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王小波死前惨叫,邻居充耳不闻,入门后发现墙上有深深抓痕
“死后方生”似乎已经成为文艺圈的一种乱象,很多人艺术家生前虽才华横溢,但却终生穷困潦倒,无人问津。在其离开人世之后,却名声大噪,备受关注。比方说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所撰写的《变形记》、《审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在中国也有一位像卡夫卡一般的作家,他就是作家王小波。如今的年轻人提及王小波能够想起的是他给些李银河的情书,想起他写的《时代三部曲》。这些书打开了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新世界,让人们对爱有了新的看法。可这些被封为神作的作品,在王小波生前却连出版都做不到,甚至一度被误解为“禁书”!
生而怀揣文学之梦
1952年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之所以会取名为小波,是因为父亲在特殊时期被扣上了“异己分子”的帽子。家里人希望这场风波因为王小波的到来而尽快度过。不过虽说王小波出生之后风波已远离他们家,但他的人生却因为在这场风波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最大的体现就是在身体上面。
母亲怀他那年,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营养跟不上。导致王小波出生之后就有着严重的缺钙现象。而且其长相也不同于同龄的孩子那般天真可爱,小时候的他,经常一个人待着,闭目塞听,与人沟通也是爱答不理的样子,像极了异类。
当时家里的人都曾怀疑过这个孩子在胎中是否受到刺激,导致脑袋出了问题。好在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多,王小波的状况才逐渐好转起来。
小时候,王小波的父亲就跟抵触孩子们学文科。在他看来,文科不仅没有发展前途,还会丧命。比方说当代文坛很多的知名大家都是在成名之后不幸丧命的,因此,家里五个小孩有四个都让学了理科。
可文学的梦在王小波极小之时便驻扎在他的心中。在王小波懂事的年纪,他就经常会去父亲的书柜里面偷书看,尤其是那些外国文学,王小波经常看到废寝忘食。比方说奥维德的《变形记》他看了不下数次。
所谓文学底蕴都是靠积累而成的,由于经常翻看文学著作,王小波萌发了对于写作的渴望。16岁那年,他用钢笔在镜子上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虽说最终将这面镜子写成了蓝色,但此举更是激起了他的创作欲。在那之后,王小波对于文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特立独行搞创作
1978年已经26岁的王小波走进了人大的校园。在进人大之前,他遇到了一个让他十分焦灼的问题,那就是学文还是学理。
于他而言,文学就好像是他的精神食粮一般,能够给予他丰富的精神世界。但理科却是父亲一直希望他选的,并且学理对以后的生活也确实会有很大的帮助。在经过了诸多的考量之后,王小波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专业。
虽说,在专业上选择了理科,但是日常生活中王小波却离不开文学。与他而言,文学是他的全部养料。因此在上学期间,他总是会找三五好友一起去看书,一起高谈阔论,谈古论今聊人生。
大学四年,瞬间而逝。大学毕业之后,王小波并没有像其他的同学那样着急的找工作,而是在北京大学社会所负责数据统计和计算机维修的工作。工作虽繁琐,却十分安逸。
虽已安稳参加工作,可王小波终究不是一个寻常人,就好像他之前写的一本书“一直特立独行的猪”的寓意一样。他不安于现状,不想过别人眼中四平八稳的生活。他想要遵从内心,做好自己,希望能够从文学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北大工作几年之后,王小波毅然决然的辞掉了教职工作,开启了写作历程。
人们常说,想要成功,需要另辟蹊径,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因为众人都走过的路,往往就没有果子留下了。或许当时的王小波也是这样想的吧!只可惜,在那个年代他的小说并不受书迷的欢迎。
他不过是一个在黑夜里面赶路的人而已,孤孤单单无人问津。其实当时的王小波,也曾觉得自己活得十分窝囊。自己的老师是教授,有名望,有实力。而自己呢?只是一个做着梦的小说家而已。
心血用尽终孤寂
“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吧”。这句话是在王小波的作品一直未被出版社认可,不能发表之后,考了货车司机驾照时说的。
在王小波在家的四年时间里,他写了多部小说这其中包括了《红拂夜奔》,《万寿寺》、《似水柔情》等等多部小说。虽说这些小说在如今看来具有极为深远的文学价值。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却不被认可,甚至被很多出版社的人命名为“黄色小说”。
其实,对于书籍出版这件事情,王小波也是费尽心思的。比方说1996年,一个在《北京文学》任职的编辑给王小波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对于他写的小说的热爱。还承诺要将他的作品发表出去。
可承诺离现实还相差很远,即便这位工作人员极力的为王小波辩驳,甚至以删字的方式妥协,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没有办法发表。面对现实的困境,王小波最终只能向现实妥协,考取了货车司机的驾照。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开货车来谋生。
时运不济
李银河曾经说过: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因为在1997年的4月10号,王小波因为心脏病猝死在北京的家中,年仅45岁。那个将货车司机作为自己最后退路的作家,最终还是告别了人世。
在1997年4月10日晚上十一点半,邻居听见王小波的房子里面传出了两声惨叫。而到了第二天下午,邻居依旧不曾见王小波出门。担心之余便敲开了王小波的家门。没想到的是,此时的王小波已经离世。
得知爱人去世消息的时候,李银河当即赶回家为王小波处理身后事。她知道王小波的喜好,知道他不羁,爱自由,不屈于一方土地之中。找了诸多的墓地之后,选择了昌平佛山灵园的一块大石,在石头的地下凿了一个洞,便将骨灰盒放置其中。
小结:
让李银河没想到的是,生前默默无闻的爱人,去世一个月后他最看重的《时代三部曲》居然被出版社出版,并且产生市场的反响十分强烈。甚至在书本出版的第二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也对王小波的小说召开了学术研讨。
在研讨会上,不少的专家学者表示,王小波笔下的“性”虽是大胆直白的,但却并不是颓废的日常化生活态度,而是精英化的价值伦理,是应该从艺术层面去剖析的。甚至连高晓松在看完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后都表示王小波是他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可惜的是,这一切中肯的好评来的太晚了。那个用一生去撰写小说的人,那个费尽心血要发表小说的人,早已离开了人世。纵观王小波的一生,只能用“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来概括。他活着的时候,不被认可,凄苦潦倒。死后却成为了他人生的闪光时刻。
就好像尼采曾说的:我的时代尚未到来,有的人死后放生。或许对于王小波来说正是这样吧!他跨越时代的观念,他超前的思想,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需要的是人们慢慢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