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早读

见山是山

僧说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后来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到最后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山水不变,变的是那颗看山看水的心。

佛家讲的也是进得去,出得来。

进时一分不剩,出时了无牵挂。

八言的魅力丨众人品读李向隅八言联

无题(李向隅)

偶掇duo1野蔬,未知甘苦;

自栽佳果,不辨青黄。

一脉花香:淡而有味,越是淡,越值得仔细品味。此联当之。“未知”与“不辨”,写出作者对农事之不通,然而仍然阻挡不了作者亲手栽种,体味自然的浓厚兴趣。未知,不须知。不辨,何须辨。

振学宅(李向隅)

芳树满庭,如勾新酿;

青藤覆瓦,时落古欢。

轻雪:芳树熏人欲醉,青藤覆瓦如见,“新酿”设喻新奇,古欢嚼之可喜,“勾”“落”下字洗练古朴。想起一副书屋古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此联与较,古厚有胜,天然略逊。

无题(李向隅)

鸟宿幽林,有时寂寞;

花开空谷,随意芬芳。

太李白:素闻作者乃八言联圣手,多能以短胜长。该联得于造境,花鸟为主,林谷作载,读来幽幽然。‘有时’‘随意’则表现感情脉络,转承有致。十六字皆寻常字眼,一经妙手组合,则回味无穷。

望山听泉亭(李向隅)

云外青山,秀拔欲动;

溪前红树,盘曲而谈。

一散人:意象取红树,溪前红树似淡泊老僧。

题(李向隅)

明灭之间,一场春梦;

时空深处,十亿星尘。

燕七:联谓无题,则意象万千,心境不同,所悟亦不同。观此联,明灭何事?情?物?事?华年?统统皆是,统统皆非,不过春梦一场。即是梦,便会醒,醒来之后,会忆得什么?是十方梦界里的诸般星尘,或情,或物,或事,或华年。无一废字,发无限幽情。

无题(李向隅)

永世为奴,云胡可喜;

狂情作态,说甚多才。

细雨沾衣:读此联评者不由想起故园天籁有联:观某晚会 --世界承平,尧也舜也;人民欢乐,舞之蹈之。两联虽手法有殊,然通过文字给评者的共鸣却仿佛相似。如果轻雪联的讽喻是不动声色中隐然,此联则是力发千钧后的直面淋漓,是人在黑暗中不肯折下的身骨,文字奔腾而压抑,永世恍然永无尽头,黑暗中永无光明痕迹,狂情作态或许我想起东晋昔年的嵇阮,对世俗的极端蔑视亦是对世俗的极端热爱,文字的感觉不可不说,不可太说破,从文字中引起的共鸣亦千人千面,如此。

无题(李向隅)

汩汩如川,情牵左岸;

婷婷成树,思有别枝。

来者:无题之作,往往品读空间似小而大,似平而细,似淡而深,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吾读此联文质彬彬,实乃情深语也。另川与岸、树与枝的呼应精微,套用其下联语作评:着实思有别枝,妙不可言。

咏(李向隅)

云物晨昏,沙鸥天地;

冰壶表里,明月身心。

轻雪:不知所咏,试与解读。上联是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观照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时空交织中,呈现出云物晨昏的变幻,天地沙鸥的飘零;而下联则是不与俗流,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标格自许。语简味腴,词净格高,不喧嚣而淋漓,比若“不着一字,自得风流”也。

无题(李向隅)

出碧云天,遗之白袷jia2;

