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和尚对出下联,女子羞愤
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对联也不例外。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上、布上或者刻在柱子上的一种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相传对联滥觞于五代时期。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下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骈文和律诗是对联的两大源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所用句式不同,格律也不同,宽严不同。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崇尚对偶,多是对偶句组成的文体,又称作排偶或骈偶。《文心雕龙》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哲学中说“太极生两仪”,世间万物阴阳调和,阴阳相对,中国对联的哲学渊源和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是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以“对”的方式出现。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形式短小精悍,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文人墨客非常喜欢吟诗作对,看到美景,想要抒情,都会做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这说明对联文学在文坛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对联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在实际运用中,不管文字多长,一般没有标点,这是一种特殊格式。
古代许多才子佳人都擅长对对联。比如东坡居士苏轼,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被评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宋代有一个僧人,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佛印也是个才子,他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他跟苏东坡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往来,经常“以文会友”。
有一次,佛印和苏轼乘船游览西湖,佛印突然拿出一把题有苏东坡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说“水流东坡诗(尸)”,苏东坡见状,指着河上吃骨头的狗说“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长得十分漂亮,十分有才华,伶牙俐齿非常厉害。有一次她看到佛印和苏轼正在交谈,佛印自称“佛法无边”,苏小妹听到,想要趁机羞辱一番,也想看看这个和尚是不是像兄长说的那样有才华。
苏小妹走到屋内,故意大喊:“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这个对联非常巧妙,“人”和“曾”合起来是“僧”,“人”和“弗”合起来是“佛”,这副上联,不但将两个字拆开来说,而且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佛印不能成佛,就是个普通人。
佛印听了,马上明白了苏小妹的挑衅之意,很快回应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下联同样是把两个字拆开来说,并且还回应说,苏小妹在他眼里就是个婢女,无论是立意还是对仗,都十分工整,简直是一副绝对。
苏小妹听了,自觉无地自容,一时间语塞,羞愤地跑开了,苏轼和佛印更是哈哈大笑。从这之后,苏小妹也佩服佛印的才华,果然是得道高僧。
对联是我国一种文化传承,是社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样式。对联是一种标志,它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上空,灿烂多彩。
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它无所不包,内蕴丰富宏大,内涵悠远深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传承。
对联与时俱进,体现历史进程,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文化本身,也是文化载体。