先天阴阳量平衡、五脏胜复平衡状态,为“天和态”。“治未病”的目的就是不得“病”,即在“天和态”非显著改变之时,就通过“拨乱反正”,使其复归“天和态”。拨乱反正的核心宗旨就是要“节养元气”,因为人活一口元气,有元气则生,无元气则死,只要保持元气与年龄相匹配,人就不会得“病”。人体的“生殖之气、经脉之气、脏腑之气”均为元气;人体的生命本能活动,如饮食(吃、喝)、二便(拉、撒)、睡眠、肢体运动(卧、坐、爬、立、行、走、跳)、情志、性行为、官能(视、听、嗅、味、言)等均为元气直接主导。保持上述“生命活动及气的耗散速度”在“中庸”水平,防止 “太过”和“不及”,即可“直接”节养元气。服用各种药物,都靠人体元气来发挥作用,因此古人提倡“不用药,即得中医”,用药适度,“祛邪而不伤正”,亦可减少元气的耗损。元气耗损减少,间接节养元气。中医导引术,可祛病邪、畅血脉、调元气,亦为间接节养元气的有效方法。通过上述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节养元气,使人体元气与年龄始终匹配,恢复人体 “天和态”即可保持健康。
根据“五形人”的理论,治未病有三大方法:调整生活作息、练习导引术、服用膏方。这三者为治未病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之一 调整生活作息
生命本能活动,是人体所有生命活动中直接由元气所主导的活动,简称“生活”,具体包括饮食(吃、喝)、二便(拉、撒)、睡眠、肢体运动(卧、坐、爬、立、行、走、跳)、情志、性行为、官能(视、听、嗅、味、言)等七类十九项主要内容。生命本能活动,为人体“元气”耗散的主要途径,人体“元气”的60%以上,是经“生命本能活动”途径耗散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才直言:人体健康“60%的成份取决于自己”。换一个角度讲,只要能够节养好“生命本能活动”方面的元气,人的寿命就有了60%以上的保证,按人类寿命120岁计算的话,那就是可以健康活到72岁以上的保证。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不能健康地活到72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过好“生活”。不良的生活方式,一点一点、不知不觉得耗散掉了我们体内的元气,减折了我们应该拥有的寿命。生命本能活动,是人体“天和态”的本能反应,不仅直接耗散人体“元气”,还是体内外因素引发人体“天和态”改变的基础入口,因而也必然成为五形人“治未病”的入口和基础落脚点,成为五形人“治未病”十分重要的第一驾马车。
对于在生命本能活动方面节养元气而言,“中庸”,是最为高明的原则,它使生命活动,既保持不太过,又避免有不及。此即《易经》所谓“适度的合理性”,中医讲的“和”,陶引景提倡的“小柱留灯”,老子说的“复归于婴儿”,总而言之一句话,向人体“天和态”看齐。
兹将人体生命本能活动“治未病”方法,从饮食、二便、睡眠、肢体运动、情志、性行为、官能七方面分述如下:
饮食
饮食,包括“吃”和“喝”。吃,本义是口中含物而语言不清,喝,本义是大口饮水。饮食为人体最为重要的生命本能活动,“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均说明了饮食的本能性质及对人体的极端重要性。饮食,是人体后天“宗气、卫气、营气、血、津、液”的唯一来源,为人体先天元气之一“胃气”的功能表现。“到点就饿、过点不饥、多点不撑、饭后舒服”,是为“胃气”充足的象征。“胃气”一方面主导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宗气、卫气、营气、血、津、液”。另一方面,五脏六腑皆受“胃气”所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一败,百药难施。饮食,既是人体“胃气”的功能体现,又是人体“胃气”耗散的途径,合理的饮食是节养“胃气”的基础,不合理的饮食是伤损“胃气”的内贼。胃气的阳性属性,使“寒”成为五形人节养“胃气”的天敌。无论是阳多阴少,形质偏热的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还是阴多阳少、形质偏寒的土形人、水形人,过于寒凉的饮食,包括温度寒凉和性质寒凉的饮食,都会直接损伤“胃气”,这一点是需要着重指出的,也是五形人节养“胃气”需知的基本点。人属于自限性生物体,新陈代谢均有“量”的限制,胃的功能也一样。