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标标准——
融创贯彻“定制非复制”的理念,在社区规划、品质塑造等方面持续打造壹号系产品。积淀多年高端产品设计经验的天华建筑以PREMIUM黑标标准,携手融创共同打造了徐汇滨江高品质住宅项目——融创徐汇滨江壹号。
天华建筑将整合性的专业领先建筑设计方法、独特的场景空间体验、原创的建造性融合,形成极具市场吸引力的高端设计体系标准。
| Origin |
——缘起——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日益规模化及随之而来的高周转,给住宅设计带来深刻的影响。对于速度和效率的极限追求,催生出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体系。住宅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而掩盖在一系列营销话术之后的关乎居住本身的体验,却日益被忽视。
融创壹号系产品,作为具有超强品牌影响力的高端产品线,正在致力于与城市肌理、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整合规划出更具品质,更着眼于居住的人居体验。上海融创滨江壹号项目,作为一个小而精的住宅样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居住这一基本问题的契机。
项目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片区,东南方向距离黄浦江约800米,与蓬勃发展的前滩片区隔江相望,而基地东侧不远即是徐汇滨江及西岸文化走廊。项目体量较小,用地面积仅约1.76万平米,容积率2.5,计容面积约4.38万平米,同时限高60米。东侧及南侧紧邻以多层为主的现状住宅。
要在如此紧凑的用地内实现一个高品质项目,建筑师将设计聚焦到三个方面:亲近自然的体验感,对居住本源的思考,以及对场所仪式感的营造。
| Nature |
——回归自然——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
——Friedrich H?lderlin (1770-1843)
由于基地紧凑,因而在规划之初便确定了底层架空的策略,最大程度地创造内部花园景观,而在住宅高区则通过户型的精细化设计,充分借景黄浦江和西岸景观。
▼规划生成
项目景观设计主张回归自然,赋予居住者住在公园里的体验感,营造具有想象力的生活场景空间,以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的景观体验。
▼小区平面及内部花园景观
▼公园式的景观体验 ?上海栖地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传统园林常以多重洄游路径的手法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感受。本项目中底层架空的设计,将原本相互割裂的空间串联起来,在有限的场地内形成可以连续游走的多重路径,同样扩大了空间体验。从街角处富于动感的社区商业,自然过渡到景观化的社区入口,穿过林荫道来到中心花园及景观会客厅,并进而可以在架空层中自在穿行。建筑与景观的相互渗透创造了多层次的空间体验。架空层创造了类型丰富的公共空间,为多样化主题模块的植入提供了可能。不同年龄的人群在此相遇聚集,邻里交往自然展开。“ …… 提供人的居所 …… 最重要的,是不遗余力地在其周围维持一种家的平和氛围,以便 …… 和谐地展开他的存在。”作为住宅项目,我们试图通过对于居住本源的思考,来还原一个家本来应该呈现的样子。
▼A户型(约224~227㎡):
多样宽厅 · 一体化餐厨空间 · 大进深房间 ?邵峰(榫卯建筑摄影)
在产品设计上,并没有为了营销的展示效果而一味追求超大面宽,而是从场地条件出发,考虑居住的舒适性,在面宽与进深中寻求平衡。
▼B户型(约179~190㎡):
景观阳台 · 通透主卫
为了获得良好的景观视野,大面宽阳台采用了通透的玻璃推拉门。最大户型的单扇门面积近6平米,为此不惜采用昂贵的提升推拉技术以实现轻松开启。最小面积的边户虽然面宽有限,但通过侧厅的大面积通透低窗设计,使得多数住户能够享有西岸传媒港等外部景观视野。
▼C户型(约132~133㎡):
景观侧厅 · 转角凸窗
突发的疫情让健康安心的居所显得尤为珍贵。设计之初便引入WELL评价标准,针对性提升17项30余条措施,从物质、体质乃至心理等多个维度营造健康人居环境。出于统一城市形象的考虑,近年来规划部门越来越强调住宅立面公建化设计,而发展商为了寻求高冷建筑形象带来的高溢价,也往往追求类玻璃幕墙这样的极度平整的设计语言。在本项目中,建筑师希望寻求不一样的思路,使住宅立面回归属于居住建筑的设计语言。立面以网格为母题,网格的划分理性地遵从户型逻辑,通过不断阵列以体现户型的自然重复。而飘窗、阳台等住宅专属的设计元素也在网格体系内得到了富于秩序感的统一。“ …… 走路笔直、穿花格子的衬衫、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洗、裤子上的两条熨线是一定要有的、皮鞋一丝不苟擦得非常亮 …… 会保持一种绅士的风度和生活状态。”蓬勃兴起的西岸片区集聚了海派精神的传统与时尚、包容与个性。本项目希望以独特的姿态融入片区的发展。住宅与示范区的设计语言采用了差异化的策略。住宅简洁精致,比例得体,类似西装工整考究;而示范区自由灵动,如同晚礼服华丽奔放,为多元文化的聚集碰撞提供了社交舞台。二者的反差形成了戏剧化的张力。对于品质品味的不懈追求是上海文化气质的体现。在项目中,我们试图通过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来呼应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两层一格的网格母题,构建了理性的语言基调。细部设计上,通过模数化的精准控制进一步强化设计的理性统一。为了实现轻盈优雅的立面气质,横向线条的高度被尽可能压缩,玻璃面进而得以尽可能扩大。因此凸窗横向挑板需要适当外伸,从而为外窗提供结构受力。在阳台栏板的节点设计上,采用了玻璃下部钢板承托,上部扶手固定的方式,得以将竖向连接构件完全隐藏在玻璃之后,从而形成了完全平整的连续玻璃面。在材料的选择上,经过多轮推敲,最终选择了带有光滑质感的银白色铝板材质作为主墙面材料,其余横向线条等则以深灰色铝板材质搭配。板面通过宽槽和密拼的搭配体现细节层次。主要壁柱则以香槟金色的铝单板进行收边,在丰富了阴影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居住建筑的温度。对居住体验的再思考,促使本项目将设计不断回归聚焦于生活本源。从规划到产品,从立面到空间,在一系列反思与探索的过程中,设计与创新顺势展开。建筑以差异化的形式语言,丰富的空间体验来承接西岸的城市多样性,从而成为该片区众多文化浪潮中的一部分。期待项目最终能够呈现出融于西岸的独特居住体验,书写属于上海的居住故事。建筑丨张惟政、杨辛、张伊、张锋、赵亮、周雨薇、孔雪玉、孙瑜晗、邢志远、顾格格施工图丨杨永刚、谭伟敏、张聪、吴怀远、李堃、王慧雪、滕州结构丨厉敬媛、段兵兵、刘又铨、金俊赫、高昳菲、张佩云、陈涛、陆睿奇、徐以希、陈梦莹建筑摄影 | 邵峰(榫卯建筑摄影)、吴清山(山间影像)室内设计丨伊波莱茨建筑咨询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葛乔治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