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留下的唯一墨迹,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出逃时都不忘随身携带!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

他们相识于她的豆蔻年华,一个满腹才情,一个色艺双绝,于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

奈何命运捉弄,被迫分离。五年后,洛阳酒馆相遇,她已遭遗弃,沦落在当垆卖酒。昔日恋人久别重逢,心中五味杂陈,爱恋、思念、辛酸多种感情扑面而来,剩下的只有“君妾泪盈”。

在了解到她的遭遇之后杜他十分同情,感旧伤怀,心中酸楚忧悒难言,于是挥笔写下响彻文坛的《张好好诗》,不久便抑郁而终,撒手人寰。而她听闻后,偷偷跑到他的墓前去祭拜,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最终自尽在坟前。

这就是杜牧与张好好的绝美凄惨爱情故事,也是《张好好诗》的背景来源。

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能让二人相隔多年依旧放不下心中情感呢?

这就要从他们的初遇说起,大和二年(公元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赴洪州任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因家族关系,杜牧到了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家里做了幕僚。在一次聚会上,沈传师命家中的歌姬歌舞奏乐助兴,于是才子佳人相识。

只见张好好从青帘后轻盈走出,娇小秀美的面容、曼妙婀娜的身姿,让多情的杜牧犹如看到初春悄悄摇曳绽放的水仙花。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她,才艺也是了得!挥手弹出高超的琵琶声,开口唱出天籁般的歌声再加上曼妙的舞姿,令人赏心悦目、大为惊叹,杜牧一见倾心。

演奏完毕,杜牧乘兴挥毫作诗,笔法遒劲的书法、精妙绝伦的诗句,令众人拍手叫好,也让张好好心生好感,两人不约而同对视,心中泛起涟漪。之后,两人时常见面,互诉情肠。

图片来源:网络

本来是“郎有情,妾有意”的一段佳话,奈何命运捉弄,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也同样看上了水出芙蓉般的张好好,想要纳其为妾。当时的杜牧初涉仕途,资历尚浅,官职低小,虽然有满腹经纶,但还未成为大家,影响不大。而张好好只是沈府的歌妓,地位低下,婚姻之事无权作主,迫于现实的距离,两人不得不分开。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的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这是张好好给杜牧的离别诗,态度决绝而悲伤。

杜牧因此颓然失落了好一段时间,后来,杜牧赴淮南为官,离开江西南昌,但之后无论是身在何处,官职多高,他都无法忘记这段令其刻骨铭心的情感,更是无法割舍那份魂牵梦绕的牵挂。

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5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彼时已是物是人非,杜牧已是高官达贵,而张好好在嫁给沈述师两年后惨遭抛弃,当街卖酒,一个是成熟稳重,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另一个是颠簸流泊,生活坎坷。但是两人都知道,回不去了!

图片来源:电视截图

《张好好诗》是杜牧仅存的书诗墨迹,也是杜牧自撰诗歌并书的艺术作品。共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全篇书法笔势放纵,风格雄健,转折处有孙过庭《书谱》之神韵,很有魏、晋书法的古朴风度。

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诗载杜牧《樊川集》中,墨迹的末二句,因伤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然不伤书诗的整体精神。

仔细看这幅作品,墨迹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提按动作夸张,瞬间完成动作转换,无不体现了杜牧精湛的控笔能力。杜牧此篇取法六朝,这是远距离笼统而言的。如果从近距离看,杜牧也有吸收颜真卿、怀素(小草)笔之处。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序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用笔厚重,侧笔重按,转折处方圆互用。】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章法茂密,字字独立,大小相间】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

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作者的用笔开始慢慢走向大胆、真率,不再是尖细地笔锋行走了,而是有分量地戳入,中锋并用,妍中有险,尤其是“每”这个字,多处转折,柔中带刚】

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结构随意,字形多狭长,有天真朴拙之趣】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略显飘逸,时有飞白枯笔,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久久不能自拔。】

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在此处,话锋一转,回忆淡出,墨色圆润厚实,浓淡相间】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董其昌跋:“深得六朝人气韵。”此诗稿具有书法和文学文献的双重价值!

该卷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书用硬笔,笔法劲健,颇多叉笔,这些都是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

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出逃携出宫外,后流散民间,几经周折被张伯驹先生所购。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为故宫博物院收藏,乃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

你喜欢杜牧的这幅行书作品吗?为什么?评论区告诉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