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开山鼻祖李东垣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自倍,就是过量。《素问·五常政大论》饮“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消化一份饮食,耗损一份“胃气”,饮食量越大,“胃气”耗损越多。所谓“水谷与元气不两立”,就是说饮食过量,就会直接损伤“胃气”。“胃气”对于人体来讲,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因为保住了“胃气”,就等于保住了“寿命。”五形人中,土形人先天“胃气”最足,木形人、火形人次之,金形人、水形人则“胃气”较弱,因此,笔者再次强调,饮食不过量,为五形人“节养胃气”的基础。
木、火、土、金、水五形人有各自的“天和态”。就是“阴阳水火寒热盛衰”的跷跷板式的平衡态,阳火热盛站一边,阴水寒衰站一边,人一出生,就有相应的“天和态”,这种“天和态”就是人体健康的平衡态,就是五形人治未病的目标和起点。饮食物的“阴阳水火寒热”属性,势必会影响这种平衡。阴水寒属性的饮食,就会加重阴水寒衰这一边的砝码,就会翘动原有的跷跷板平衡,使“天和态”发生改变,体内阴水寒性的物质就会增加,阳火热性的物质就会相应减少,阴阳失衡,显著就是“病”,“非显著”就是未病;阳火热属性的饮食,就会加重阳火热盛这一边的砝码,就会翘动原有的跷跷板平衡,使“天和态”发生改变,体内阳火热性的物质就会增加,阴水寒性的物质就会相应减少,阴阳失衡,显著就是“病”,“非显著”就是“未病”。由此可见,饮食物在耗损“胃气”的方面,除了“寒”和“过量”以外,饮食物本身的寒热属性,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饮食物寒热属性的选择,是与五形人的“天和态”相关的。“天和态”属于热性的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就需要寒性的饮食物来维持跷跷板的平衡,中医称此为“热无犯热”;“天和态”属于寒性的土形人、水形人,就需要热性的饮食物来维持跷跷板的平衡,中医称此为“寒无犯寒”。这里需要特殊说明,即使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需要“寒”性的饮食物来维持跷跷板的平衡,但毕竟“寒”会损伤胃气,因此,亦不可过寒。如果“天和态”属于热性的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饮食物的属性为热,就会直接改变其“天和态”,中医称此为“热以犯热”;“天和态”属于寒性的土形人、水形人,饮食物的属性为寒,就会直接改变其“天和态”,中医称此为“寒以犯寒。”这就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反复强调的:“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药食宜也。从者和,逆者病。寒热内贼,其病益甚……药食宜也。”也就是说饮食和用药一样,都得讲寒热属性,都得讲用在什么形人身上。“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是说像饮食物的寒热属性,对于人体来说,属于“家贼”,家贼是最难防的,危害也是最重的,损伤元气最重,病情最重、恢复起来最困难,所以才说“甚”。“寒无犯寒、热无犯热”,叫“吃对了饭”;“寒以犯寒、热以犯热”,叫“吃错了饭”,吃对了饭,人就长寿,吃错了饭,人就减寿。饮食物的“犯寒或犯热”,损伤的不止是“胃气”,而是整个人体“元气”,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提醒到大家的。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吃对了饭”,没有“犯寒或犯热”,也要掌握一个度。《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久而增气,是谓“少火”,少火则生气,为物化之常;气增而久,是谓“壮火”,壮火则食气,食气,即为损伤元气。因此,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的“饮食物”,凡性属凉、寒,味咸、甘、酸、苦者,为“从”,凡性属温、热,味辛者,为“逆”。未超过“久而增气,物化之常”这个度,就不会损伤元气,结果则为“和”,是健康无“病”,是真正的“治未病”。但若超过“久而增气,物化之常”这个度,均会直接损伤元气,改变其“天和态”,结果必然为“未病”和“病”,是真正的“病从口入”。土形人、水形人的“饮食物”,凡性属温、热,味辛者,为“从”,凡性凉、性寒、味咸、甘、酸、苦者,为“逆”。未超过“久而增气,物化之常”这个度,就不会损伤元气,结果则为“和”,是健康无“病”,是真正的“治未病”。但若超过“久而增气,物化之常”这个度,均会直接损伤元气,改变其“天和态”,结果必然为“未病”和“病”,是真正的“病从口入”。