入红叶谷,焚我青春。

细雨沾衣:全联的基调定在一个焚字,使全联有一种极致而后的空寂之感,此联之对仗非常鲜明,色彩之对焕然炫目,作者想象奇特,可谓天马行空,信手拈来。

合掌山河藏在手=

振衣星斗荡于胸

秋转蓬舟开水径 =

网拖暮色过桥头

窗上一枝春晃眼=

风中何处笛生烟

散尽笙歌余失落=

原来寂寞是寻常

轻舟一去百余里=

夹岸遥闻三两声

月色浮杯花照砚 =

春风入座夜联诗

花枝小小斜檐入=

宿醉迟迟移影深

若是清风归我属 =

敢凭双翼压天低

虚窗可纳三千绿=

落砚新沤一纸春

长云北去暗河朔=

羌笛夜来明雪光

此身不逊闲闲鹤=

一梦深眠寂寂松

尘心散淡未关志=

笔势峥嵘常赖山

落梅深处湖山绿 =

玉笛声中欸乃闲

趁我来时还有月=

一身花影缓过桥

细雪一蓑拂又落 =

暗香两袖有如无

庭院深深犹隔梦=

轻寒漠漠久垂帘

庭院深深犹隔梦=

春风落落不归人

樽前莫说沉浮事=

堂上久无忧患心

檐牙滴雨湿帘幕=

瑞脑回风袅篆香

离别且休双泪眼=

重逢当画旧蛾眉

坠枝清露融溪水=

呼伴细禽过矮檐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

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武陵春·春晚

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相思怨

[ 唐·李冶 ]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上三峡

[ 唐 ]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111、戏题联 百 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简注]百龄(1748—1816),字子颐yí,号菊溪,清汉军正黄旗人。乾隆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敏。有《守意龛集》。百龄在云南为官时,眷一伶儿名荷花者。过了几年,总督两广,荷花适至,仍令居菊部中,而荷花年岁已长,百龄戏题此联。上联用“荷尽”隐含已是凋谢之花。下联用“菊残”衬托荷花虽不是当年的艳丽,然高洁之品性如傲霜的残菊。联语诙谐、幽默、雅致,寓褒于讽喻中。见《中华对联大典》

112、自题联 黄景仁

文章草草皆千古;

仕宦匆匆只十年。

[简注]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一字汉镛,晚号鹿菲子,清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乾隆间大诗人。家贫,长期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官候选县丞。有《两当轩集》等。草草:匆促。此指草率。仕官:作官。联语以深沉的笔触,抒写胸臆,是自况,亦是自嘲,流露出悲愤之情。见《中华对联大典》

113、憩云楼 曹龙树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简注]憩云楼:在江西星子。曹龙树(1749-1811),字松龄,号星湖,清江西星子人。乾隆举人。官至江南乡试同考。有《星湖诗集》、《星湖联语》等。心眼:指见识与眼力,后来也指胸怀气度。行藏:行走与隐藏。《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就是说做官则行其所学之道,否则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联语简洁,别有寓意。上联扣登高望远而立意,“更上一层楼”方能心胸和眼界开阔;下联扣云卷云舒而立论,表现出超然物外之气概。是作者思想情操的反映。见《中华对联大典》

114、赠人联 梁奉直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简注]梁直奉:清福建长乐人。梁章钜伯父。世味:世情。即人世滋味。须尝胆:化自成语“卧薪尝胆”,旨在说明历艰苦而后愤发。人情:此指人心,世情。看花:唐代时,进士及第有在长安看花的风俗。这里借用,意指对人情世故不能只看表面。联语为赠人而作,自有劝勉之情,亦含自警之意,“世味”“人情”的确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115、岳阳楼 周元鼎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简注]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上,面临洞庭湖,是我国江南四大名楼之一。被誉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唐张悦所建。宋 滕子京 重修。周元鼎,字象九,清陕西三元人。乾隆进士。官至广西乡试正考。后乐先忧: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希文: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参知政事。庶几(音jī):也许可以。表示推测之词。知道:在此意为懂得这道理。昔闻今上:化自杜甫《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少陵:即唐代诗人杜甫。始可:才能够。言诗:谈诗。联语化用得体,兼寓议论,抒发个人意气,口气不凡,但作者的思想才情能否与范杜二公匹敌否?见《对联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