人之情性,恶死而喜生,死生皆取决于元气,所谓“有元气则生,无元气则死”。人之一生,饮食“犯寒或犯热”,是伤损元气的第一元凶,是自减寿命的第一内贼。然而,食欲乃本心荫发之性,人对美食诱感,大多时候是一味追逐的,美食当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说。结果“犯寒或犯热”,吃错了饭,有了口福,却没了幸福,一旦得上病,就只能把“吃药”当吃饭,把“毒命”当寿命了。笔者在此,想强烈呼吁的是在现代饮食讲营养的同时,一定要更加注重饮食物的阴阳水火寒热属性,在“吃对饭”基础上,讲求营养,才真正符合中医“治未病”的要求。木、火、土、金、水五形人,坚持“吃对饭”,“热无犯热、寒无犯寒”,通过饮食维持人体“天和态”,则可轻松节省一大半元气,自然留住一大半寿命。当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活得健康、寿终正寝”之际,便会发现,原来“吃饭就是吃命。”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饮食之中,也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饮食对于人来说,那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绝妙意境!
饮食过量、饮食物犯寒或犯热等因素,直接损伤人体“胃气”。现代水污染、食品污染、化肥、农药、重金属、激素、添加剂超标等,常常使饮食物带毒,则既损伤“胃气”,又损伤人体“元气”。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吃喝进来的药物,也属于带毒的饮食物,同样既损伤“胃气”,又损伤人体“元气”。《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直接称药为毒药,药是用来利用偏性来攻击病邪的。《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最高明的方法是中病即止,药不可过。《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就是强调在用药之时,要根据药物的偏性、毒性大小,对于“胃气”与人体“元气”的伤害程度,适当调整用法用量,如偏性、毒性大者,则药用为六分;无偏性、毒性者,则药用可为九分,然后靠“食养尽之。”这就是出于对节养“胃气”和人体“元气”的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讲,吃食物要好过吃药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
饮食的目的,就是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人体由65种元素构成,人体新陈代谢需要七大类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并总结出营养素比例“膳食宝塔”,来指导人体合理获取各种营养素,如图所示。
在“膳食宝塔”中,谷薯类、全谷物及杂豆、大豆、薯类的摄入量,约为食物总摄入量的4/7;畜禽肉、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约为食物总摄入量的1/7;蔬菜类、水果类、坚果类的摄入量,约为食物总摄入量的2/7。这种平衡膳食的品类比例,与人类的牙齿比例呈正相关。除了没有功能的智齿,人类实际具有功能的牙齿共有28颗,其中切牙8颗,占2/7,尖牙4颗,占1/7,磨牙16颗,占4/7。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主要用来切断蔬菜类、水果类食物用的;尖牙的功能是“撕扯”食物,主要用来撕扯畜禽肉、水产品、蛋类食物用的;磨牙的功能是“捣碎、磨碎”食物,主要用来捣磨谷薯类、全谷物及杂豆、大豆、薯类食物用的,这可不是巧合,而是地地道道的先天生物密码。如果饮食物中畜禽肉、水产品、蛋类的量超过1/7,谷薯类、全谷物及杂豆、大豆、薯类的量超过4/7,蔬菜类、水果类的量超过2/7,则为太过;如果饮食物中畜禽肉、水产品、蛋类的量不足1/7,谷薯类、全谷物及杂豆、大豆、薯类的量不足4/7,蔬菜类、水果类的量不足2/7,即是不及。二者皆不符合节养元气的“中庸”原则,都会损伤“元气”,引起人体“天和态”的改变,发生“未病”或“病”。现代疾病中,如肥胖、血脂高、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均与畜禽肉、水产品、蛋摄入量超过1/7有关;贫血、甲减、供血不足、消瘦、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均与畜禽肉、水产品、蛋量摄入不足1/7有关,即是明证。
“膳食宝塔”上面的食物谱,实际上在25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非常完整的存在了,《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果、肉、菜一应俱全,堪称中国古代的“膳食宝塔”。
五谷为食,本义低头吃东西,古代抓吃谷食为“饭”,有吃有喝为“食”,山珍海味为“餐”,受用祭品为“享”。五谷,又称“谷食、粮食、主食”,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七大类营养素,为人体营养主要来源。谷,为馨香可口的庄稼籽实,五谷,古代包括粟(稷)、菽(豆)、黍、麦、稻五类主食。
粟,为小米类,糯性粟(黏小米)称为“秫”,有白、红、黄、黑、橙、紫多种颜色,源于中国,由野生“狗尾草”选育驯化而来,栽培历史约700年,约有160个品种,以河南“洛阳伊川”吕店所产小米口感与质量最为上乘,为五谷代表。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穗顶生,5~8月于后半夜丑~寅时(2~4点)开极细、极小的谷花,每个小穗具花2朵,下面一朵退化,上面一朵结实,11~1月收成。每穗结子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形颖果小粒,直径约为1毫米,北方通称为“谷子”,去掉皮壳以后称为“小米”,粒稍粗大者,古称为“梁”。粟,《说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禾,为最好的五谷,处四季之中,得阴阳之和,木(春)气旺而生长,金(秋)气旺而成熟,因称为禾(和)。新小米性凉、味甘、咸,陈小米性寒,味苦。《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本草纲目》:“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煮粥之时,所出“米油”最为滋补,有“代参汤”之誉。小米所含蛋白质中赖氨酸过低、亮氨酸过高”,应与富含赖氨酸的大豆同食,使氨基酸互补。小米性凉、寒,具滋阴之性,可以助寒、助痰湿,故土形人、水形人不宜常食。
菽(豆),为豆类,古称菽(shu),别名大豆,毛豆,黄豆、青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泥豆、马料豆,秣(mo)食豆等。植物与种子都叫豆,角叫“豆荚”,叶叫“豆藿”,茎叫“豆其”,三国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就是用豆萁煮豆。大豆种子呈椭圆形、球形,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各种颜色。大豆源于中国,清代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峪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于卯。”由野生大豆改良驯化而来,栽培历史约5000年,约有6000余个品种,以东北黑龙江省所产大豆口感与质量最为上乘。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夏至前后播种,经霜即收。大豆植株直立,叶为桃形五裂三出复叶,开蝶形紫花或白花,花期6~7月,分枝为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荚果程黄、黑、褐色,弯镰形或直葫芦形,果期7~9月,每个荚果内含1~4粒种子,种子为黄、绿、褐、黑或双色。选种方法,取等重种子数袋,于冬至埋于阴暗潮湿之处,十五日后取,最重者择为良种。黑豆可入药,性平、味甘,健脾益气、宽中消水,合甘草,解百药毒。岐伯曰:“生温,熟寒。”陈藏器曰:“大豆生平,炒食极热,煮食甚寒,作豉极冷,造酱及生黄卷则平。牛食之温,马食之冷。一体之中,用之数变。”孟诜:“每食后磨拭吞三十粒,令人长生。初服时似身重,一年以后,便觉身轻,又益阳道也。”《本草纲目》记载:“昔晋惠帝永宁二年,黄门侍郎刘景先表奏:臣遇太白山隐士,传济饥辟谷仙方。臣家大小七十余口,更不食别物。若不如斯,臣一家甘受刑戮。其方:用大豆五斗淘净,蒸三遍,去皮。用大麻子三斗浸一宿,亦蒸三遍,令口开取仁。各捣为末,和捣作团如拳大。人甑内蒸,从戌至子时止,寅时出甑,午时晒干为末。干服之,以饱为度。不得食一切物。第一顿得七日不饥,第二顿得四十九日不饥,第三顿三百日不饥,第四顿得二千四百日不饥,更不必服,永不饥也。不问老少,但依法服食,令人强壮,容貌红白,永不憔悴。口渴,即研大麻子汤饮之,转更滋润脏腑。若要重吃物,用葵子三合研末,煎汤冷服,取下药如金色,任吃诸物,并无所损。前知随州朱颂教民用之有验,序其首尾,勒石于汉阳大别山太平兴国寺。又方:用黑豆五斗淘净,蒸三遍,晒干,去皮为末。秋麻子三升,浸去皮,晒研。糯米三斗作粥,和捣为剂如拳大,入甑中蒸一宿,取晒为末。用红小枣五斗,煮去皮核,和为剂如拳大,再蒸一夜。服之,至饱为度。如渴,饮麻子水,便滋润脏腑也。脂麻亦可。但不得食一切之物。”大豆不仅富含脂肪、蛋白质,不含糖,适宜糖尿病人食用,而且富含赖氨酸,与谷类同食,可与谷类氨基酸进行互补。大豆营养丰富,有“田中之肉”、“绿色牛奶”之誉,可降胆固醇,保钙,防癌,通便;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前列腺疾病,防止骨质硫松;治疗克山症与大骨节病,每天用黄豆适量煮计服,可加快烧烫伤愈合,愈后无疤痕。除大豆之外,豆类还有红小豆、绿小豆、豌豆、豇豆、菜豆、蚕豆等皆可食用。大豆性平、味比木、火、土、金、水五形人皆可适量食用。
黍,为黏米类,即黄米,古称“糜子、黏稷”,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白黄色、红色、黑色,去皮后称为“黄米、黄黏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红黍米黏性最强,白黍米黏性次于糯米,可以煮粥、包棕子、酿酒、做糕,北方春节用它来蒸年糕。黄米糕特别饱腹耐饥,河北蔚县流传一首歌谣:“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黍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约8200年,品种很多,如珍珠黍、扫帚黍、日本黍等,现主产于印度、中国、尼日利亚、俄罗斯。白黍米性温、味甘,补中、益气;红黍米性寒、味甘,除热、止烦渴、益气。治男子阳萎:黍米两,煮成稀粥,和酒同饮,发汗至足即愈;治心痛久不愈:黍米淘汁服用;治骨关节脱臼: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斤,同炒存性,研成末,用醋调服三次后,水调入再加少许醋贴之,大效;治小儿鹅口疮,不吃乳:丹黍米嚼汁涂搽;饮酒不醉:赤黍渍以狐血,阴干,饮酒时,取一丸置舌下含之,使人不醉。黄米蛋白质中赖氨酸、色氨酸、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应与豆类混食以补充。黄米性黏不易消化,年老体弱、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白黍米性温,可助热、助火,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不宜为常食;红黍米性寒,可助寒、助痰湿,土形人、水形人不宜为常食。
麦,麦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荞麦、莜麦等种类,藏族人用做糌粑的青稞就是大麦的一种。麦,叶片平展、条状披针形,穗状花序圆柱形,直立,茎具4~7节,穗轴每节着生1枚小穗,含3~9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颖果大,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花果期7~9月。小麦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Levant)地区,由新石器时代植物驯化而成,按籽粒皮色分为红麦和白麦,栽培历史超过一万年,传入我国历史约4000年以上,我国春小麦3~4月播种,7~8月成熟;冬小麦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为五谷之首。《本草纲目》颂曰:“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小麦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酒精、生质燃料,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近人程栋曾作《咏麦》诗:“暖风送走半年寒,冬麦迎来一地春。笑看风吹柳絮去,厌闻蜂阵闹桃音。扬花抽穗不移首,竖刺挺胸更护仁。碎骨粉身千遍磨,终剖白面至情心。”小麦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苗、芽、麸、籽”均可入药,早在1700年前,汉代医圣张仲景就用“甘草小麦大枣汤”治疗妇人“脏燥”之症,可谓药用历史悠久。小麦性平、味甘,养心神、益脾胃,和五脏,调经络,除烦、止渴,利小便。陈藏器曰:“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河渭之西,白麦面亦凉,以其春种,阙二气也。”李时珍曰:“新麦性热,陈麦平和。”《医学正传》治白癜风癣:“用小麦摊石上,烧铁物压出油,搽之甚效。”《兵部手集》治呕哕不止:“醋和面,作弹丸二、三十枚,以沸汤煮熟,漉出投浆水中,待温吞三两枚。哕定,即不用再吞。未定,至晚再吞。”《普济方》治咽喉肿痛,卒不下食:“白面和醋,涂喉外肿处。”《经验方》治妇人吹奶“水调面煮糊,欲熟,即投无灰酒一盏,搅匀热饮。令人徐徐按之,药行即瘳。”《圣惠方》治乳痈不消:“白面半斤炒黄,酷煮为糊,涂之即消。”《本草纲目》记载,万表《积善堂方》云:“乌龙膏,治一切痈肿发背,无名肿毒,初发热未破者,取效如神。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锅炒之。初炒如饧,久炒则干,成黄黑色,冷定研末。陈米醋调成糊,熬如黑溱,瓷罐收之。用时摊纸上,剪孔贴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顷觉痒,干亦不能动。久则肿毒自消,药力亦尽而脱落,甚妙。此方苏州杜水庵所传,屡用有验。药易而功大,济生者宜收藏之。”小麦性平,味甘,为五谷之贵,木、火、土、金、水五形人皆可为常食。其它麦类如大麦(青稞)、燕麦、黑麦、荞麦、莜麦等种类,皆可适量食用。
稻,本义用石臼春米、吹糠留米。米,是稻去壳以后留下的籽实。稻为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穗为圆锥花序,含3朵小花,顶花两性,雄蕊为6,自花授粉,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籽实为颖果,脱去稻壳后称为“大米”,分白米和红米。稻是生长最快的谷物,可一年熟、两熟、甚至三熟,其一年一熟者,长约三四分,像秋霜样洁白的长粒米,煮熟之后清香满室,十分可口。种植稻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约有14万种。稻分籼稻、粳稻、糯稻,籼稻为红米,黏性中等,外观细长,透明度低,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为萝卜糕、米粉、炒饭及米;粳稻为白米,黏性较低,外观圆短、透明,煮熟后米饭较硬、实,为主要食米;糯稻为白米,分为籼糯和粳糯,黏性最高。籼糯外观细长,粳糯外观圆短,均不透明,煮熟后米饭较软、黏,粳糯多用于酿酒、米糕,籼糯多用于八宝粥、粽子。糯稻中有一种珍贵的紫米,种皮有一薄层紫色物,富含纯天然营养色素和色氨酸,分紫粳、紫糯两种,紫米颗粒均匀,米粒细长,呈紫色,食味香甜,甜而不腻,有“药谷”之称。紫米富含赖氨酸、色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蛋白质、脂肪、铁、锌、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紫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奉家镇、文田镇的紫鹊界秦人梯田,近6万亩区域,无一方水塘,一条溪涧,却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盛产上等紫米,与一般粳米相比,赖氨酸含量高96%,蛋氨酸含量高240.7%,苏氨酸含量高113.5%,称为“紫鹊界贡米”。稻米不但营养丰富,为“五谷之首”,而且谷芽和稻根均可入药。大米性微寒、味甘,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滋阴润肺、除烦止渴,古代养生家提倡“晨起食粥”以生津液,粥就是“大米粥”,特别是大米粥油,生津、滋阴、润肤效果更为明显。大米性微寒,味甘,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可为常食,土形人、水形人宜搭配食之。
五谷,俗称主食,依据人类牙齿比例,其“中庸摄入量”应约为食物总量的4/7。现代包括谷薯类、全谷物及杂豆、大豆、薯类,如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黑麦、荞麦、莜麦,籼米、粳米(紫粳)、糯米(紫米),小米,白黍米、红黍米,黑豆、黄豆、青豆、红小豆(赤豆)、绿小豆、豌豆、豇豆、菜豆、蚕豆、鹰嘴豆,玉米,高粱,马铃薯、甘薯、芋头、木薯、山药、淀粉等,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水七大类营养素,通过合理搭配,可以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要。上述主食中,属于平性者,为小麦、燕麦、青稞、粳米(紫粳)、黑豆、黄豆、青豆、红小豆(赤豆)、豌豆、豇豆、蚕豆、菜豆、玉米、芋头、马铃薯山药、甘薯;属于寒、凉性者,为籼米、大麦、黑麦、荞麦、莜麦、小米、红黍米,绿小豆、鹰嘴豆、木薯;属于温、热性者,为白黍米、高粱、淀粉、糯米(紫米)。特别提醒:五形人食用主食,应依据其寒热属性进行合理搭配,以防寒以犯寒、热以犯热,此为饮食方面治未病第一高明之法。
想了解更多,请回复下列关键字
内科
呼吸:感冒 | 流感 | 咽痛 | 过敏性鼻炎 | 大叶性肺炎 | 肺部感染 | 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哮喘 | 喘 | 老年性肺炎 | 肺炎合并心衰 | 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 | 结核性脑膜炎
消化:便秘 | 腹泻 | 产后便秘 | 痢疾 | 胃下垂 | 急性胃痛 | 急性腹胀 | 胃溃疡 | 肝炎 | 脂肪肝 | 阑尾炎 | 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 肠梗阻 | 溃疡性结肠炎 | 胆囊结石 | 胆道梗阻 | 胆总管扩张伴结石 | 胆石症胆囊炎 | 慢性胃炎合并胃息肉 | 肝硬化 | 胆绞痛
心血管:低血压 | 冠心病 | 高血压 | 急性心肌梗死 | 病毒性心肌炎 | 风湿性心脏病 | 心悸
泌尿:尿血症 | 尿石症 | 遗尿症 | 尿道炎 | 小便白浊 | 尿频尿不尽
神经:眩晕 | 顽固性失眠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内分泌:甲亢 | 糖尿病 | 痛风 | 增肥 | 减肥
风湿免疫:白塞氏综合征 | 风湿
疼痛:头痛 | 外阴痛
肿瘤:淋巴瘤 | 癌症 | 肺癌 | 胃癌 | 鼻咽癌 | 肝癌 | 卵巢癌 | 前列腺癌 | 食管癌
血液:白血病
脉管:静脉曲张
外科
皮肤科:鱼尾纹 | 白癜风 | 脱发 | 湿疹 | 祛斑 | 狐臭 | 脚气 | 扁平疣 | 痤疮 | 牛皮癣 | 黑眼圈 | 毛囊炎 | 湿疹 | 花粉过敏 | 荨麻疹 | 丹毒 | 毛孔粗糙 | 干性皮肤 | 油性皮肤 | 汗斑 | 雀斑 | 乳腺炎 | 酒糟鼻 | 银屑病 | 粉刺 | 脂肪瘤 | 皮脂囊肿 | 纤维瘤 | 褥疮
骨科:腰椎病 | 颈椎病 | 腰间盘突出 | 网球肘 | 骨质增生 | 坐骨神经痛
肛肠科:痔疮
妇科
痛经 | 宫外孕 | 不孕 | 月经 | 闭经 | 更年期综合征 | 子宫出血 | 性交痛 | 阴道痉挛 | 阴道瘙痒
男科
不射精 | 遗精 | 前列腺炎 | 早泄 | 男性乳房发育症 | 少精症 | 睾丸痛 | 阳痿 | 前列腺肥大 | 前列腺增生
口腔科
口腔溃疡 | 牙痛 | 口臭
眼科
青光眼 | 白内障 | 眼胀 |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